出门揩倦眼,问春事,可谁酬。正拂帽烟丝,沾衣润绿,双桨微沤。红楼,乍寒乍冷,怕开帘人被落花羞。惊蝶难寻旧影,暮莺如咽枝头。
沧州,怅惘前游。江海别,几经秋。傍斗牛北望,山颦水怨,日淡云收。东流,送春万里,向津桥人静忽沉忧。梅雨清和近也,白騧曾许迟留。

【注释】

木兰花慢:词牌名。

出门揩倦眼:擦去眼中的疲劳之意。

问春事:询问春天的事宜。

红楼:指红楼女子,此处指代自己的情人。

沧浪亭:在今江苏苏州。

牛、斗二星宿:在古代中国,牛宿和斗宿分别代表北方和南方。古人认为,牛宿属北方,斗宿属南方,所以称两地为南北。

山颦水怨:山也因悲愁而颦起,水也因此而怨恨。

江海别:离别长江大海。

沧浪亭(1):在苏州城内西南的沧浪亭,为五代时吴越国王钱氏所建,故址有遗迹可寻。

怅惘:惆怅,失望。

沧浪亭(2):在苏州市内东北角,又名拙政园。相传是唐代文学家、画家王维手植之梅树处。

东流:即向东流去。

津桥:渡口旁的桥梁。

白騧:一种良马,毛色纯白。

清和近也:天气晴朗温暖。

【赏析】

《木兰花慢》,词牌名。此调双调一百零三字,前阕四平韵、两叶韵;后阕两叶韵、两叶韵。本词上片写景抒情,下片叙事写意。全篇以“春”为线索,通过描写景物的变化,抒发作者对春天来临的喜悦之情。

上片开头两句,“出门揩倦眼,问春事”,点明自己因劳累过度而感到困倦,便擦去眼中的疲劳。然后向友人打听春天的事。这两句写出了词人出门时的神态以及他的心境。接着三句,“拂帽烟丝,沾衣润绿,双桨微沤”,描述了他看到春天景色的美丽,心情也随之振奋。这三句中,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帽子上的烟雾飘散,衣裳也被滋润得绿意盎然,船桨泛起了微微的水波。这些细节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下片开头两句,“红楼乍寒乍冷,怕开帘人被落花羞”,描绘了红楼中的景象。这里用“乍寒乍冷”来形容红楼中的气温变化无常,让人感到既寒冷又潮湿。接着两句,“惊蝶难寻旧影,暮莺如咽枝头”,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之情。这里用“惊蝶”和“夕阳”来形容时光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展望。

结尾两句,“沧州怅惘前游,江海别几经秋”,表达了对过去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期待。这里的“沧州”指的是现在的地点,而“前游”则是指过去的时光。通过这样的描述,表达了词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向往。

这首词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以及对自己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词人的才华和情感世界。同时,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生命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