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芸
【诗句解释】 嫩晴台榭,渐翠幄阴阴,障来如许。新凉初度。记前宵曾洒、绿天疏雨。午梦圆时,庭院昼长无暑。微吟处。觉静里冷香,飞上诗句。 弹指春已暮。只巷尾笼青,檐牙泻露。年华暗数。更云暖烟昏,几回延伫。觅遍馀香,一片愁迷空庑。浑不语。正斜阳、浓妆那树。 【译文】 嫩晴台榭,渐被翠幄阴遮,遮蔽了如此多。新凉刚过。记得前夜曾经洒下绿天疏雨。午后梦圆时,庭院中白天长而无暑气。微吟之处。感觉静室里冷香
【注释】 点绛唇:词牌名,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 己未:宋高宗绍兴三十九年(1169)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二十四节气中第5个节气。在阳历4月5日前后。 寄顾羽素表妹书:写给表妹的书。 即书于后:即写在这里。 画阁:有图画的楼阁。 烛花红却:形容蜡烛燃烧时火焰呈红色。 梦醒春寒夜:春寒料峭之夜,醒来后倍感寒冷。 远道:路途遥远。 缄书:封好书信,捎去问候。 空:徒然,无济于事。
【注释】 菩萨蛮:词牌名。又名《婆罗门引》、《大酺》等。双调,九十七字,上片八句五仄韵,下片九句六仄韵,前后片各四平韵,一叠韵。落花片片红难定:落花纷纷,一片红花,令人难以定夺。东君:春神。偏做消魂景:春神偏要做出令人销魂的情景。燕子不知愁:燕子不懂人的忧愁,依然在屋檐下呢喃不休。偎人:依傍着人。语不休:说话不停。 留不住:留住不住的春天。归何处:归去何方。庭院李花香:庭院里,李树花开了
生查子·秋夜感怀 瑟瑟助秋风,点点惊秋雨。窗内有人愁,暮种芭蕉树。 梦醒剔残灯,袖薄凉如许。深夜恼寒蛩,也作悲秋语。 译文: 秋风瑟瑟,细雨点点,窗内传来阵阵哀愁。我种下的芭蕉树已经长成了。 梦中醒来,只剩下残灯的微弱光芒,衣袖薄如蝉翼,感觉寒冷如此。 只有寒蛩在耳边鸣叫,仿佛也在诉说着秋天的凄凉
【解析】 此词写榆钱,以“清平乐”为调名。“东君”即春神或春神的化身。“暴富”,这里指榆钱的丰收。“青无数”,形容榆钱多如繁星。“砌角”句,用比喻的手法描写了花木的繁茂。“争飞”,指榆钱像片片黄莺一样在空中飞舞。“随风点上春衣”,指榆钱像点点春色飘洒在春天里。“换得半囊莺粟,买他一笑蔷薇”,意谓:用一袋榆钱换来了一点春色(莺粟),买到了春天的笑靥(蔷薇)。最后两句是词人对春天的赞美
探春慢 · 春晓赋春声 作者:苏轼 漏箭初残,芸窗渐晓,春声百种先应。瑶鼎香消,画楼人倦,睡起峭寒犹凝。回廊帘尽卷,听穿绿、雏莺声近。草芽青遍芳郊,春晓几番花信。 脉脉闲愁无据,更谁倚玉箫,催递吟兴。阑畔娇莺,梁间憨燕,软语商量不定。一树香桃艳,乍仿佛、明妆端正。戛触金铃。却愁薄暮风紧。 注释: 1. 漏箭:古代以铜壶滴漏计时,每刻叫“箭”,每箭为一时辰。 2. 回廊:长廊。 3. 阑畔
东风何事多轻薄。梨花又逐桃花落。小步下兰阶。红沾金缕鞋。雨丝吹袖湿。窗外春云黑。莫劝饯春杯。荼蘼尚未开。 注释:春风为何如此轻薄呢?就像梨花被桃花追赶着凋落。她轻步走下了华丽的台阶,鞋子上的红颜色已经沾染了金边的装饰。雨水如丝般地吹在了身上,使得袖子也湿透了。从窗户外看,外面的春天的云彩是黑色的。不要劝我再为你饯行,因为荼蘼花还没有开放。 赏析: 此词写闺中女子春日伤别的情怀,上片写景
诗句:双燕归来语不休。 译文: 两只燕子回到了巢中,不停地鸣叫着。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生活的情趣。词人通过描绘燕子归来、柳絮飞舞、梨花盛开等景象,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氛围。同时,词人也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之情。整体上,这首词以春天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词人的心境和情感
烟凝翠梢。霜封玉条。 空中天籁调刁。任经冬不凋。 盘根蛰蛟。虬枝挂猱。 风姿似阿龙超。看高淩斗杓。
数丛修竹净娟娟。 戛明轩。 露珠圆。 满院凉烟、如水浸檀栾。 正是玉人凝伫处,秋影瘦,不胜寒。 六铢衣薄飏轻纨。 晚妆残。 思无端。 移得一痕、浓翠上眉山。 飘渺仙姝天际想,标格在,绿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