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良
诗句解析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在扬雄宅徘徊的情景,表达了对杨大章先生的深深怀念和哀悼。诗中通过夜晚的景色、告别的场景以及墓地的凄凉,生动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悲痛和无奈。 译文 我走到扬雄的住所,徘徊到了夕阳西下。我没想到我们分别只有三天,竟然成了永别的结局。曾经佩剑相赠,如今只能空怀惋惜;曾经共度良宵,现在只剩回忆。只愿再次经过此地,独自对着空荡的门扉哭泣。 赏析
【解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渡海”是全诗的线索,“云林”是“渡海”的地点。首联写在云林结庐度日,老来翻向海中行;颔联写海天一色,风声浪声相合,惊心悦耳;颈联写舟子夜喧疑岛近,估人晓卜验潮平;尾联写国难当头,归途无路,不怕波涛万里程。 【答案】 渡海 结屋云林度半生,老来翻向海中行(注释:住在山中的云雾缭绕的树林之中,度过一生的大半) 惊看水色连天色,厌听风声杂浪声(注释
【解析】 这是一首写除夕的诗。首联描写作者在除夕之夜,面对湖海、风云、霜雪,感慨万千。颔联点明除夕之夜的“愁思”,并抒发了诗人对时艰的忧虑与不安;颈联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之情,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牵挂。全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1) “湖海风云暗”是说:湖海之间,风云晦暗,比喻时局黑暗,形势险恶。这里以景衬情,烘托出作者的悲愤心情。 (2) “道涂霜雪清”意思是说:道路上的积雪如霜
【注释】 杖锡:手执锡杖,指佛教徒的游方。兹:这。过从:往来。动隔年:一年中难得相见几次。那有去来缘:哪里有什么离别和归来的原因呢?心事:思念之情。青山外:山外,即山之外的地方,指隐居之地。禅机:禅宗的道理。白石前:白色石头上,这里比喻禅师的座席。道意:禅宗的宗旨。慧灯燃:佛家称智慧为“慧灯”,这里的“慧灯”指禅宗所倡导的觉悟本性之明灯。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与止公在文溪的一次偶遇
这首诗是送别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意。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译文: 1. 自入骠姚幕,从军凡几年。——自从进入骠姚将军的幕府以来,跟随他征战已经过了几年了。 2. 却缘盐策利,去读海王篇。——因为盐政有利可图,所以离开去读《海王》这篇著作。 3. 蜃气侵官舍,鲛人迎渡船。——海市蜃楼笼罩着官府的房屋,鲛人(即传说中的龙)迎接着渡船。 4. 看君年未艾,暂出莫悽然。——看着你年纪还轻
岁暮留别 从宦不得意,岁阑聊复归。 亲朋随地有,情谊似君稀。 舟小容分榻,裘单许借衣。 平生岁寒意,临别重依依。 注释: - 岁暮留别:在岁末的时候告别。 - 从宦不得意:做官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 - 岁阑聊复归:到了年底,我也只能暂时回来一次。 - 亲朋随地有:亲朋好友遍布各地。 - 情谊似君稀:你的友情像你一样稀少。 - 舟小容分榻:小船太小,只能放下一个床。 - 裘单许借衣:我的皮衣太薄
巫山高 巫峡的山峰非常高,望到山顶令人心旷神怡。 神女峰在巫峡中,为什么出来这么晚? 朝暮之间,云雾缭绕,仿佛云雨交加。 君王徒有梦想思念,却无法相见。 魂随树木飘动,心情与山猿共鸣。 婉约的阳台夜,不知今夕是何年? 翻译: 巫峡之巅高耸入云,遥望令人心旷神怡。 神女峰伫立其中,为何迟迟不露面? 朝暮之间,云雾缭绕,仿佛是云雨交织。 君王徒有梦想思念,却无法与她相见。 灵魂随风飘荡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要求考生不仅要写出诗句,还要写出译文,同时注意关键词的注释和最后对诗句的赏析,最后还要注意字数要求。本题中,第一句是“移居湖水上,已是一年期”,意思是已经过了整整一年了。第二句是“客路频辞岁,家山忘别时”
留别白沙诸友 其一 频年接歌笑,谁忍隔音形。 一为寒窭迫,顿忘离别情。 春帆已驾浦,晨鼓亦催程。 可得重相过,同听夜潮声。 注释: 1. 频年接歌笑:多年来常常在一起唱歌欢笑。 2. 谁忍隔音形:谁能忍受长时间地不见面而变得憔悴? 3. 一为寒窭迫:一旦因贫困窘迫而被迫离开。 4. 顿忘离别情:突然之间忘记了离别时的悲伤情绪。 5. 春帆已驾浦:春天的船帆已经驶向港口。 6. 晨鼓亦催程
【注释】眇:渺小。家何:家在何处。悠悠:时间长久。东海上:指流放地。北风:指寒冷。衰鬓:花白的鬓发。何乡:故乡,乐土:理想的归宿。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流放途中除夕夜所作,反映了他当时的生活境况和思想感情。 第一联:“眇眇家何在,悠悠岁又阑。”意思是说,自己的家在哪里呢?时间又过去了一年。“眇眇”形容自己身居异地,思念家乡。“悠悠”指岁月流逝,时光荏苒。“又阑”表示时间又到了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