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菊对芙蓉
【诗句释义】 金菊对芙蓉,西水吴氏故居:金菊和芙蓉相对,这是吴氏家族的旧居。 鸟啄风筝,蛇盘斗栱,高下一带楼台。 自绮罗丛散,琼扇常开。晴攀翠竹题名滑,有几个、过客多才。大都怜取,狂春柳絮,倦昼桃腮。 北园南埭东斋,看花砖经雨,塌尽莓苔。时有邻娃贳酒,换得遗钗。眼前便是西泠路,春波外、行意徘徊。 去年崔护,此门此日,生怕重来。 【译文】 金菊花和芙蓉花相对而开,这是吴家的旧宅。 鸟儿啄着风筝
诗句解释与译文: 1. 金菊对芙蓉,乙酉秋,北兵纵横:秋天的景色里,金色的菊花和白色的芙蓉相映成辉。这里指的是秋天的景象,同时“乙酉”是年,“秋”则表示时间。 - 注释:乙酉年、秋天。 2. 避地湖西,日访荒山古寺感怀(壬午):因为北方的战乱,他选择在湖边隐居。每天去访问荒废的山中古老的寺庙来表达他的感慨。 - 注释:湖西、避地、荒山、古寺、壬午年。 3. 披草寻踪,扪碑辨字,酒人秋士生涯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金菊对芙蓉、骑鹤烟花等意象,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全诗意境开阔,情感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人通过对比“金菊”和“芙蓉”,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的赞美之情。金菊代表着秋天的气息,而芙蓉则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两者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诗人描绘了夕阳西下的景色,以及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所感受到的情感。夕阳西下,风轻轻吹过杨柳,杨枝随风摇曳
【诗句注释】 金菊对芙蓉:金菊盛开,芙蓉鲜艳。比喻女子容貌美丽。 姜学在自宛陵扫墓归停舟过访即送其返吴门:姜学在从宛陵扫墓归来时停船拜访了我,然后我送他返回吴门。 语响潭烟,橹鸣翠溪:语响如同山谷回音,橹声在绿水间荡漾。 他乡上冢人归:在异乡扫墓的人回家了。 恰停桡枉叩,竹下双扉:恰好停下船来敲门,竹篱下有两扇门。 相逢暗惹平生恨,西州路、事与心违:我们偶然相遇暗中惹起我平生的怨恨
金菊对芙蓉,送杨亭玉学博之任江浦和梁棠村先生 梁棠村先生名梁廷楠,是清代著名文学家。棠邑,即今南京市江宁区,古称秣陵,为六朝故都,风景秀丽,人文荟萃。鳣堂,指张英的官邸。张英,清朝大臣,以诗文名世。晴秋,指秋天晴空万里。 正人家夹岸,云物当楼。 “正”字有“正当”、“正好”、“正是”等意思,表示时间、条件等正合适。夹岸,两边河岸相依。云物,云雾与景物。当楼,指楼台高耸入云。 扶风绛帐生徒盛
雍氏亭空,大騩山老,一鞭袅尽斜晖。 雍氏亭已荒废,大騩山依旧,夕阳西下,我骑着马缓缓离去。 正荒城苔绣,古驿花欹。 正巧经过一片荒凉的古城,路边的花盛开,仿佛在向我致意。 行人说是王孙第,怅金床、玉几都非。 路过的人们告诉我这是王家公子曾经住过的地方,那些华贵的家具都已不在了。 巡檐背手,谁人怜我,情绪如丝。 我站在楼台上眺望着远方,心中充满了忧伤和思念,仿佛被情感所缠绕。 此意枕簟应知。
【注释】 芙蓉:即荷花,又称莲花。侯:《汉书》卷三十三上《武帝纪上》:“(元朔五年夏)五月,齐人遗天子书,言‘东莱见月食,兹不奇乎’”。后因以“侯”指齐国。 紫艳牵裾,红香扑帽:谓花朵艳丽而下垂的花瓣像衣带拖地,花中香气袭人,好像头上戴着花帽。 手编花鸟阳秋:指在花木丛中观赏,如临《阳秋》。 有佳儿膝下:谓有贤良的儿子侍奉于膝下。 少妇楼头:谓少妇在楼上。 红栏粉壁吴船样:指庭院里的栏杆、粉墙
【注释】 金菊对芙蓉:用金菊、芙蓉比喻船帆。 雪浪鼍吟,布帆鸱(chi)叫:形容波浪像龙吟,船帆像鸱(猫头鹰)叫声一样。 西风削碎晴秋:西风吹过,使晴朗的秋天被吹破。 平楚尾:平楚,草木丛生的地方,指岸上。 翠入吴头:绿意如翠,进入吴地(江苏一带)。 盘淌急洑孤光陷:在急流中划着桨。 旸谷金毬:指太阳。旸谷是传说中的日出之处。 泛舟:泛舟湖上。 葑(féng)人侑舞:泛指游人助兴舞蹈。 海若供讴
金菊对芙蓉,访单县,琴台。 古树云平,荒台湍激,两贤留下祠堂。 见蛛丝网院,马苋围墙。 承尘画壁昏于梦,千年事、陈迹苍凉。 江南游子,无聊侧帽,有恨循廊。 迤逦渐下牛羊。 响落木西风,飒沓层冈。 怅琴声未杳,蘋藻谁将。 拟寻北地韩陵石,呼来语、相伴他乡。 那堪断碣,摩挲已遍,一笑斜阳。 诗句注释: - 金菊对芙蓉:比喻诗人与友人相聚,如同菊花和芙蓉一样美丽而和谐。 - 访单县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首先理解全诗,然后逐句翻译诗句;最后赏析诗句。 本题中,“金菊”是菊花的一种。“芙蓉”“芙蓉”是荷花的别称。“杜家秋”指姓杜的人。“丝绣”指刺绣。“问名”“云”都是问话的语气助词。“且饼煎寒具”意思是说,吃着饼子喝着冷酒。“鲙切槎头”,切着鱼,在船上。“满酌梨花冻”意思是说,斟满了美酒,像梨花一样晶莹透亮。“欢场闹、打马抛毬”的意思是说,欢声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