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燕归来语不休。风前柳絮弄轻柔。梨花更作十分愁。
斗草池塘何寂寞,伤春人倦懒梳头。任他红日上帘钩。
诗句:双燕归来语不休。
译文:
两只燕子回到了巢中,不停地鸣叫着。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生活的情趣。词人通过描绘燕子归来、柳絮飞舞、梨花盛开等景象,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氛围。同时,词人也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之情。整体上,这首词以春天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词人的心境和情感。
双燕归来语不休。风前柳絮弄轻柔。梨花更作十分愁。
斗草池塘何寂寞,伤春人倦懒梳头。任他红日上帘钩。
诗句:双燕归来语不休。
译文:
两只燕子回到了巢中,不停地鸣叫着。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生活的情趣。词人通过描绘燕子归来、柳絮飞舞、梨花盛开等景象,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氛围。同时,词人也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之情。整体上,这首词以春天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词人的心境和情感。
【注释】 齐天乐:词牌名。 纫兰见赠:女子赠送男子的书信。 琉球笺:琉球国出产的一种精美纸张。 文窗烟暖青禽语,蛮笺拟传兰讯:文窗中飘出温暖如烟的气息,一只鸟儿在歌唱。书信里传来了来自远方的兰花的消息。 细砑银光,轻匀雪浪,剪取海天云影:用细腻的纸来制作信笺,上面印有银色的花纹,白色的纸上轻轻描绘着海水、天空和云朵的景象。 一椷携赠:一卷书信被带在身边送给你。 算最惬金闺,惜花心性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陈亮所做。他以竹为意象,通过写景抒情的方式,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下面是逐句释义: 1. 数丛修竹净娟娟。 译文:几丛修长的竹子干净而美丽。 关键词注释:修竹,长而直的竹子;娟娟,美丽、柔美的样子。 赏析:诗人通过对竹子的描绘,表现出一种清新脱俗的美,同时也反映出作者的内心世界。 2. 戛明轩。 译文:敲打着明亮的窗户。 关键词注释:戛,敲击;明轩,明亮的窗户。 赏析
声声慢 三月望前一日,纫兰妹招同雪兰大姊、蘅芳三妹暨畹兰五妹看海棠,赋此索和。 明波皱碧,纤雨飘香,佳游好是今朝。 注释:明波,指明亮的池塘水面。皱碧,形容池水因微风轻摇而泛起层层波纹。纤雨,细而密的小雨。飘香,空气中弥漫着阵阵花香。佳游,美好的游览时光。今天真是个好日子,我们一起去欣赏美丽的海棠吧! 腻粉嫣红,间园共斗春娇。 注释:腻粉,即涂在脸上或衣服上的白粉。嫣红,鲜艳的红色花朵。这花园中
这首诗的原文是: 烟凝翠梢。霜封玉条。 空中天籁调刁。任经冬不凋。 盘根蛰蛟。虬枝挂猱。 风姿似阿龙超。看高淩斗杓。 注释: - 烟凝翠梢:烟雾缭绕,笼罩着绿色的树枝。 - 霜封玉条:雪花覆盖在树枝上,如同镶嵌在树枝上的白玉。 - 空中天籁调刁:仿佛天上的声音在空中回荡,调刁在这里指的是和谐、协调。 - 任经冬不凋:无论经历了多么寒冷的冬天,它依然生机勃勃,不凋不败。 - 盘根蛰蛟
