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花无主,看百般红紫,怎生愁苦。蜂蝶纷纷凋瘵尽,莫怪春无情意。忆否当年,杜鹃桥上,忏欲曾重诉。危阑休倚,夕阳红尽将暮。
漫道金粉楼台,衣香人影,多少闲歌舞。乐极悲来曾一瞥,又变祅氛处处。狼顾鹰瞵,波谲云诡,魂荡蚕丛路。周遑鬼运,此愁那便销去。

注释:

百字令:词牌名,由《满江红》变体而来,字数不定。

凌云:形容山高。

莺花:指春天的景色。

杜鹃桥:即蜀王桥。

忏欲:佛经中忏悔欲望的修行方式。

危阑:高楼的栏杆,此处指高处。

金粉楼台:华丽的楼阁。

衣香人影:穿着华丽衣裳的人影。

祅氛:指叛乱。

狼顾鹰瞵:像狼那样贪婪,像鹰那样狡猾。

蚕丛路:指通往四川成都的道路,这里指蜀地。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登临之作,作者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世事无常、人生如梦的感慨。首句“莺花无主”,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但无人欣赏,反而让人感到愁苦。接下来的句子“蜂蝶纷纷凋瘵尽”,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凋零,暗示着人生的短暂。诗人回忆起当年在杜鹃桥上忏悔欲望的场景,感叹时光飞逝,往事如烟。

第二句“危阑休倚,夕阳红尽将暮”,诗人站在高楼之上,俯瞰着夕阳西下,感叹时光流逝,人生如梦。第三句“漫道金粉楼台,衣香人影,多少闲歌舞”,诗人讽刺那些追求名利的人,他们虽然身着华丽的衣服,却如同乞丐一样无所事事。第四句“乐极悲来曾一瞥,又变祅氛处处”,诗人感叹人生无常,欢乐过后就是悲伤,叛乱无处不在。最后两句“狼顾鹰瞵,波谲云诡,魂荡蚕丛路”,诗人比喻自己的心魂被外界所迷惑,无法自拔。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与凋零,表达出诗人对人生无常、世态炎凉的感慨之情。同时,诗中运用了许多典故,如杜鹃桥、金粉楼台等,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