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淳耀
次韵和东坡岐亭诗五首 其一 诗句: 罟师贪得鱼,不惜鱼化汁。 译文: 渔夫贪图捕获更多的鱼,甚至不惜让鱼儿化为鱼汁。 - 注释: 罟(gu),捕鱼用的竹制网;师,指从事捕鱼的人。 -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渔夫为了追求更多的鱼,而不惜牺牲小鱼的生命,甚至让它们化为鱼汁的行为。这里的“贪得”指的是渔夫对鱼的贪婪欲望,“不惜”则强调了他们为了利益而不择手段的决心和毅力。 诗句: 屠伯恬杀牛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咏史诗》之一,其主题是揭露和批判了那些贪图富贵、追求利欲的人最终往往会陷入灾难之中。全诗如下: 瓦注自然巧,金注自然昏。 注者岂有异,外重亡其存。 智略逢世资,利欲汨本原。 贫贱生富贵,富贵入祸门。 君子远凶德,小人惑谄言。 不见楚春申,晚节困李园。 注释: 瓦:指古代的瓦罐,这里用来比喻人的命运。 金:指金子。 注:指注入或渗透。 巧:巧妙,灵机应变。 昏:昏聩
《和胡西曹示顾贼曹诗》 芙蕖开方塘,晨朝倚轻飔。 有如翠幕中,秦女卷红衣。 玄天一滴露,夜气杳微微。 浮荣笑朱槿,假色羞戎葵。 我来高柳阴,默坐观盛衰。 畏此芳香散,却扇不敢挥。 鱼鸟日亲狎,怊怅归田迟。 蒲荒菱复少,池上含空悲。 注释: 芙蕖:荷花。芙蕖,指荷花。 方塘:方形的池塘。 晨朝:早晨。 倚:靠在、依仗。轻飔:清风。 翠幕中:像翠绿色的帷幕一样。 秦女:秦始皇的女儿。 玄天:天空。
这首诗是明朝诗人杨慎的《咏史二十四首》之十,描述了明朝末年的政治腐败和宦官专权的局面。下面是诗句的逐句释义以及译文: 1. 建光失神阿 - 建光是明朝的一个年号,这里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历史事件或人物。"失神阿"可能是对那个事件的讽刺或者描述。 2. 貂珰遂盘据 - "貂珰"是明朝的一种官服,通常由皇帝赏赐给近侍或宠臣。"盘据"意味着这些宦官掌握了权力,占据了重要位置。 3. 根株入紫房 -
诗句释义: 1. 白起善合变,首身乃分离。 - 白起擅长于灵活多变的战术,使得敌人首级与身体分离。这里的“合变”可能指的是白起在战场上灵活运用各种策略和战术。 2. 蒙氏制险塞,骨肉遭参夷。 - 蒙恬负责修建长城,但因为过度使用人力物力导致百姓家破人亡,形容蒙氏(指蒙恬)制造了许多危险的地方。 3. 李斯非先王,门诛矺其尸。 - 李斯并非遵循先王之法,而是通过自己的智谋和权术取得了权力
至治合柔德,大渊何油油。 注释:至治时代,皇帝的治理方式柔和而有德,广大的水域显得多么浩渺无垠啊。孝文尚清净,我人以和休。 译文:汉文帝崇尚清静,我们追求和平与安宁。绂冕事上帝,几杖怀诸侯。轻税道则貉,偃兵世如周。云门虽未作,函夏憺忘忧。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汉文帝治国理念的赞美,他推崇清静无为,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世界,通过轻税政策来减轻人民的负担,使天下太平,忘却忧虑。谁欤用赵张
诗句释义 - 皇汉传八叶:指汉朝的传承延续了八代皇帝,"皇汉"是古代对汉族王朝的称呼。 - 殃源始椒房:椒房,一种宫殿的名称,此处可能暗指皇后居住的地方,因此"殃源"指的是祸害的源泉。 - 五侯连甲宅:五侯,可能指的是五位显贵,"连甲宅"暗示他们拥有强大的势力。 - 旌节夜有光:旌节(一种象征权力和身份的标志)在夜间发光。 - 大角缠逆气:大角,星名,这里可能指天象或某种征兆
【解析】 题干要求“赏析”,所以答题时需要对诗句进行解读,并表达自己的看法。本题是一首咏史诗,诗人通过描绘章邯在灭秦过程中的失误和最终的结局,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功过是非的评说。 首联:章邯将乌合,禽灭数诸侯。 翻译:章邯率领着乌合之众,灭亡了多个诸侯国。 注释:章邯率领着乌合之众:指章邯率军攻打陈胜、吴广起义军时,军队纪律松懈,士气低落,像乌鸦那样杂乱无章。 颔联:蹉跎竟失计,刎首于废邱。 翻译
【诗句释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咏史》之九。它描绘了当时社会的虚伪和黑暗,以及人们为了利益而失去诚信的现象。全诗共四句,每一句都蕴含着深刻的意义。 【译文】 季子曾路过洛阳,买臣还曾回到会稽。 当时人们的心意,都如嫂与妻一般。 权势利益消散了淳朴的源头,阴谋诡计滋生了祸端。 通达之人自然能看清事物的发展,但见识短浅的人至今还迷惑不解。 上蔡的犬可以牵着,像龙骊一样听话; 华亭的鹤可以听训
威兽未入汉,郅支方挽强。 译文: 威猛的野兽还未进入汉朝,郅支王正在强行拉弓射箭。子公(即李广利)手握宝剑,怒发冲冠,一战之中便击败了郅支的国王。捷报刚刚草拟完成,弹劾奏章已经写成。大臣衡和显等人,挥笔如飞,侍立于朝堂之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西汉初年的一次军事行动——攻打郅支国。诗中描述了将军李广利英勇善战的场面,以及他如何凭借一己之力,成功击败了敌人。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