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奁晓翠,荡澄湖,十里云絮无影。垂柳移阴,甚换却,当日眼中风景。远岫啼眉,夭桃媚粉,还认栖香径。兰桡去也,闲愁琐得千顷。
因到日落禅关,青帘隔溆,颤寒笳不定。携酒重来,算此意,千古谁人消领。燕阁春空,鸳埼草长,魂断苍烟冷。溯风高唱,莫教宿鹭惊醒。
【诗句】
湘月
一奁晓翠,荡澄湖,十里云絮无影。垂柳移阴,甚换却,当日眼中风景。远岫啼眉,夭桃媚粉,还认栖香径。兰桡去也,闲愁琐得千顷。
因到日落禅关,青帘隔溆,颤寒笳不定。携酒重来,算此意,千古谁人消领。燕阁春空,鸳埼草长,魂断苍烟冷。溯风高唱,莫教宿鹭惊醒。
【注释与赏析】:
“湘月”:指的是在洞庭湖(位于湖南省)上看到的月亮,因为湖南简称为“湘”,所以称之为“湘月”。湘月是中国古代诗人常用的一个意象,它常常被用来抒发诗人的乡愁和哀愁。
“一奁晓翠”:奁,古代的一种容器,这里指湖面或湖边的景色,清晨时,湖水如同一层绿色的面纱。
“荡澄湖,十里云絮无影”:描述湖面的清澈和宁静,如同天上飘浮的云朵,没有影子。这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垂柳移阴”:形容柳树随风摇曳,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这里的“阴”字暗示了柳树给人们带来的阴凉和舒适的感觉。
“甚换却,当日眼中风景”:表示这次看到的风景与以往看到的完全不同,甚至有些令人怀念。这里的“换却”意味着景物的变化或更新。
“远岫啼眉,夭桃媚粉”:形容远山如美人般妩媚,而盛开的桃花则如同美人的娇羞。这里的“啼眉”和“媚粉”都赋予了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和特征。
“还认栖香径”:表明虽然景物变了,但曾经熟悉的地方依然存在,让人感到亲切。这里的“栖香径”可能是指曾经有人居住或者有花草香气的地方。
“兰桡去也,闲愁琐得千顷”:描述了船离开后的情景,以及由此引起的闲愁。这里的“闲愁”可能是指由于离开而产生的孤独和忧郁的情绪。
“因到日落禅关,青帘隔溆,颤寒笳不定”:到达了日落时分的禅关,看到了隔着水路的青帘。这里的“颤寒笳”可能是指风吹过水面的声音,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
“携酒重来,算此意,千古谁人消领”:再次来到这个地方,带着酒重新体验这里的风景和心情。这里的“此意”可能是指这里的景色和感受,而“千古谁人消领”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景色和感受的独特理解或感慨。
“燕阁春空,鸳埼草长,魂断苍烟冷”:描述了燕子和鸳鸯栖息的地方已经失去了春天的色彩,只有草长天凉。这里的“魂断苍烟冷”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消逝和无奈的心情。
“溯风高唱,莫教宿鹭惊醒”:在风中歌唱,不要让夜行的鹭鸶被惊扰。这里的“溯风高唱”可能是指诗人在风中唱歌的情景,而“莫教宿鹭惊醒”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和谐生活的向往和珍视。
这首诗通过对湘月的描绘和对自然景观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同时,诗中的意象和情感也富有象征意义,如柳树、云絮、鹤等,都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意象,它们被用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