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芸
【注释】 点绛唇:词牌名,调见《珠玉集》。 虬箭:长而弯曲的箭。 惊秋:惊动秋天的景色。 卷帘新月。花影玲珑人(“玲珑”是形容词作状语,形容人) 细数归期,又近重阳节(“重阳节”是指农历九月九日的重阳节)。 砧杵:古代打铁用具,也指捣衣石。 【赏析】 这首词以写景起兴,通过作者对秋天景色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愁闷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上阕写景。首句“虬箭叮咚”,用拟人手法写出了箭声清脆悦耳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后者。考生默写时要注意如下词语:“湖天”“生香”“鲈乡”。 【答案】 旧游何处觅?冰绡尺幅,淡碧写湖天。湖平诗意远,觅个青蓑,小艇泛凉烟。生香不断,访梅花、戴雪庐边。有数点、素鸥迎棹,仿佛石湖仙。那年:鲈乡村树,遂得初衣,佳景堪留恋。须重向、溪阴种柳
【注释】 回阑:曲折的栏杆。冰瓯(ōu):盛茶的器皿,以冰为上水。三生:佛教语,指前世今生来世。翠水流:形容梅花的颜色。花朝:农历二月初二,旧时风俗,这天人们折梅簪发以求吉祥。潦草:凌乱不整齐。瘦缸:小口浅底的瓶子。 【赏析】 《鹊踏枝·小凭回阑春昼永》是宋代词人晏殊的作品。这是一首描写梅花的词。词中通过写梅、咏梅、赏梅等过程,表达了词人对梅花的热爱之情。词中“慧业三生今又证”一句
【注释】 春日偶成:春天的景色很美,我偶然写成的这首词。海棠花:落叶灌木或小乔木,羽状复叶,小叶有锯齿。花单生,顶生伞房花序。花梗长而粗,有短柄。花色艳丽,品种繁多。春季开花。 留春住:留住这美好的春光。留春:留住春光。 怪:责备,责怪。风雨苦相催:风雨多么辛苦地催促春天快些离去啊! 乱红:指落花。 扑帘来:落在窗户上的花瓣像雨点一样飘洒进来。 脉脉:形容愁绪满怀的样子。 无据:没有根据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所作的《蝶恋花》中的一句。下面是逐句的译文: 柳外莺啼声呖呖,桃李闲时已过清明节。独倚画栏人寂寂。愁肠不解丁香结。 二十四番风信急,空系春幡,难护花如雪。遥望巴山云似织。好凭鸟使通消息。 注释: - 柳外莺啼声呖呖:描述柳树外面的黄莺在鸣叫的声音。 - 桃李闲时:指春天桃花和李花盛开的季节,此时已过了清明节。 - 独倚画栏人寂寂:独自倚靠在栏杆旁,感到四周非常寂静。 -
【注释】: 晓起书怀:早上起来写诗。晓,早晨。 乍试生衣:新做的衣裳还未曾穿。乍,刚刚。 倚单枕:靠着单薄的枕头。 清梦初残:梦境还未结束。 香篆萦青:香烟缭绕在青色的屏风上。篆,香烟缭绕的样子。萦,缠绕。 重扉静掩双环:重重的门紧闭着,门上的铜环也紧紧扣住。 玲珑语:鹦鹉学人说话。 云英:即王昌龄的《长信秋词》,其首句为“奉帚平明金殿开”,云英是汉武帝时的一个宫女,这里指王昌龄。 疏帘翠雨如烟
踏莎行 · 息园 窣地帘波,绿阴深处。穿花燕子双飞去。名园亭榭似江南,白萍香近红桥路。 悄背东风,流光暗数。旧愁新恨浑无据。连朝细雨落还休,嫩晴屋角春鸠语。 注释: 1. 窣地:踩在地面上的声音。 2. 绿阴:绿叶的遮蔽。 3. 穿花:穿过花丛。 4. 名园:有名的园林。 5. 亭榭:亭台楼阁。 6. 白萍香:水中漂浮的白色浮萍散发出的香味。 7. 红桥路:红色的桥梁道路。 8. 悄:轻轻地
【解析】 此题考核鉴赏诗歌的形象、观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先读懂诗作内容,把握其思想情感,然后结合写作背景、作者生平及注释等分析,最后指出其手法并评价其效果。本诗首句“隔院黄鹂声近”点出时令,“午梦瞢腾初醒”,描绘了一幅午睡后醒来的情景。第三句中“放下水晶帘”写诗人在睡梦中被窗外的景色所吸引。第五句“无定”“飞絮游丝交影”则描写了窗外的景物。 【答案】 译文:隔着院子听到黄鹂的叫声
【注释】 嫩凉天气新晴后。弯弯月上疏堤柳。久病未开帘。新秋一雁边。 海棠花自好。人怨西风早。偎枕数寒更。薄帏灯半明。 译文: 初秋天气清爽晴朗,明月高悬在疏林之上。我久病未能开窗,却看见秋天的一只孤雁飞过。 海棠花依然美丽,而人却怨叹着秋风过早地来临。我依偎在枕头旁,数着寒冷的更漏。薄薄的帷幔中,灯光映照着半边天。 赏析: 此词为咏物词,通过描写初秋时节
点绛唇·秋日思乡 雨歇疏桐,晚蝉一片吟烟筱。秋情尽好。篱角寒花小。 半晌无言,乡思萦怀抱。空庭悄。单衣换早。满地西风峭。 注释:雨停后疏落的桐树,晚时的蝉儿在烟雾缭绕中鸣叫。秋天的美好景色令人陶醉,我的心情也格外愉快。我站在院子里,看着篱笆边上那些小小的菊花,它们在秋风中摇曳。我沉默了一会儿,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我静静地站在庭院中,看着那空旷的地方,感到一阵寒冷。我脱下单薄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