微步方塘印浅泥。 软风吹皱碧玻璃。 苔痕延绿上雨矶。 萍叶凉生春渚静,芹丝香润水云低。 俊游曾到若耶溪。 译文: 我轻轻地走在方塘边,留下一串串深浅不一的脚印。微风拂过,轻轻吹动碧绿色的水面,形成层层涟漪。沿着湿漉漉的台阶向上走,来到雨后的石矶。青苔在湿润的石头上蔓延开来,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静静坐在小舟中,感受着清凉的湖水,欣赏着美丽的风景。我曾经游览过这个美丽的地方
这首诗是杜甫的《浣溪沙·其二》中的一句。全诗如下: 浣溪沙 其二 草堂觅句(1) —— 在茅屋草堂中寻找诗歌创作的句子。 记取文窗觅句迟(2) —— 记得在茅屋的窗户里找句子,因为天气寒冷,所以迟迟没有找到。 浅寒吹户落花时(3) —— 天气稍微有点冷,风吹进了茅屋,窗外飘落了花瓣。 更无人处耐寻思(4) —— 更加没有人的地方,我难以忍受这种寂静和空虚。 旋拂香笺书艳字(5)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偓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第一句: 诗句: 柳影风丝拂绮兰。 译文: 柳树的影子随风轻轻拂过美丽的兰花。 第二句: 诗句: 持觞争奉北堂欢。 译文: 拿着酒杯争相献上北堂(指北堂主人,即家中长辈)的欢乐。 第三句: 诗句: 鹊炉香暖绣屏闲。 译文: 鹊巢旁的火炉中燃着香料,使绣有花纹的屏风显得悠闲。 第四句: 诗句: 小院轻寒偎碧树。 译文: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的《浣溪沙·其九》中的一首,下面我将逐句翻译并加上注释。 诗句: 野陇寒梅斗淡妆。 寻诗茸帽染新霜。 是谁轻剪白霓裳。 残月笼烟啼翠羽,春星照梦隔银墙。 短篱风细出疏香。 译文: 田野间,寒梅在陇上独自绽放,像是淡妆的女子,清新而娇嫩。 我戴着茸茸的帽子,被新降的霜打湿,仿佛是寻找诗歌的痕迹。 是谁轻轻地裁剪了那白色的霓裳,为梅花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残月笼罩着烟雾
注释: 晴日登高远望,石林开遍瘦松花。 闲看野鸟落在云沙上。 淡写蚕眉横晓黛,寒拖鱼尾散朝霞。 杖藜归去葛巾斜。 赏析: 这首词是苏轼在苏山秋日所创作的一首词,全篇以景为主,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首句“晴日登临望远赊”,描绘了一幅秋日晴空下,作者登上高处远眺的景象。这句诗中的“晴日”、“登临”和“望远”都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欣赏和向往
浣溪沙 其七 石溪鸥伴 注释: - 曲曲:曲折。 - 中吴:指苏州,古时的别称。 - 盟芦:即苇荡,泛指水边芦苇丛生的沼泽地带。 - 暝生:天色将晚。 - 采菱讴:采莲时唱的歌谣。 译文: 曲折的树林间,枕头般平缓的小河静静流过。 中吴的烟水在秋天显得格外清朗宜人。 昔日的沙鸥如今还陪伴着旧日的芦苇。 风急处,石桥上飞落下木叶,夜色里柳浦上隐没了渔船。 傍晚的阳光下,听着采菱女那悠扬的歌声。
【注释】 浣溪沙:一种词牌名,本为唐教坊曲,后用作词。多写春景、秋色、闺情等。又名《浣沙溪》、《玉楼春》、《渔家傲》等。 远接青冥近画阑,鸥飞渺渺不知还。陵高弥觉碧波宽。 青冥:青色的天空。画阑:绘有彩画的栏杆。渺渺:形容天空无边无际。知:知道。还:归来。陵:山陵。弥:更加。觉:觉得。 玉宇新雨后,翠岚融冶夕阳间。果然人世有清安。 玉宇:美称皇宫或寺院。融冶:熔化融合。夕阳间:夕阳之中。果然
