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方恪
定风波 · 摩诃池 作者:辛弃疾 昨夜西风动石鲸,荒波愁思杳青冥。曾共诗人怜泛梗,谁省,劫灰重与认昆明。 钿誓长生连理愿,同恨,水天闲话度双星。何似江南花落后,还有,妆台香梦傍青城。 注释:①摩诃池:位于今浙江德清县境内,是古代有名的风景点。②石鲸:相传为大禹治水时所化之巨兽,形如石鲸。③“劫灰”句:意谓战火之后,人烟稀少。④“钿誓”句:意谓夫妻誓言要永远相守不离。⑤“同恨”二句:意谓在水天之间
水调歌头 · 为省安题顾鹤逸画北固云山图 京口古雄镇,是我钓游乡。大江日夜东去,山色郁葱葱。著屐来登北固,回望金焦两点,宛在水中央。頫仰发长啸,意气自飞扬。 注释:京口是镇江的古称,这里是作者的钓鱼和游玩之地,也是作者的家乡。大江日夜向东流去,山色郁郁葱葱。我穿着鞋子登上北固山,回望时金焦两座山峰如同两点在水面上闪烁,宛如在水中一般。我俯身仰首发出长啸,意气昂扬,心情振奋。 一弹指,今古事
【诗句】 湘月 一奁晓翠,荡澄湖,十里云絮无影。垂柳移阴,甚换却,当日眼中风景。远岫啼眉,夭桃媚粉,还认栖香径。兰桡去也,闲愁琐得千顷。 因到日落禅关,青帘隔溆,颤寒笳不定。携酒重来,算此意,千古谁人消领。燕阁春空,鸳埼草长,魂断苍烟冷。溯风高唱,莫教宿鹭惊醒。 【注释与赏析】: 1. “湘月”:指的是在洞庭湖(位于湖南省)上看到的月亮,因为湖南简称为“湘”,所以称之为“湘月”
芳草渡 客梦醒,对坠月惊枝,并禽声细。问缟衣人去,吴宫半绕流水,西崦开遍未。抛铜仙铅泪。但漫恐、故苑华鬘,劫换尘世。 何似。矮筇倦侣,望里遥峰雕旧翠。更怜取、湖壖步影,疏妆蘸明绮。画船荡尽,付酩酊、渔天闲醉。算后约、又自清商奏起。 注释: 芳草渡:即《芳草渡词》,为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一篇词。此词写词人在梦中来到江南,梦见一个女子在江边送别自己。全词意境凄美,语言流畅。 客梦醒:客人从梦中醒来。
湘春夜月重至西泠 为梅花,天涯曾载愁归。渐换满眼芳情,都与浸春卮。一枕渡头清磬,送贺郎老矣,忍解相思。剩断弦离席,残妆怨粉,留点歌眉。 注释: 湘春夜月重至西泠:湘江边的春天夜晚的月光再次映照在西泠。 为梅花,天涯曾载愁归:为了梅花而忧愁,远游到天涯。 渐换满眼芳情,都与浸春卮:逐渐改变了满眼的美丽情愫,都融入了春日的美酒中。 一枕渡头清磬,送贺郎老矣,忍解相思:在渡口边听着清磬的声音
【注释】 玉蝴蝶·宿草迷离 昨夜雨喧春睡,临明小起,润逼衣裳。宿草迷离,狼藉杏药飘扬。晓风约、市声渐远,野水漾、云霁孤光。黯情伤。泪流屏掩,凝想高唐。 平江。欢期此日,鼓吹高阁,锦障风樯。别后琵琶,为谁弹恨到潇湘。怅萍散、难寻旧迹,指酒边、羞检清狂。九回肠。锦城花发,点鬓繁霜。 【赏析】 《玉蝴蝶·宿草迷离》,词人于上片写景抒情。“昨夜雨喧春睡”四句,写春夜雨后的初晨情景:春雨刚刚停歇
【赏析】: 《八声甘州·吊雷峰塔》是南宋词人陈亮所作的一首咏史怀古之作。此词通过吊古伤今,表达了作者对南宋朝廷的不满和对恢复中原的渴望。 “问金轮持世到何年”一句,首先提出了一个问题:金轮(即太阳)何时能够继续其光芒万丈?这里,金轮被赋予了一种神秘而强大的力量,象征着时间的流转和历史的变迁。同时,也暗示了南宋朝廷的衰落和灭亡的命运。 “微尘碎虚空”一句,进一步展开了对金轮持世的想象
【赏析】 本词以“秋山”开篇,点明时节。“冷眼”,意指秋日的萧瑟,也暗示词人对世事沧桑、人事无常的感慨。上片主要描写了徐仲可词丈的生活状态。他居住在偏僻的山林中,与世隔绝,生活十分清苦。“断鸿去早”一句,既写出了徐仲可词丈孤独寂寞的生活状态,也暗含了他对仕途的失望和无奈的心情。 下片主要描写了徐仲可词丈在社交场合的尴尬境地。他在社交场合中常常感到局促不安
【注释】 1.荷叶杯:词牌名。又名“荷叶清”。双调,九十四字,上片四仄韵,下片五仄韵。 2.重楼:指高大的楼阁。 3.罗幕:指罗织的帷幕,也指罗网。旧时多用以比喻幽深的境界。 4.金钿:古代妇女首饰中镶嵌有金色花纹的珠宝。 5.塞鸿、征雁:均指大雁。古人常借鸿雁传书来抒发思妇的相思之情。 6.魂梦在人间:意谓思念之人魂牵梦萦地仍在人间。 【赏析】 这是一首闺情词。上片描写闺中人对丈夫的深情怀念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的《捣练子·丁卯秋日重过南屏故居有感》。诗中描绘了诗人在重游旧居时的情感体验。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人不见,燕空还(注释:诗人看不见人,只见到归来的燕子) 燕空还:燕子飞回来(这里的“还”字,可能是指燕子回到了旧居,但诗人看不见它们) 曲径纹窗掩泪看(注释:曲折的小路上,花纹窗上似乎隐藏着泪水) 曲径纹窗:曲折小路上,花纹窗户(这里的“纹”字,可能是形容窗户上的花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