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承谦
【注】骚坛:指汉魏晋时期的文人聚会。样香人去:指屈原、宋玉等人已不在人世。衣惹炉香:指作者自己的身世飘荡之感。因风便:指凭风传信。江东耆旧:指作者的同辈朋友。杜牧之:指晚唐诗人杜牧,曾为江东节度使。薰香摘艳:指作者在江南一带游历吟咏,接触了各种风情。禅榻茶烟:指作者隐居杭州时的生活。 【赏析】《沁园春·太息骚坛》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追怀屈宋等骚坛遗老,下片则写自己对江南的眷恋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1. 又度芳时,诗卷慵开,那堪病中。想碧虚垂钓,一湾明镜,白云招隐,几朵芙蓉。随意滋兰,还思种橘,十载青春不负公。还应悔,纵碎琴奚益,觅句徒工。 注释:又度过美好的时光,但懒得打开诗卷。在病中更觉得难以忍受。想象自己像碧虚一样垂钓,像一湾明亮的镜子一样思考问题,像云彩一般隐居生活,像几朵芙蓉一样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地种植兰花,还想种橘子,十年的青春不辜负公。应该后悔的是
【注释】 1、小篆:小篆,一种古文字。 2、拨残双箸:拨动着一双筷子。 3、闷倚曲栏无语:闷坐在曲折的栏杆上,无话可说。 4、遮断玉郎归路:遮住了玉郎归来的道路。 5、几番花雨:几次春雨。 6、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词,通过咏写柳枝来表达作者对春天和爱情的留恋之情。全词以“小篆”起笔,点出时已入初春,“小篆”指隶书或篆书。“拨残双箸”,用《晋书·王献之传》典故,王献之与女子谢道韫结婚后
【注释】 芳草:泛指春天的草木,这里特指南方的草。 剪剪丛丛:形容草长得很茂密的样子。 嫩绿才经雨晴:意思是刚刚经过雨水的洗涤,草色还显得十分嫩绿。 晴雨:指天气晴朗和多云交替出现的天气。 前度送君南浦:意思是说上一次你离开时,我送您到南浦(在江苏苏州西南,古称吴江)。 【译文】 春日里那片片芳草,一片片茂盛而茂密。夕阳西下时分,它显得分外鲜明。刚刚经过了雨水洗刷,嫩绿色刚刚显现出来
【注释】 燮燮(xiè)飘凉叶:形容树叶飒飒作响。 正窗前、月影凄清,蛩声呜咽:正对着窗户的窗前,有一轮明月在凄清地照耀着,蟋蟀在鸣叫。 不作上林花鸟梦,琢肾雕肝何益?又底事、搜诗狐穴:不去追求那些花鸟的梦,去琢磨这些雕琢心思的事情有什么用呢? 谁把宫声传数引,为吾心、解却幽忧疾:是谁将宫廷音乐传授给我,为我排解内心的忧愁和疾病呢? 且投却,班生笔:暂且放下,像班固那样用笔写下来。
【诗句释义】 往事思量遍。 最伤心、传去微词,猜嫌未免。 谁唤琵琶弦索到,瑟瑟轻笼慢燃。 诉不尽、从前恩怨。 纤弱宫腰无恙在,恨今生、薄幸名难浣。 余音歇,为三叹。 十年好梦风吹散。 总难忘、两处逢迎,几番缱绻。 分薄青衫沦落久,记起相怜肠断。 忍便拟、秋来团扇。 今夜夜凉应验取,料此情、依旧平分半。 银烛下,泪痕泫。 【译文】 往事思量遍。 最伤心、传去微词,猜嫌未免。 谁唤琵琶弦索到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注意结合全诗加以理解。 “小重山”,又名“如梦令”“忆萝岗”,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五句,前片四仄韵,后片三平韵。上片第一、二句写倚窗数落红花,寒意未尽;第三、四句写酒尊空了,只有风吹竹声和东边画廊的残月相伴;下片写独自理薰笼,独与何人共赏春庭之月?尾句点出愁绪。 【答案】 ①“闲”是说词人的闲情逸致;②“倚风前数落红”是说倚着窗户数落落花
诗句解析 - 明月画楼前: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夜景,月光洒在装饰华丽的楼阁之上。 - 早是凉天:暗示季节已经转冷。 - 年年明月向人圆:每年中秋月圆之夜,都能看到明亮的月亮,但今年的月亮似乎不如往年那般圆满。 - 败砌暗虫喧:秋天的蟋蟀在破旧的墙角里叫着,发出嘈杂的声音。 - 消受无眠:难以入睡,因为思绪纷乱。 - 旧欢如梦两茫然:过去的美好回忆如同一场梦一般,让人感到迷茫和失落。 -
洞庭春色 袅遍清阴,飘残暗粉,秀靥依然。 盼枝南枝北,芳魂无主。 非花非雾,愁黛生妍。 仿佛行云回梦后,正人在、寒香疏影边。 生绡展,讶分明瞥眼,二十年前。 知否个中位置,谁付与、一笑因缘。 想凭栏时节,几多幽怨。 含毫情绪,空倚婵娟。 千古伤心消不尽,怕玉骨、生来欲化烟。 空赢得,旧丹青好处,宛转生怜。 这首诗以洞庭湖的春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
生查子二首 其一 - 诗句: 繁花映药房,细柳遮桃户。 - 译文: 盛开的花朵映照在药房的门上,细细的柳条遮住了桃树的门户。 - 注释: - 繁花:形容花朵繁多美丽。 - 映药房:花朵映照在药房门上。 - 细柳:形容柳树细长柔软。 - 遮桃户:柳条遮住了桃门。 -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通过花朵和柳树来表达诗人对某个人的思念之情。首句直接点明地点和环境,营造了一个宁静美好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