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衣江上,正层层苍霭,翠岚欲泻。佛寺深藏苍翠里,别有留人小榭。泉急漱萝,风面摆竹,清籁发岩罅。群鸥惊起,远随帆影东下。
渔乡权当欢场,相逢旧好,屡枉看山驾。山已租猿楼寓鹤,也许吾求暂假。稚瓞吹羹,绀茄佐酒,薄醉消长夏。离枝红处,一声都了吟罢。
【注释】
青衣江:即岷江。苍翠:指青翠的山色。留人小榭:指供人休憩的小楼。泉急漱萝:指泉水急急地冲刷着藤萝。风面摆竹:指风吹过竹子,发出声响。清籁发岩罅:指山涧中发出清脆的声音。群鸥惊起:形容鸟儿受惊吓飞起的样子。帆影东下:指船帆向东飘去。权当欢场:当作游乐的地方。看山驾:指观赏山景。山已租猿楼寓鹤:指山峰被租来作猿猴栖居的高楼,也用作鹤的寄舍。也许吾求暂假:指我暂时借住在此。稚瓞吹羹:指嫩叶吹食。绀茄佐酒:指用茄子作菜肴。薄醉消长夏:指喝一点酒,以消夏热。离枝红处:指杜鹃花离枝时,红色的花瓣在阳光照射下格外鲜艳。一声都了吟罢:指唱完一首歌后,就结束了。
【赏析】
《百字令》是宋代文学家陆游的作品。此词上片写登山所见,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山水画;下片写登高所感,抒发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词意境清丽,语言流畅,是一首咏物言志之作。
“青衣江上,正层层苍霭,翠岚欲泻。”这是全词开篇之句,作者首先描写了青衣江上的景象。这里所说的“青衣江”,是指岷江,岷江流经四川盆地西缘,由西向东蜿蜒而去。“正层层苍霭,翠岚欲泻”一句,意思是说岷江上弥漫的雾气和山中的绿色烟雾像瀑布一样倾泻而下。这里的“苍霭”、“翠岚”都是描写云雾的词语,用来形容云雾缭绕的景象。
“佛寺深藏苍翠里,别有留人小榭。”接下来,作者又描写了一座佛寺藏在苍翠之中的情景。这里的“留人”二字,既是指这座佛寺可以让人留连忘返,也可以理解为佛寺本身具有吸引人的魅力。而“小榭”则是指佛寺中的一个小亭子,供人休息和观赏风景之用。
“泉急漱萝,风面摆竹,清籁发岩罅。”这是对佛寺周围环境的具体描写。泉水急急地涌流着,仿佛在轻轻地洗涮着藤萝;微风吹过,竹林摇曳生姿,发出悦耳的声音。在这里,作者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等修辞手法,将大自然的美好景色写得栩栩如生。
“群鸥惊起,远随帆影东下。”这两句则是对诗人自己观景的描绘。一群鸥鸟被惊动后,远远地跟随船帆的影子向东飞去。这里的“惊起”一词,既写出了鸥鸟被惊动的状态,又表现了它们自由自在的生活情趣。而“远随帆影东下”则形象地描绘了船帆随着水流东行的情景。
“渔乡权当欢场,相逢旧好,屡枉看山驾。”这是作者对渔乡生活的描写。在这里,作者把渔乡看作是一个欢乐的场所,人们在这里相遇、相识、相交,彼此之间关系融洽。而“屡枉看山驾”则是指自己多次来到这里欣赏风景、品茶聊天。
“山已租猿楼寓鹤,也许吾求暂假。”这两句则是对山上景物的具体描写。这里所说的“猿楼”和“鹤寓”都是古人为了躲避战乱而建的一种避难所。作者在这里用这两个词语来形象地描绘出山上的险峻和荒凉。而“也许吾求暂假”则表示自己虽然暂时借用了这个地方作为栖息之所,但心中还是向往着真正的家乡生活。
“稚瓞吹羹,绀茄佐酒,薄醉消长夏。”这是对作者自己饮酒消愁情景的描写。在这里,作者提到了两种食物——嫩叶和茄子。用嫩叶吹食可以解暑降温,而用茄子佐酒则可以让身体更加凉爽。这里的“薄醉”一词,既表明了作者饮酒的程度不是很大,又暗示了他需要借助酒精来消除夏日带来的炎热。
“离枝红处,一声都了吟罢。”这是对最后一句诗的总结。在这里,作者描述了杜鹃花离开枝头时,红色花朵在阳光照射下显得格外鲜艳的景象。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已经完成了一首诗的创作,并已经吟唱完毕。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物活动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同时,作者还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得这首词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又具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