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亦有网,道德为纲维。
三代承搴布,浩如周孔施。
成汤祝亦至,贤圣罗雍熙。
礼节实经纬,恢恢天不违。
尧桀异弛张,有生谂何时。
黔黎当末世,渔猎殆无遗。
总总入囊括,大钧不烦期。
至德在好生,轘辕戴宏慈。
执天归有道,提挈果谁司。
勖此旷荡怀,允符来者规。
寄言抗俗士,裂网被宽夷。

【注释】

  1. 杂言:指杂乱的诗。
  2. 其十七:这是第十七首诗。
  3. 仁义亦有网:比喻仁义也有其限制。
  4. 道德为纲维:道德是治理国家的根本。
  5. 三代承搴布:三个朝代都继承和发展了儒家的思想。
  6. 浩如周孔施:像周公和孔子一样广泛施行。
  7. 成汤祝亦至:商王成汤的祷告也到了。
  8. 贤圣罗雍熙:贤明的圣人被聚集在一起,共同营造和平。
  9. 礼节实经纬:礼仪实际是治国的经纬线。
  10. 恢恢天不违:天地广大,不会违反。
  11. 尧桀异弛张:尧帝与桀帝的行为截然不同。
  12. 有生谂何时:人生何时才能安定?
  13. 黔黎当末世:百姓在末世遭受困苦。
  14. 渔猎殆无遗:狩猎几乎成了唯一的生计。
  15. 总总入囊括:各种事物都被纳入其中。
  16. 大钧不烦期:治理国家就像转动大秤,不需要烦琐的计划。
  17. 至德在好生:最高的品德在于爱护生命。
  18. 轘辕戴宏慈:用宽大仁慈的心来引导人民。
  19. 执天归有道:掌握天下归于仁德之道。
  20. 提挈果谁司:提起、拉拽这些重担,谁能承担?
  21. 勖此旷荡怀:勉励我们胸怀开阔,心志宽广。
  22. 允符来者规:符合后来者的规范要求。
  23. 寄言抗俗士:告诉那些世俗的人。
  24. 裂网被宽夷:打破常规,实行宽容的政策。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评论。诗人认为,虽然各家各派都有自己主张,但是都以仁义道德为根本,这才是真正的道德标准,也是国家治理的根本。同时,他也指出了各个时代的不同特点,以及人们生活的变化,表达了他对历史发展的深刻理解。整首诗思想深邃,语言简练,体现了诗人卓越的文学才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