浣溪沙·过吴淞口 小艇依然系水门,门前落叶正纷纷。饥鸦病雀不能言。 衰柳镇怜今日影,寒潮苦觅旧时痕。静中摇动寂中喧。 注释: 1. 小艇依然系水门:小艇仍然像以前一样系在水门上。2. 门前落叶正纷纷:门前的树上落满了树叶。3. 饥鸦病雀不能言:饿坏了的乌鸦和生病的麻雀无法说话。4. 衰柳镇怜今日影:凋零的柳树可怜现在的影子。5. 寒潮苦觅旧时痕:寒潮努力寻找过去的踪迹。6. 静中摇动寂中喧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颜斶齐王各命前,多年矛盾廓无边,而今一扫纪新元。最喜诗人高唱至,正和前线捷音联,妙香山上战旗妍。 注释: - 颜斶(yán chù):指春秋时期的齐国大夫颜斶,他曾直言批评齐宣王,说他不如原野上的一个卖饭的汉子。 - 齐王:指战国时期的齐国国王,此处泛指统治阶级。 - 多年矛盾廓无边:表示多年来的矛盾纷争没有尽头,无法解决。 - 而今一扫纪新元
诗句释义与注释: 1. 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 - "长夜":指漫长的黑夜,象征黑暗和混乱的时代。 - "赤县天":指中国,古代用“赤县”指代中国的广阔地域。 - "魔怪":指邪恶的力量。 - "舞翩跹":形容舞动的姿态优美而轻盈。 2. 人民五亿不团圆。 - "人民":泛指广大的人民群众。 - "五亿":中国人口数量的统计单位,约是5亿多。 - "不团圆":指人民未能团聚在一起
诗句释义与译文如下:水绕空江叶绕枝。竹郎桥畔豆娘祠。佳人邂逅最堪思。 烛近只将遮幔子,风前长自敛衫儿。梨花初落酒阑时。 注释解释: - 空江:指空荡的江流,形容江水的空旷。 - 竹郎桥畔:指的是在桥边的一个场景或地方。 - 豆娘祠:可能是指一个祭祀植物如豆娘的地方,豆娘是一种昆虫。 - 佳人:指美丽的女子。 - 邂逅:偶然遇见,不期而遇。 - 遮幔子:可能是遮挡阳光或风雨的布幕。 - 敛衫儿
【注释】 1. 丛鬓:指头发。轻笼象格纱:像象牙梳一样梳理着的薄纱,轻披在头上。2. 曲尘巾皱翳朝霞:指早晨的朝霞映衬下,脸上泛起红晕。3. 簪管枉铰银盖叶:枉,白白;铰,开。用金银丝编织的发饰,被打开后,没有用什么东西固定它。4. 绣床空钉白团花:绣床,指绣着花纹的床。5. 游丝飞絮近天涯:指游人如织,飞絮满天。6. 赏析: 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人们的活动,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软红江波鸭子清:这里的“软红”指的是江水的颜色,而“鸭子清”则形容江水中鸭子游动的情景,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 日迟游女遍江城:这里的“日迟”指的是太阳落山的时间较晚,而“游女遍江城”则形容在夕阳下,许多女子在江边游玩的情景,给人一种闲适愉悦的感觉。 红桥度烛缓相迎:这里的“红桥”指的是一座红色的桥梁
下面是对《浣溪沙·其四》诗句逐句的翻译和赏析: 1. 诗句翻译:娇女新妆村艳浓,四枝鬟插石榴红。出门还怕隔溪风,石镜暗飞山后鹊,荻屏销画水边荭。西施台馆碧波中。 2. 译文注释:娇美的新妆使得村落更加艳丽浓厚。四颗发髻上插着石榴花,鲜艳夺目。出门时担心隔着溪流的风会吹散她的装饰。在石镜中隐约看到山后的喜鹊在飞翔,荻草制成的屏风上画着水边的荭草。西施的美丽如碧波中的台馆一般。 3. 作品赏析
【注释】 ①南园:在京城的东南。②孔雀:指花木繁茂,遮天蔽日。③重花:即“叠叶”,指枝叶重叠。④珥底:耳坠。⑤贝子:古代的一种首饰。⑥行行:走走停停。 译文: 满园都是翠绿的树叶,树上有一只孔雀正栖息着,枝叶重叠遮住了飞鸟的翅膀,小姑独自出来采撷蔷薇的花。 那耳坠上的珍珠,只刺痛了她的脸,她戴的贝壳项链,也怕磨坏了衣服。 走走停停,独自寻思着心事。 赏析: 这是一首闺怨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苏轼的《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碧玉蒲芽短短针。 雀罗波底刺当心。 拔蒲归去水淫淫。 楫染绿苔疑掩袖,幔漂红露似湔襟。 晚风吹转北塘深。 译文: 碧玉般的嫩芽细细如针一般,雀罗般美丽的花朵开在水面上。 拨开荷叶时水珠四溅,像是被花刺扎了似的。 回家后手洗着蒲叶,水波荡漾。 船儿划过,绿色的水草像袖子一样飘动,红色的花瓣像洗过的衣襟。 傍晚的微风吹拂而过,北塘的水更加清澈
