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育仁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要点,语言风格及作者情感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重要手法和思想情感。“烟水波深桃叶渡,又送君南浦”的意思是:烟水弥漫、波涛汹涌的桃叶渡口,又要为你送别。“终古夕阳痕,六代江山,合让词人住”的意思是:那永恒的夕阳痕迹,六朝繁华的山河大地,都应当让词人居住。此诗以“烟水波深桃叶渡”开篇,诗人在江南水乡的桃叶渡口送别友人,既点明了离别地点
注释: 桐阴:梧桐树荫。 薇帐:以薇叶编织成的帐子。 兰当:兰木的根茎,用作香料或药材。 灰:燃烧后的余烬。 赏析: 这是一首词牌为“浣溪沙”的宋代词作。作者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 上片开头写“雨润桐阴昼掩门,碧天苔色近黄昏”,描绘出一种宁静、安详的氛围。接着写到“隔帘见月最销魂,薇帐烟垂风自扬”,表达了词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欣赏之情。最后一句“兰花当灰夜初温”
诗句释义 1 黯然南浦销魂别:表达了离别时的伤感和不舍,"黯然"意为情绪低落、悲伤。 2. 画屏梦见关山月:通过画屏看到了关山的月亮,象征着对家乡或亲人的思念。 3. 背镜不须啼:即使没有看到对方,也不需要哭泣,因为心中有爱。 4. 隔帘鹦鹉窥:隔着帘子看鹦鹉,可能象征着对某种事物或情感的渴望,但不敢轻易表露。 5. 漏声花下露:夜深了,漏声四起,花瓣上的露珠滴落,象征时间的流逝。 6.
【注释】 马蹄:指马的蹄声。双鸳径:鸳鸯花纹的小路。苍苔雨:长满青苔的雨水。罗幕(luò mù):用纱罗等做成的帷幕。班骓(zhuī):骏马名。流黄:流动着黄色的水。虚幔:空无所有,即空虚。 【赏析】 《菩萨蛮》,唐教坊曲名。本为大曲或法曲中之慢曲子。此词写一个独处深闺少妇的孤寂生活和对丈夫远行的怀念。 上片写少妇的孤独生活。“马蹄不见车尘路”二句,写少妇所见。她只见到一双双鸳鸯花纹的小路
【注释】 酒泉子:词牌名。又名《花间集》等。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 月没帘衣:月亮落山了,窗帘上的彩绣也隐没了。 风紧一声南雁:一阵北风刮过,传来南飞的大雁哀鸣声。 五更(zhēnɡ):一更至五更。五更即半夜时分。 听思归:在梦中听着大雁的叫声,想到自己的故乡。 薇帐:以香草命名的帐子,这里泛指帐中。 天远别,长无梦:天边远去了,永远没有回到故乡的时候了。 病新来,愁旧种:我病了一场
菩萨蛮 玲珑窗槛方纱白,明灯醒对心如月。 闲坐忆来时,画眉妆起迟。 虫声惊入幕,翠袖天寒薄。 破镜误刀环,蘼芜山上山。 注释: 1. 玲珑窗槛方纱白:窗户的栏杆上挂着白色的纱帘,看起来十分美丽。 2. 明灯:明亮的灯光。 3. 心如月:形容内心宁静如月光般清澈。 4. 闲坐忆来时:坐在窗边静静地回想过去的事情。 5. 画眉妆起迟:形容化妆的动作显得有些慢。 6. 虫声惊入幕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大诗人杜甫。 【注释】: ①易实甫:作者的朋友。 ②宣南陌:唐时长安城东南的曲江边有宣阳里,是文人游宴之地,因此称文人为“宣南客”。 ③承明:宫名,汉时在长安城中。这里指皇宫。 ④直上金门:金门,汉代殿前门名,后借指朝廷。 ⑤春坊:指翰林院。唐代翰林院设在禁中,故称。 ⑥华已衰:草木凋零,花木不盛。 ⑦湘水:湘江,在湖南。日千里:形容距离遥远。 ⑧长卿:司马相如,字长卿
点绛唇是一首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词作,下面是对这首词的逐句解释: 1. 草间蛩语,离宫吊月伤心处。乱山无数,不见高城暮。 - “草间蛩语”描绘了夜晚草丛中的蟋蟀叫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 - “离宫吊月伤心处”暗示了作者心中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感伤。 - “乱山无数”形容周围群山众多,但主要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景观的观察。 - “不见高城暮”表示在夜幕下,难以看见远处高耸的城池。
【译文】 经过灵璧的废弃县城,这里曾是古时候垓下战场,我在这里为项王作歌以吊念项羽。 在项王帐下的战鼓声中,美人起舞,君王举杯请歌女演唱。她唱罢《乌江》后听那河水在月夜下呜咽流淌。 月亮朦胧昏沉地落入江水,停船邀请你不要去渡河,如果遇到田父又有何办法呢? 龙且、马童也都成了尘土,从来骏骨多埋于青山。 【注释】 过灵璧废县:经过灵璧的废弃县城。灵璧,地名,在今安徽灵璧县南。废县,废置不用的县城
点绛唇 荒村独树,伤心残骑经行路。殿鸱铃语,似说无生误。 残梵鱼山、更听清钟苦。深山雨,漏声何处,春辇当年驻。 翻译: 荒村中只有一棵孤独的树,我伤心地骑着破损的马经过这荒凉的地方。殿上的乌鸦在铃铛的叫声中似乎在提醒我们人生无常,没有永恒的生命。 在这座古老的庙宇里,我听着那清脆的钟声,心中充满了痛苦和哀伤。深山中的雨声,仿佛在诉说着什么,但又不知是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