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季珠
注释:鸟儿的鸣叫声好像在倾诉着什么,蟋蟀的鸣叫声则似乎在诉说它的哀怨。 如果想要公平地对待所有的人,那么痛苦与欢乐就不会有所偏颇,就像春秋一样公正无私。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绘鸟儿和蟋蟀的不同声音,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苦乐不均的感慨,以及对公平正义的追求。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形象,深刻地揭示了人生哲理,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落叶吟 暮夜叩柴关,疑是不速客。 开门阒无人,月闇霜华白。 十月朔风劲,林衣卸层碧。 静中审万象,何一非陈迹。 仰观沟没瓦,俯瞰径失屐。 添我煎茶料,庭隅又阜积。 注释: 1. 落叶吟:即《秋日行村路》的别称。这首诗描绘了秋日乡村的自然景色和诗人的感受。 2. 暮夜叩柴关:傍晚时分,我在柴门处敲门。 3. 疑是不速客:我怀疑是未被邀请的客人来访。 4. 开门阒无人:当我打开门时
巫孝女 衣衫上沾满鲜血,深夜背人剜臂肉。一匙掺药当参苓,巴望萱帷疾愈速。 焚香膜拜祈祷昊天,愿以女子年补母年寿。寿算决然不能强,女郎岂惜微躯捐? 母亲在时嬉戏秉性,母亲去世誓却聘。苦无兄弟力扶持,否亦拼与母同命。 笃守祠墓荐蘋蘩,三党四邻尽起敬。吁嗟乎,妻拿夜肉与朝鱼,苛待爷娘豢牢猪。 孝女每膳必咨涕,沥诚以祭七秩余。两两相衡当愧死,宜乎有司旌其庐。 宪吏尤喜端风教,懿德流芳为手书
拟营生圹十首其五 从古英雄犹走马,人生通例累多情。一盂麦饭一樽酒,如此生涯孰与争。 诗句释义: 1. “从古英雄犹走马”:这句话通过古代英雄的形象来表达时间的迅速和生命的短暂。走马,即骑马,常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如同骏马奔跑般迅速。这里暗示着无论古今,英雄豪杰都难逃生命的终结,突出了生命易逝的主题。 2. “人生通例累多情”:这一句进一步强调了人生的无常和情感的复杂性。人生在世
【解析】 本诗是一首题画诗。郑板桥是清代著名的画家,擅长书法和绘画,尤其善于画竹子,他笔下的竹,枝干挺拔、清高有节,枝叶潇洒飘逸,墨色浓淡得当。 “月来筛影风来啸,挺雪拒霜标劲操”,这两句以写景起兴,用“月来筛影”、“风来啸”等意象,写出竹子在月光照耀下,风儿吹拂下,竹杆挺拔,枝叶摇曳,形象地描绘出竹子的挺直、清劲的特点。 “淡浓疏密一笔挥,卓然写出绿卿照。”这两句进一步描写竹子,用笔法之“淡”
香山晚步 蝉吟高树巅,渔唱菱塘口。 披衣出荆关,适值新雨后。 登高一仰观,明月落我手。 欣欣携月归,脱手月何有。 招寻不可得,忽遇窗左右。 扃户乘夕凉,木榻支未久。 无计扫馀热,天遣风为帚。 习习爽心脾,此味人知否? 适意在当前,曷胜呼负负。 注释: 香山晚步:指作者在傍晚时分漫步于香山的景色中。 蝉吟高树巅,渔唱菱塘口:蝉在高树上鸣叫,而渔民们在菱塘边唱着歌。这里的“高树巅”和“菱塘口”是比喻
西山大石 雷霆风火经百劫,不缺不残并不灭。 盘古留遗骨嶙峋,化为磊磊一巨石。 译文: 西山的一块大石头,经历了雷霆和风雨的洗礼,经受了百年的考验,依然完好无损,没有缺损和残缺。这块石头就是盘古留下的遗骨,经过长时间的风化和侵蚀,变成了一块巨大的岩石。 天以此石镇此山,苔藓纹杂虎豹斑。 大吉祥惟无用物,人生何苦不为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西山大石的壮丽景象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社会画面,展现了人们对于巫术的迷信和依赖。 北人信奉狐(注释:指北方的人信仰狐狸精),南人鬼亦重(注释:南方的人也重视鬼魂)。 往往感微疾,亟遗女巫送(注释:常常因为一些微小的疾病而急忙请女巫来驱邪)。 女巫挟何术,登堂秘咒诵(注释:女巫们携带着什么法术,登上殿堂秘密地诵读咒语)。 拈香点鬼籍,秩然按伯仲(注释:点燃香,在鬼的名单上标注名字,然后按照年龄大小排列)。
【注释】 1. 打把:用铁椎敲击。2. 灵魂返洞天:比喻人死了以后进入天堂。3. 官骸:指官府的尸骨。4. 祖茔(yínɡ)边:坟墓旁边。5. 道旁颓仆谁家碣(jié):道路两旁倒塌了的碑碣是谁家的?6. 荒陇(lǒnɡ):荒芜的田野。7. 经营:耕种。又熟田:又有成熟的田地。8. 赏析:诗人借景抒怀,表达了对生死、荣辱、得失的超脱看法和淡泊的人生态度。 【译文】 用锤子敲碎我的灵魂返回到天上
《春感八首》是清代诗人王季珠创作的一组诗,共八首。这组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动荡不安和人民生活困苦的深深忧虑和感叹。以下是对这组诗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必要的关键词注释: - 第一首: 时难年荒万劫愁,天心于此转关头。 - 注释:时世艰难,国家陷入困境,这是万劫不复的深重忧愁。天意在此转折关头,预示了国家的大变。 - 译文:面对时世的艰难和国家的困境,人们感到万劫不复的深重忧愁。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