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布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其一)》,全诗共四句。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译文: 杂言 其十五 一土培万汇,亭毒俱遂生。 深仁职覆焘,于物如无情。 熙和达屯昧,清肃谨严程。 少长老而死,贤愚同墓茔。 人生异草木,耻与共衰荣。 百年亦何为,勉树高世名。 岂较锥刀利,兀为时俗营。 吾将超寰宇,税驾白玉京。 注释: - 杂言:指诗歌的形式不拘一格。 - 其十五:这是第15首关于古原草的作品。
杂言 其十六 朱均禀不肖,鲧子为圣人。 五世安可期,福祸何能因。 至仁如无恩,至公无私亲。 嘐嘐诵善淫,达道非所云。 古来唇吻际,良史孰为真。 圣贤处难能,垂鉴意已勤。 放士屏形迹,虚怀视无垠。 逍遥即理化,天地具一身。 畴与析馀波,相从汩嚣尘。 注释: 1. 杂言:这里指诗歌的体裁和风格。 2. 其十六:指的是这首诗的第16句。 3. 朱均禀不肖:朱均天生就有不好的品性。 4. 鲧子为圣人
【注释】 1. 杂言:指杂乱的诗。 2. 其十七:这是第十七首诗。 3. 仁义亦有网:比喻仁义也有其限制。 4. 道德为纲维:道德是治理国家的根本。 5. 三代承搴布:三个朝代都继承和发展了儒家的思想。 6. 浩如周孔施:像周公和孔子一样广泛施行。 7. 成汤祝亦至:商王成汤的祷告也到了。 8. 贤圣罗雍熙:贤明的圣人被聚集在一起,共同营造和平。 9. 礼节实经纬:礼仪实际是治国的经纬线。 10
注释: 北风刮起云彩,它们飘摇向南飞翔。 参、辰星何其明亮,照耀得招摇的皓月光芒四射。 郁悒难解的愁绪,笼罩了漫长的长夜。 沉吟不已,忧虑满怀,心中充满哀伤。 行云无心助我成霖,使我内心悲痛断肠。 赏析: 这是一首拟古乐府诗,诗人以“行云”自喻,抒写了自己的悲苦遭遇。首二句写“行云”飘飞,“参辰”明耀,“招摇”明月;三、四句写“行云”无情而“断我中肠”;五、六句写“行云”无心助雨
这首诗的译文是: 趋权如蹈火,颠踣邀事功。 希合影爓间,音威亘长空。 歘焉为祸门,跬步狐兔踪。 达人感物变,矫迹托高风。 凤鸾何夔夔,翼旷矰缴穷。 东湖有诸葛,党锢亦相从。 榜目在君门,吉人知避凶。 所愿保明哲,危时全令终。 垂声世俗士,功利谢愚蒙。 注释: 1. 趋权如蹈火 - 比喻追逐权力就像在火中行走一样危险和困难。 2. 颠踣邀事功 - 形容为了功名而不顾生命危险地奋斗。 3.
【注释】 1. 悲风荡江介:悲凉的风气吹遍江南。江介,泛指江南。 2. 客子衣裳单:游子的衣服单薄。 3. 珠玉内自充:以珍珠美玉来充实自己。 4. 何伤暂饥寒:有什么可伤心呢? 5. 志学企前哲:立志学习古代贤人的智慧。 6. 经纶微绪端:谋划事业有开始的迹象。 7. 夷世拙营谋:在动乱时代,难以谋划大事。 8. 闲邪不可干:不要与邪恶之事为伍。 9. 出门负气节:外出时保持气节。 10.
翻译: 神龙至阳精,体化司变幻。 神龙是至阳之精,能变化万物,掌控自然之道。 译文: (神灵)龙是至阳的精华,能够变化万物,掌控自然的运行。 注释: - 神龙:指神灵或龙。 - 至阳精:最纯净的阳气。 - 体化司变幻:身体的变化和变化掌握着自然界的规律。 赏析: 这首诗以“神龙”为主题,赞美了其至阳、变化万千的特性。首句点明了龙的地位及其功能:它不仅是神灵的象征,还是掌控自然变化的关键
杂言 其十二 寒暑有代谢,陵谷为变迁。 注释:季节更替,岁月流逝,自然界中的事物都在不断地改变和变迁。 况此血肉躯,欲期金石坚。 注释:更何况我们这些血肉之躯呢,我们期望自己能够变得像金石一样坚硬。 积善既云德,侈恶岂辞愆。 注释:积累善行就会获得道德的回报,放纵恶行难道不会引起过错吗? 影响媒福祸,毕酬终古然。 注释:行为对人生的影响会决定一个人是否幸福或遭受灾难,最终一切都会得到回报
【注释】 崇:尊崇。虎:指商纣王的叔父箕子,曾作《微子》以讽刺纣王荒淫无道,箕子又作《牧誓》告诫武王伐纣,后被纣王所囚。谮:诬陷。羑里:指商纣王的监狱。樊笼:囚禁犯人的笼子。茀禄:福禄。懋:勤勉。骏命:美好的使命。汉:指汉朝,即后来的汉朝皇帝们。汝:你。质:至。虞、芮:二国名,周文王时的两个小诸侯国,后被晋国灭掉,两国国君被俘,成为晋献公的奴隶。期颐:长寿之年。归善养:归顺于善良而加以修养。貊
杂言 其十 帝者耻秦政,传国宝秦玺。 桀纣职污名,淫刑后来侈。 三王崇揖让,季叶安篡弑。 讯古朴以愚,宜今美华丽。 遂初既返道,鉴烛乃唇齿。 代降伪亦滋,人心异天理。 是今非古情,瞽惑世聋耳。 良史徒喧哗,遗氓竟钩饵。 以仁为失道,于暴斯得计。 周孔不复生,元元长已矣。 注释: 1. 帝者耻秦政:古代的帝王们因为秦始皇的统治方式感到耻辱而传国玺给他。 2. 桀纣职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