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慎仪
注释: 百字令:词牌名,由《满江红》变体而来,字数不定。 凌云:形容山高。 莺花:指春天的景色。 杜鹃桥:即蜀王桥。 忏欲:佛经中忏悔欲望的修行方式。 危阑:高楼的栏杆,此处指高处。 金粉楼台:华丽的楼阁。 衣香人影:穿着华丽衣裳的人影。 祅氛:指叛乱。 狼顾鹰瞵:像狼那样贪婪,像鹰那样狡猾。 蚕丛路:指通往四川成都的道路,这里指蜀地。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登临之作,作者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
东风第一枝,次孙伯勃秋思韵。烛影摇魂,琴心写怨,幽悰历乱无绪。梦回月下清砧,书断霜前碧树。素心人远,知更在、何时欢聚。且权把、寸寸相思,先付与云归处。 注释:这首词的上片描绘了秋天夜晚的景象,表现了词人的孤独和寂寞。下片则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全词以秋风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词人深沉的情感和哲理的思考。 帘幂幂、残花香腻。檐扑扑、碎玲风细。可怜烂锦年华
《月下笛·闻叶汝谐谈西湖访友事,怅然赋此。用张玉田赠仇山村韵》是一首表达对友人深切思念的诗词。诗句以“君在蚕丛”开头,描绘了朋友离开家乡前往西泠寻找知音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担忧。接着,诗人通过“竟悭聚首”表达了与友人难得一见的遗憾。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与友人团聚时光的珍贵,以及因故未能相见的遗憾。 “东风吹醒参差梦,可吹得、春愁散否?”
【译文】 渔人快乐,生性就喜欢水上漂游,野岸晨风迎着鹢鸟的船,紫潭春潮试钓鱼叉。 处处有桃花。 【注释】 (1)忆江南:词牌名。又名“一江花”、“望江南”、“江南好”。 (2)建南杂咏:指作者在建阳(今属福建)所作的诗。 (3)生便:生来,自幼。 (4)浮家:随水而居,行舟为家。 (5)䴔鹈(yǐn tiē)艇:一种小船。 (6)鹢(yì):古代一种大雁。 (7)紫潭春涨试鱼叉:紫潭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赏析能力。解答本题,考生要结合全诗分析。注意“寒消三九”“岁华草草”两句是写冬去春来之景;“客邸光阴容易过”写漂泊生涯;“自遣闲怀抱”是说自己在寂寞中寻找排遣的方法;“邻家儿女,欢声终夜翻倒”描写的是作者的邻居家小孩们的快乐场景。 【答案】 (1) 百字令登凌云绝顶。 注释:登上云霄的高处。 译文:登上了云霄的高处。 赏析:作者以凌云的气势、超拔的意态,抒发壮怀
这首诗是宋代辛弃疾的《大酺·留别王子楚》。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译文、关键词注释和赏析。 注释: 1. 大酺:一种饮酒方式,指宴饮时畅饮。 2. 留别王子楚:作者与王子楚离别。 3. 那断鸿声:形容雁的叫声,常用于表达思乡之情。 4. 寒虫语:冷风中虫子的叫声,也用来表达凄凉之感。 5. 萧斋孤客:孤独的客人,形容自己身处异地、心情孤单。 6. 云山重处:形容地势高峻,云雾缭绕的地方。 7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手法赏析,注意通读全诗。 “薄月栖寒”,点明时令,交代了时间。“朔猋觉梦,满阶枯翠冥冥。”“朔猋”即北风,这里指北风吹落了残花落叶。“满阶枯翠冥冥”写暮冬时节,庭院里的枯枝落叶被北风卷起,满地都是,给人一种苍茫之感。“暮鸦盘未,空际了无声。”暮鸦盘旋不去,空阔的高空里却一片寂静。“霏过一回晴雪,瘦筠萧、槭也愁醒。”“霏过”是说雪花飘落下来,把地上的积雪都给盖没了
【诗词原文】 同室纷争似战场。不感泪眼阅兴亡。何如从此遁渔乡。 坐雨披星常落落,烹鲜煨酒自阳阳。钓竿闲搭在榑桑。 【译文】 同室的争斗就像战场上一样激烈。我无法去感伤那些泪水和眼泪见证过的兴衰更迭。那还不如从此以后隐居到渔乡吧。 坐在雨中,星星点点地照亮了夜空,独自过着落拓的生活,煮着鲜美的鱼肉,自己喝着暖暖的酒,钓鱼的竹竿就搭在了树桠上。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赠别词
【注释】 南浦:送别之地。姚晓林,名不详。山中白云谱:指《白雪歌》。 天棘枝头啼鸟:《白雪歌》中有“天山雪后海风寒”句,此处用典。 邛崃道:成都至临邛之间的道路,这里借指送别之地。 者谢草江花:即作者的自号“者谢”。者谢,是诗人在成都所作诗篇的集名。 瀛洲:神话传说中的三神山之一,这里泛指仙山。 相看莫笑:相互看着不要嘲笑。莫笑,不要嘲笑,意谓不要以我为笑谈。 青蛉蓑一领:指作者自己的诗。笠
【注释】 湘春夜月:唐教坊曲名。又名《夜会引》。此词当为唐宣宗大中年间(公元847-860年)所作。“湘”即湘水,湘水在湖南境内,这里泛指江南一带。“瞿”(qú)印山,地名。“席观绳伎”,指看表演的女乐师们。“绳伎”,一种舞蹈,相传是楚人歌舞的原始形式。“金粟”,即月桂树,月下桂花发光如金色。传说月中有蟾蜍,月食时,其影象蟾蜍形,故称金蟾、金粟等。“销魂”,形容极度悲伤。“雁绳斜”,指秋千索下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