东风何事多轻薄。梨花又逐桃花落。小步下兰阶。红沾金缕鞋。雨丝吹袖湿。窗外春云黑。莫劝饯春杯。荼蘼尚未开。 注释:春风为何如此轻薄呢?就像梨花被桃花追赶着凋落。她轻步走下了华丽的台阶,鞋子上的红颜色已经沾染了金边的装饰。雨水如丝般地吹在了身上,使得袖子也湿透了。从窗户外看,外面的春天的云彩是黑色的。不要劝我再为你饯行,因为荼蘼花还没有开放。 赏析: 此词写闺中女子春日伤别的情怀,上片写景
赴郴州经九嶷山和戴叔伦原韵 蛮月挂青树,荒风吹绿林。 云经三楚湿,天入九嶷深。 注释:蛮月指的是农历的十五,月亮挂在青树上,荒风在吹动着绿色的树林,云经过三楚大地已经变湿了,天空进入九嶷山深处。 古洞门常闭,阴崖路自寻。 雨过斑竹泣,红泪落猿吟。 注释:古老的洞口常常关闭,阴暗的崖路上自有寻找的人。雨后斑竹哭泣,红色的泪水落到了猿猴的啼鸣中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分析鉴赏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先审题,明确要求,然后把握诗歌的内容、思想情感,最后进行评价。此题的考点主要是诗歌内容与思想感情赏析。考生要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句来分析。如“蝶妒妖花”是“蝶恋花”;“东风含笑”是指春风满面。“芳草池边,晚霞楼上,令人心醉”的意思是:芳草池塘边,暮色中楼台一片辉煌;使人沉醉不已。这两句描写了春日里,美丽的景色让人心醉神迷。
【解析】 此题考核鉴赏诗歌的形象、观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先读懂诗作内容,把握其思想情感,然后结合写作背景、作者生平及注释等分析,最后指出其手法并评价其效果。本诗首句“隔院黄鹂声近”点出时令,“午梦瞢腾初醒”,描绘了一幅午睡后醒来的情景。第三句中“放下水晶帘”写诗人在睡梦中被窗外的景色所吸引。第五句“无定”“飞絮游丝交影”则描写了窗外的景物。 【答案】 译文:隔着院子听到黄鹂的叫声
探春慢 · 春晓赋春声 作者:苏轼 漏箭初残,芸窗渐晓,春声百种先应。瑶鼎香消,画楼人倦,睡起峭寒犹凝。回廊帘尽卷,听穿绿、雏莺声近。草芽青遍芳郊,春晓几番花信。 脉脉闲愁无据,更谁倚玉箫,催递吟兴。阑畔娇莺,梁间憨燕,软语商量不定。一树香桃艳,乍仿佛、明妆端正。戛触金铃。却愁薄暮风紧。 注释: 1. 漏箭:古代以铜壶滴漏计时,每刻叫“箭”,每箭为一时辰。 2. 回廊:长廊。 3. 阑畔
【注释】 点绛唇:词牌名,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 己未:宋高宗绍兴三十九年(1169)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二十四节气中第5个节气。在阳历4月5日前后。 寄顾羽素表妹书:写给表妹的书。 即书于后:即写在这里。 画阁:有图画的楼阁。 烛花红却:形容蜡烛燃烧时火焰呈红色。 梦醒春寒夜:春寒料峭之夜,醒来后倍感寒冷。 远道:路途遥远。 缄书:封好书信,捎去问候。 空:徒然,无济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