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俞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以及赏析: 1. 夜阑怕向蓬窗睡。谙尽孤眠味。 - 译文: 夜深的时候,我害怕在简陋的窗户前睡觉,因为我知道孤独地度过每一个夜晚是怎样的滋味。 - 注释: 夜阑(深夜,天黑时)——指夜晚降临。蓬窗(简陋的窗户)——形容住所条件简陋。谙尽(深知,了解)——对孤独生活的体会。孤眠味(孤独的睡眠滋味)——形容孤独一人时的寂寞与苦闷。 2.
南乡子 其一 归思 江南水乡的夜晚,江边的笛声已经渐渐消散。 双桨轻轻荡漾,却仿佛没有尽头,永远无法回归。 雨后的江面波涛汹涌,潮声潺潺,两岸的吴山被雨水打湿,显得格外寒冷。 我因思念故土而容颜憔悴,时间匆匆,转眼间已是白发苍苍。 回首望去,故乡遥远在千里之外,路途漫长,令人心酸。 独自一人面对这寒风吹落的梅花,忍不住泪流满面。 注释: 1. 江上笛声残:江上的笛声已经渐渐消失了。 2.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周美成创作的一首咏物词。全诗如下: 百宝栏前丹棘开,画屏深几曲、掩蓬莱。 玉人无语立瑶阶,腰支小,须筑避风台。 酒晕入莲腮,风流鸳帐里、费安排。 桃笙滑溜凤凰钗,灯儿下,倩系合欢鞋。 注释: - 百宝栏前丹棘开:百宝栏前,指的是一个装饰有各种珍贵宝物的栏杆。丹棘,是一种红色的棘树,这里用来比喻栏杆上的红色装饰。开,意味着这些装饰物已经全部打开。 - 画屏深几曲、掩蓬莱:画屏
诗句释义 1 海棠憔悴春光去:海棠花因季节变迁而显得憔悴,春天的光辉已经逝去。 2. 白昼廉纤雨:白天下着细如丝般的小雨。 3. 琐窗愁坐正思侬:我坐在窗户边,忧愁地想念你(侬:对女性的称呼)。 4. 恰好画堂深处蓦相逢:恰好在华丽的画堂深处与你偶然相遇。 5. 绣裙窣地双鸳小:你的绣裙拖在地上,像两只鸳鸯一样美丽。 6. 妒杀腰支袅:嫉妒得连腰身都纤细起来。 7. 博山香细酒微温:点燃了博山炉
【诗句释义】 陌柳飘绵,园梨糁雪:陌上柳条像绵一样柔长,园中的梨树挂满了洁白的雪珠。 红亭绿酒人离别:在红色的亭子里喝着绿色的酒,人们正离别。 春光不是别离时,别离偏向春时节:春天的美景本不该是离别的季节,但离别偏偏在这个时候发生。 旧梦无痕,新愁似结:旧日的梦想已经消失,新的愁绪却像结了一样难以解开。 乱鸦啼处山千叠:乌鸦乱叫的地方,群山重叠如叠嶂。 渔灯点点隔江明,蘋似带雨波声咽。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及手法的理解。解答时先要读懂诗作,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分析概括,注意关键词语的提示作用。“重”的意思是“重叠”,形容月色很浓密;“铢衣”是古代一种细薄的衣服,这里指女子身上的丝织品;“叶叶”意为“一片片”;“回廊”意为“曲折的长廊”,这里指女子在回廊中低声诉说;“六曲屏风”是古代的一种建筑,这里指室内的屏风;“炉香”是古人取暖用的火炉
【注释】 碧梧:青梧桐。红叶:指秋天的落花,亦泛指秋天的景色。莺语无聊:指女子无聊时的鸣叫,也借代女子。芳菲:指花木茂盛、花色艳丽。约得邻姬:指与邻居的女子约会。双陆:古代一种博戏,两人对垒。闲消遣:闲适地消磨时间。别愁浓:离别之愁很深。清泪泫(xuàn):眼泪晶莹欲滴的样子。杨花:柳絮,随风飘飞。妾似红蕉卷:女子像红蕉一样卷曲。漫把绣衫双扣撚(niǎn):随手把绣衫两角相扣,表示思念
译文 绣花的鞋子留有余香,罗裙拂过绿竹。 美人儿身姿轻盈,与春光相映生辉。 她轻轻遮羞地拿着团扇,风流倜傥地怜爱着她的丈夫。 燕子妒忌鸳鸯双栖,莲花羞愧并蒂莲蓬。 酒酣之时百种春情缠绕,小屏风低槛月色朦胧,云鬓压着枕头上花香细细。 赏析 1. 开头两句“佳人”:描绘了一位美丽的女子。用“绣袜留香”、“罗裙拂翠”形象地刻画出女子的体态和气质,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同时
【译文】 春雨刚刚停,海棠花盛开着。 花瓣鲜艳似胭脂,沾满清水更明亮。 倚着栏杆看花时,花香沁人醉心房。 娇艳动人惹春光,妩媚多姿真好看。 【赏析】 这首词是咏物词中的佳作。上阕写初晴的烂漫海棠。起二句写海棠花开之盛,“烂漫”二字点明时节为春天;“趁新晴”三字则写出了春日的气候。接下来四句写海棠花的颜色与姿态。其中第二句以“绛萼秾葩”比喻花朵,既形容其色泽如绛红,又描绘其形态丰满,形象而生动
【诗句解读】: - “狼藉金铺,飘零玉溆”:描述落花铺满了地面和溪流,形容花瓣四散。 - “蔫红皱白随风舞”:凋谢的红花和枯萎的白色花瓣随着风轻轻摆动。 - “残枝袅袅怨斜阳”:形容树木枝条低垂,似乎在向夕阳表达不满。 - “玉环飞燕俱尘土”:比喻美好事物像玉环、飞燕一样最终化为尘土。 - “蝶泥馀香,莺辞荒圃”:蝴蝶的翅膀上还残留着泥土的芬芳,黄莺离开了曾经嬉戏的花园。 - “画桥客散蒙蒙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