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淳耀
【注释】 劫风:佛教语,指如来灭度后,众生所感受的无明风。 南山:即终南山,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南面,是有名的道教名山。 四:指“四大”,即佛家说的地、水、火、风。 有生会归尽:指一切有生命的东西最终都会死去。 向晨:朝着天亮的方向。这里指日出。 翳(yi)幻:光明闪烁,像幻影一样。 【赏析】 此诗以《庄子·逍遥游》中“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为喻,抒发了诗人超脱物外、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思想。
【注释】 ①楚豫:楚,指战国时楚国的都城陈。豫,古国名,在今河南省境内。②虎传翼:传说有一只老虎因翅膀折断而无法飞翔,于是它请人给它装上翅膀。③腾翥(zhù):飞腾,向上冲。④长策:高明的策略。⑤适屦(jū)虑:穿鞋时担心脚太大或太小。⑥维水载覆舟:语出《诗经·小雅·都人士》,意思是说大河里的船被水的浮力托着,可以漂浮在大水中,一旦水浅了,就会沉没。⑦国侨:春秋时期郑国的子产,字国侨,郑国大夫
【注释】: 细物有蚍蜉,撼树不自量。 下士笑大道,如路拟诸房。 翼然望觚棱,何者为中央。 河汾称释迦,龙门纪伯阳。 信美未探本,多歧误羊肠。 【赏析】: 此诗首句“细物有蚍蜉”,以蚍蜉喻指渺小而无知的人类,蚍蜉虽小,但能撼大树。后两句则用“下士笑大道”和“如路拟诸房”,比喻那些浅薄的人嘲笑大道、如同在道路旁边模仿房子一样没有自己的主见。诗人以此表达自己对于这些无识之徒的看法和态度。
注释: 夏仲御,即夏承碑,字仲御,东晋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人。会稽王司马道子执政时,为中书舍人、黄门侍郎。 木石,指隐士。《论语·微子》“子路从而游焉”宋朱熹集注:“此孔子自言其志在无欲而与众异也。”孔颖达疏:“若然,则何事何物皆当隐遁,不与众人共处?” 儿,指谢安。 贾太尉,指贾充。 阮公,指阮籍。阮籍曾作青白眼,以表示对不同人物的褒贬。 天可弥,语出《庄子·秋水》:“吾闻言于接舆…
【注释】 枥马贪栈豆:枥(liè),指马槽。栈豆,指槽里的料。困羁鞅:被拴在马槽上的缰绳。比喻束缚人的牢笼。涸鱼纵老湫:涸(hé)鱼,指干死的鱼。老湫,深而不见底的池或坑。比喻处境穷困。岂复有还想:哪还有希望呢?物性限通塞:物性,事物的性质、本性。通塞,畅通或阻塞。比喻事物的局限。哲人矢长往:哲人,有智慧和德行的人。长往,永远地向前行进。漆园吏:漆园,古代一个著名的隐逸处所。这里泛指隐居生活
家无环堵宫,所至思买山。 何异俟河清,人寿期千年。 安得如古人,采山复临渊。 敬受十赉文,赉以北阪田。 岩栖高百层,老屋馀三间。 湖江流东西,竹木萦后前。 中央置讲堂,文史浩如烟。 歌风复蹈雅,乐死忘华颠。 此意恐蹉蛇,飞光去闲闲。 画饼不可食,诙谐聊复然。 注释: - 家无环堵宫:家没有豪华的宫殿。环堵,指环绕四周的墙壁。 - 所至思买山: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想着要购买一座山。 - 何异俟河清
铄石始南薰,折绵始微凉。 铄石:灼热的石头;南薰:来自南方的暖气;折绵:指寒风;微凉:稍觉凉爽,这里指秋末。 注释:炽热的石头开始带来温暖的南风,寒风初起,让人感觉稍稍有些凉爽。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秋季天气由炎热逐渐转寒的过程。诗人从南面吹来的炽热的石头所带来的温暖开始,逐渐转变为寒气袭人的冷风,使人感到一丝清爽。这两句诗形象地描绘了秋天气候的变化,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锐感受和深刻观察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一般遵循两个步骤:一是指出该句运用了何种修辞,二是结合诗句分析其表达效果。 【译文】 亭亭的采桑女,清亮的光辉映照着城角。 她的罗衣如形纤细的双手,像春天初生的嫩芽舒展开来。 芳香的风啊你为何飘飘荡荡,傍晚时分归回重楼的茅屋。 远行的人啊都为之叹息,愿与你共同居住在一起。 空帘隔断了星星与银河,白露覆盖着蘼芜。 深远的意境难以道尽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共八句,每句都蕴含了深刻的哲理。下面是逐句翻译: 严雪秀松柏,劲秋凋蒲柳。 - 注释:形容冬日的景色,松柏常青,而蒲柳易枯,比喻人的品质和命运。 - 赏析:这里的“严雪”和“劲秋”分别描绘了冬天的景象,通过对比松柏和蒲柳的不同状态,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不同境遇的看法。他赞赏那些坚韧不拔、经得起考验的人,认为他们就像四季常青的松柏一样,无论环境如何变化,都能保持本色
丑的人自称很美,说丑人却不高兴。 对着镜子百丑呈现,和别人说的又有何关系? 刀蜜不能吃,劝诫的话很有深意。 自古以来苦硬的人,我偏偏不与他相值。 飞光转檐宇,流暮何其迅速。 四十岁了没有声望,所有的思念都放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