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斯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下面是逐句的译文和注释: 挽芸居秘校 世上名犹在,闲情岂足悲。 自怜吟日少,唯恨识君迟。 兰阁人亡后,寒林月上时。 十年青史梦,只有老天知。 注释: - 挽芸居秘校:这是一首悼念朋友的诗,其中“芸居”可能指的是一个名叫“芸”的人,而“秘校”则可能是一个官职或职位的名称。这里的“秘校”应该是指作者的朋友或者同僚。 - 世上名犹在:意思是虽然世人已经忘记了他的名字
春日同友人游湖上 十里湖边路,垂杨映马蹄。 水光平野阔,山影绕楼低。 夜雨生青草,春风湿紫泥。 兴来无限意,同此片时题。 译文: 在湖畔漫步的景色令人愉悦,垂柳倒映在马蹄上。 水面与天空连成一线,宽阔的平原映入眼帘。 远处山峦的影子随着楼阁而起伏。 夜里细雨打湿了青草,春风吹拂着泥土的气息。 兴致来了,便尽情地写诗作画,留下美好的记忆。 注释: 1. 十里湖边路 -
吴中即事 世事交情浅,伤心独倚栏。 海云经雨重,秦树入秋残。 潮落吴天远,风生梦泽寒。 英雄千古地,回首是长安。 注释: 1. 世事交情浅:指世间的友情或关系往往显得肤浅。 2. 伤心独倚栏:独自一个人靠在栏杆上,感到悲伤和孤独。 3. 海云经雨重:海云被雨水打湿后变得更加沉重。 4. 秦树入秋残:秋天时,树木开始凋零,秦树也显得残败。 5. 潮落吴天远:海水退去,远处的吴地显得遥远。 6.
过越 渺渺天涯路,扁舟去不穷。 水花随岸尽,山影落江空。 往事千年梦,渔歌一夜风。 诗成唯有月,清致与谁同。 译文: 遥望那茫茫的天际之路,我乘着小船,驶向无尽的远方。水面上的浪花随着河岸渐渐消失,而远处的山影在江面上显得格外空灵。曾经的往事如同梦中一般,而渔夫的歌声在一夜之间也随风飘散。当我完成这首诗时,只有明亮的月亮陪伴着我,它清澈的韵味似乎只属于我一个人。 注释: 1. 渺渺天涯路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风吹客袂寒:风使穿着的衣袖感到寒冷。 2. 飘泊在长安:形容自己漂泊不定,身居异乡。 3. 对雨春题尽:春天的时候,在雨中题诗写文直到日落。 4. 看云夜坐残:夜晚独自坐着,看着天空中的云朵直到天明。 5. 远山平楚水,苍汉接吴滩:远处的山峦与长江平齐,连接着吴国的江边。 6. 遥忆天台寺:远远地回忆起天台山上的寺庙。 7. 相携去不难:一起前往天台山也并非难事
送灵耀之姑苏 一身唯在道,清苦独知君。 世路终成别,山光不共分。 晚天寒欲雨,春树夜生云。 此去他乡寺,猿声各自闻。 注释:我独自修行在道中,清苦只自知你。世间道路最终成为离别,山上的景色无法与你共享。傍晚的天空寒冷将要下雨,夜晚的树林里云彩生长。你去姑苏的途中,只有猿猴的声音能听到。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告别时的情景。首句“一身唯在道”表达了诗人对道家哲学的信仰
【注释】 寄静佳朱明府:写给朱明府(名不详)的诗。朱明,指代朱明府。 翰苑:指翰林院。留名久:长久留下名声。朱明府曾在翰苑任职,故称。城边半掩扉:城边上有一扇半掩着的门。 声随淮水远:声音随着淮水传到很远的地方。 吟入楚天微:吟诵的声音进入遥远的楚国天空中。 吏静看山坐:官吏们安静地坐下来观看山景。 乡遥抚剑归:远离家乡时抚摸着剑柄归来。 清虚无别事:没有其他的琐事。清虚,高洁,无杂念。 嘉政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内容,从诗歌的手法、表现手法、诗人的情感等方面进行分析。“西园即事”是这首诗的题目,诗中主要描写了作者在西园所见的景象。首联写诗人来到西园所见之景。颔联写诗人来到西园所见之景。颈联写诗人来到西园所见之景。尾联写诗人来到西园所见之事。 【答案】 译文: 一条小路落满了红色的花瓣,回廊又恢复了旧时的踪迹
兰谷:山谷中的兰花。 空谷寄深云:将兰花放在空旷的山谷里,与深云为邻。 地闲平草长:土地空闲,花草自由生长。 香远隔溪闻:兰花的香气远远传遍了隔溪的地方。 静与骚人佩:兰花的幽静与骚人佩饰的声音相合。 清同楚客分:兰花的清香与屈原的诗韵相同。 唯应千载后:只有到了千年以后才能听到兰花的余韵。 赏析:这首诗是咏物诗,以兰喻君子,以兰花自比,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和赞美之情。全诗语言优美
解析 第1句:“世路长安里,三年别钓矶。” - 解释:这句话描述了诗人在长安(当时的都城)的生活中,已经度过了三年时间。这里的“钓矶”可能是指一个供人钓鱼的地方,也可能是诗人隐居或修行的地方。 第2句:“只因吟事僻,宁免识人非。” - 解释:这里表达了诗人因为其文学或诗歌创作的特殊爱好(“吟事”即指此),而避免了一些世俗的是非之扰。 第3句:“性拙趋时少,家贫过客稀。” - 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