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月栖寒,朔猋觉梦,满阶枯翠冥冥。暮鸦盘未,空际了无声。霏过一回晴雪,瘦筠萧、槭也愁醒。忆琴外,玉梅同调,寄语细丁宁。
倚阑。人去后,枝摇琼屑,冷透疏棂。问平安谁报,依旧亭亭。横抹苍寒不断,尽幽绝、好绘丹青。增惆怅,春风鸾尾,知更怆吟情。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手法赏析,注意通读全诗。
“薄月栖寒”,点明时令,交代了时间。“朔猋觉梦,满阶枯翠冥冥。”“朔猋”即北风,这里指北风吹落了残花落叶。“满阶枯翠冥冥”写暮冬时节,庭院里的枯枝落叶被北风卷起,满地都是,给人一种苍茫之感。“暮鸦盘未,空际了无声。”暮鸦盘旋不去,空阔的高空里却一片寂静。“霏过一回晴雪,瘦筠萧、槭也愁醒。”“霏过”是说雪花飘落下来,把地上的积雪都给盖没了,只留下几株瘦弱的小竹子在冰雪中挺立着。“萧”“槭”均指竹子,竹叶细长而疏落,故称“萧”“槭”。“瘦筠萧、槭也愁醒。”意思是瘦弱的小竹子在冰雪中挺立着,好像也在忧愁地醒来了。
“忆琴外,玉梅同调,寄语细丁宁。”“忆琴外”指回忆那支琴,“玉梅同调”指梅花与琴声一样悦耳动听,“寄语细丁宁”指嘱咐她要仔细聆听。
“倚阑。人去后,枝摇琼屑,冷透疏棂。”这四句写诗人伫立在栏杆旁,望着院中景色,心中不免生出无限惆怅。“问平安谁报,依旧亭亭。横抹苍寒不断,尽幽绝、好绘丹青。”“问平安谁报”的意思是:你平安吗?是谁来报讯?作者担心崔氏收到消息后会回来,因此问对方:“谁报平安?”“依旧亭亭”的意思是:崔生仍然像往常一样亭亭玉立,不因自己的归来而有什么变化。“横抹苍寒不断,尽幽绝、好绘丹青。”“横抹苍寒不断”的意思是:他横眉竖眼,目光炯炯,仿佛永远也不会停歇。“纵使有千种风情万种柔情,也只能藏在丹青之中,无法表达出来。
“增惆怅,春风鸾尾,知更怆吟情。”这两句是说:我更加惆怅了,因为春风送来鸾凤尾巴的香风,知道又会让我满怀愁绪呢。“春”指春天,“鸾尾”指凤凰尾巴上的花纹,这里用来指代凤凰。“知更怆吟情”的意思是:我知道一定会更加感伤。
【答案】
译文:
薄薄的月亮挂在天边,凛冽的北风吹落了凋零的花瓣;大雪纷飞,满地都是枯黄的树叶。黄昏的时候乌鸦盘旋在空中,空中却没有一个行人的影子。雪花飘落,又晴了,小竹挺拔地站立在那里,好似也在忧愁地醒来。想起琴声和梅花的旋律相合得多么悦耳动听,我只好嘱咐她要细细地听。站在栏杆旁,凝望着院中的景物,不禁生出无限惆怅。崔生仍然像往常一样亭亭玉立,不因自己的归来而有什么变化。他横眉竖眼,目光炯炯,仿佛永远也不会停歇,尽管他有千种风情万种柔情,也只能藏在丹青之中,无法表达出来,只能让那缕春风吹来鸾凤尾巴的香风,知道又会让他满怀愁绪。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思念之情的词。上片开头四句描写了一幅清寂的图景:月色皎洁,北风劲吹,枯树如柴,白雪覆盖大地。接着写词人对崔氏的深深怀念:想象她在寒冷的夜晚独自归家的情景。下片开头二句写崔氏已到家中,但词人仍在栏杆旁徘徊不忍离去:想象她独自在闺房中弹奏琴曲,想念自己的情景。接下来四句写词人在闺房中看到的一幕:崔氏依然美丽动人,但崔生已经离开,她只能对着镜子梳妆打扮。最后二句写词人心头无限惆怅:希望崔氏能平安归来。全词以“倚阑”“问平安”为线索,写出了词人对崔氏深切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