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布
【注释】 高天:指天空。浩无涯:无边广大。尘世:指人间。汨下土:淹没在尘土之中,比喻人世间的纷扰。眇寸心:指心胸狭窄。中立:指处于中间状态,也指中道。狂驰子:指追逐名利的人。长物:指多余的东西。浮荣:虚名。事环注:指追求功名利禄。块影气为积:形容人的形体和精神被消磨殆尽。周回:环绕。穷度:穷尽。四叙:四方陈述。行在我:指自己。阳充阴消冱:阳气充盈,阴气消亡。达无道云布:指大道流行,如云雾般弥漫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杂言其五》。下面是对每句诗的翻译和注释: 杂言 其五 班生厌书囚,投笔取侯爵。 爰有不器才,邦家膺重托。 称兵非得已,教战广民学。 弃置禦亦疲,残生轸元恶。 维时讨不廷,威柄仗掎角。 用武久为黩,德荄暴雄略。 曰我太公望,宏基肇开拓。 训誓无一辞,凶器古尤薄。 道家期三世,继后寖痿弱。 勉强责数奇,稽心少仁悫。 注释 - 班生厌书囚:班生厌倦了被囚禁的生活
杂言 其九 鸣凤既寂寞,雅音世无闻。 - 鸣凤:比喻凤凰的鸣叫。 - 既寂寞:已经变得孤单。 - 雅音:美好的音乐。 - 世无闻:世间无人知晓。 啁啾百鸟群,声入耳不分。 - 啁啾:小鸟的叫声。 - 百鸟群:众多的鸟在一起。 - 声入耳:声音进入耳朵。 - 不分:难以分辨。 忆我陟尧廷,九章炳离文。 - 陟尧廷:登上皇帝的殿堂。 - 九章:指《九章》等古代经典。 - 炳离文:光明照耀
杂言 其四 南华赡文藻,物我理亦齐。 潜真发伯阳,贻毁尊仲尼。 衍溢非外象,寓辞益以卮。 至哉警聋瞽,式廓和天倪。 孰美达生言,遂违经世私。 往往稽喻方,启彼痴人疑。 诚能越寰象,斯语徒豁而。 注释: 1. 南华:指《庄子》,《庄子》是战国时期庄周所著的一部道家哲学典籍,被誉为“南华真人”。 2. 赡:丰富,充足。 3. 物我:指自然与人类社会。 4. 理:道理,法则。 5. 潜真
杂言其三 尺水般微风,扬波衍纹缕。 疏林间丛竹,摵摵响秋雨。 旷士怀浩荡,贞心不遑处。 事功与愿违,抱素徒延伫。 去鸟度流景,幽忧味酸楚。 孰是狎儿曹,徵今迈前古。 痴情际天眇,空阔寄高步。 愿一托冥鸿,因之事鶱翥。 注释: 1. 尺水般微风:形容水很小,风却很大。般,像。 2. 扬波衍纹缕:指水面的波纹像细丝一样扩散开来。扬波,波涛。衍,扩散。纹缕,丝缕,指水波。 3. 疏林间丛竹
杂言其六 豪士日万言,愚夫恒一默。 默者非拟量,言多累深忒。 圣人育廉简,守黑居楷则。 岂曰讷为愚,损言将辨惑。 吉凶分静躁,喜怒徵失得。 孰肯友嗤嗤,素皇道榛塞。 【注释】 杂言其六:这是《杂言》的第六首。杂言:指杂诗。万言:指言论繁多。一默:指沉默寡言。默(mò):沉默。拟量:揣摩衡量。守黑:守住黑色。楷则:模范标准。孰肯:谁肯。嗤嗤(chī chī):讥笑嘲笑的声音。素皇:指古代圣明帝王
【注释】 1. 芮:指周代的芮国。谏卒:劝谏的人。从,听从。荣公:周朝的荣夷公。终得禄:终年享受俸禄。 2. 卫巫善监谤:卫国的巫师善于监视诽谤的言论。 3. 道路行以目:人们在路上行走时用眼睛观察。 4. 侈傲日专利:骄纵奢侈,自以为是地专横霸道。 5. 发器漦出椟:拿出盛满酒器的容器,打开木匣。 6. 流毒产褒弃:祸害产生后被抛弃。 7. 荒淫轨前躅:荒淫无度,背离了先王的行为规范。 8.
【注释】 1、杂言 其二:杂言,指七言诗的杂言体。二句,是全诗的第二部分,也是全诗的主旨所在,即以高台自比,抒发自己的志向和抱负。 2、高台翼崇汉:高台(指自己)像高大的楼阁一样屹立于崇山峻岭之间。翼(yì),高耸。 3、举首凌飞霞:举首,抬起头来。凌飞霞(liáng fēixiá),越过飘浮的白云。 4、俯视一气中:俯视,从高处向下看。一气中,天地间的一切。 5、吹嘘达群葩:指风神,吹拂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思考,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对历史的感慨。 诗人开篇便提出了“纲常挈万代,礼乐范百王”的观点,认为纲常与礼乐是国家的根基,影响着万代和百王,体现了对历史的重视。 诗人通过对比“道尊德无位,金口振四方”,表达了对道德的重要性的强调,他认为只有道德才能引领人们前进,而道德的地位却无人能及,这反映了诗人对道德的高度赞扬。 在诗句“明先人纪立
咏史 其八 祝网既归仁,视民知治道。 阿衡正天下,复亳申帝诰。 有众率怠惰,嗷嗷不自保。 上帝锡汤征,把钺严天讨。 德威定海内,甚武崇王号。 四渎亦已脩,民居仰宏造。 注释 - 祝网:古代的一种捕鸟方法,通过设置网捕捉鸟类。 - 视民:观察民众的情况或治理方式。 - 阿衡:古代的重臣或宰相,此处指代治国者。 - 正天下:使国家处于安定状态。 - 复亳:恢复国家的基业或传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