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布
日暮凉风起,流云激曾阴。 译文:夕阳西下,凉爽的风徐徐吹过。 注释:凉风(秋风),日暮(傍晚),激(冲刷), 曾(曾经)阴(云) 庭柯委绿叶,丛篁飘商音。 译文:庭院中的树木垂下绿叶,竹林中飘散着清脆的商乐之声。 注释:庭柯(庭院里的树),委(下垂,垂下),绿叶(绿叶),丛篁(竹林),飘商音(飘荡,飘散),商音(商乐的声音) 志士惜寸晷,感时良苦心。 译文:有志之士珍惜每一刻光阴,深感时代的艰难
【注释】 1. 杂言:诗歌的一种体裁。其形式不拘一格,或四言,或五言,或七言,或六言,或杂言(长短句)。 2. 十九:指第十九首。 3. 夏周天雨金:比喻帝王的德政使天下太平,像夏商周三代那样普降甘霖。 4. 吴汉雨谷锡:《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称帝后,曾封吴王濞为楚王,赐给宝剑等物。这里用“雨谷锡”比喻赏赐。 5. 苍昊:天空。 6. 理有知:上天有知觉。 7. 黎民济饥迫
【注释】: 驱车出东门:出门去。 挥涕临长河:面对长河,泪洒长河,形容悲痛之情。 理舟楫:指操办船桨之事。 远身寄风波:远离家乡,寄居在外,比喻漂泊无定。 所遇非同心:指所遇到的不是志同道合的朋友。 人各尚偏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见和缺点。 在贵矜苦辛:在尊贵的时候,自认为应该矜持而辛苦。 势屈理无讹:因为受到形势的压迫,所以道理上没有错。 桃李有本性:像桃花和李花一样,有它们天生的本性。
【解析】 此诗为五言绝句,内容是诗人借景抒情。前四句写严风断枯草,去去何足道;后四句写飘零不自知,荣盛苦独好;最后两句写贫老无依栖,黄金惜年少。全诗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富贵得失的感慨。 【答案】 译文:严风刮断枯草,飞鸟离去又有何值得诉说?我飘落不知归处,却知道世间荣华富贵都是痛苦的。 朋友日渐衰败,新人光彩夺目。我贫困孤独无依,只希望黄金不要在年少时浪费。北邙山上丘垄多,荒路上荆棘丛生
杂言其二十 三才位得中,五常无愧怍。 鼎鼎握乾文,动亨静贞固。 幼稽天人学,至理豁聋瞽。 此焉非致格,象纬徒呈露。 川竭山亦崩,三辰行失序。 兵荒至殰殈,天地竟乖措。 我独致泰康,何能自安处。 周孔不可作,尘迷孰为悟。 彭聃信奇寿,阅历异前古。 物理已难齐,驾言事轻举。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杂言其二十》。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宇宙和人生的深刻思考。以下是对每句的逐句释义: 1. 三才位得中
诗句翻译与注释: 1. 徒步上太行,山深道里远。 —— 徒步走上太行山,山路深远且遥远。 2. 不念行者苦,但伤白日晚。 —— 不想去思考旅行者的痛苦,只担心黄昏时分的寒冷。 3. 溪谷多冰雪,虎狼卧荒陂。 —— 溪谷中遍布着冰雪,凶猛的虎狼在荒芜的山坡上安家。 4. 延颈望所思,迷惑失所之。 —— 伸长脖子望着远方,迷失了方向,不知道该去哪里。 5. 感叹临中路,回顾盼平原。 ——
【注释】 1. 杂言:杂言诗。 2. 蓬室士:指贫穷的读书人。 3. 泰然:安详自得。 4. 草衣:粗布衣服。藜藿:野菜。 5. 弦诵(shánsòng)有馀欢:弹琴吟诗,生活快乐。 6. 贫者:指贫穷的人。 7. 富室:指富贵人家。 8. 焦烧:心烦意躁。 9. 敛怨:收束怨恨。 10. 伯阳:指老子,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体无为:主张清静淡泊,顺应自然。 11. 庞子:指庄子,道家另一位代表人物
译文: 驽马乏善可驭,闲置也常在厩中,它曾经走过寻常的路,随意饱食刍豆。 良马尽食粟,花鞍被文绣,驰骋一日千里,汗血宝马也已久矣。 拙劣逸才常劳碌,美质薄皮却见蠢厚。 人生最看重外物之宠,而忽视内守之道,为何要珍惜金玉,使它倾覆? 樗栎不是上好的木材,山林才能永年长寿。 注释: 驽骀(nú dá):劣马。 委置(wěi zhì):搁置。 廪厩(lǐn gǒu):粮仓与马厩。 轊(lí):马络头。
君子能坚持到最后,小人只看重一次正义。 邵生的瓜田中,遗荣在锄理。 过去人们羡慕他,如今他也如此。 进退当及时,毋贻富贵累。 人生有得意,何用顾雕瘁。 愿得早旋归,安命寄一世。 毋为牵所思,忧患强蒙蔽。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和政治家。他的诗作多以豪放著称,但也不乏婉约之作。此诗通过描述邵生的故事,表达了人生得意时不应贪图富贵,而应把握时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其一)》,全诗共四句。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译文: 杂言 其十五 一土培万汇,亭毒俱遂生。 深仁职覆焘,于物如无情。 熙和达屯昧,清肃谨严程。 少长老而死,贤愚同墓茔。 人生异草木,耻与共衰荣。 百年亦何为,勉树高世名。 岂较锥刀利,兀为时俗营。 吾将超寰宇,税驾白玉京。 注释: - 杂言:指诗歌的形式不拘一格。 - 其十五:这是第15首关于古原草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