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良
【注释】 一鸟,指自己。夫岂巧为避,羽短风迫之,夫岂巧为避,是说自己没有刻意躲避,是因为羽毛太短了,被风吹得来不及躲闪。方春游郡城,子有越上期,是说自己刚刚在郡城中游览过,你也有越过山岭的约定。及今会吾里,而我复差池,意思是说:现在能见面的时机已经没有了,而我却错过了这次会面的机会。常时隔远道,暌乖固其宜,意思是说你常常地隔着远路,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岂意两相接,反更事多违,意思是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的一首五律诗。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 枯鳞思赴海,倦翮念归山。 - 枯鳞:鱼干或鱼鳞,这里指失水的鱼。 - 赴海:回到大海中去。 - 倦翮:疲惫的鸟翅膀。 - 归山:回到山上去。 - 这是表达诗人渴望回归自然,向往自由的情感。 - 如何远游客,岁久不知还。 - 远客:离家外出的人。 - 岁月长久:时间过得很长。 - 不知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家。 -
题兰溪东峰亭 昔余驻兰阴,颇得溪山趣。 日上东峰亭,遥望水东注。 别去曾几何?重来已迟暮。 一时同游者,大半发垂素。 亦或卧空坟,翳彼梅花树。 因之念所思,倚阑聊四顾。 安知游目时,翻是伤心处。 咄兹露电身,谁似金石固? 此生总满百,会合能几度。 独有溪上山,年年只如故。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兰溪东峰亭的诗。诗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描绘了兰溪东峰亭的自然风光,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这首诗的格式是:先输出诗句,后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最后附上赏析。 1. 一春苦昏垫,今晨收宿霏。 注释:一整个春天都处于阴沉之中,今天清晨才迎来晴朗的天气。 2. 因忆谢公语,出游娱清辉。 注释:因为回忆起了谢灵运的话语,所以出去游玩享受这美好的阳光。 3. 溪流深可厉,草露泫未晞。 注释:溪流很深可以涉水而过,草上的露珠还未完全蒸发。 4.
燕燕何从来,其羽已差池。 燕子飞来从何而来?它的翅膀已经有些歪斜。 飞入华堂内,意在巢君帷。 它飞进了华丽的厅堂,目的显然是为了筑巢于君的卧帐。 君帷岂不好,伤哉非故知。 你那帷幔难道不漂亮吗?可惜的是你不是我旧日的相识啊。 引去方未能,欲留复回疑。 我将它请走还无法成功,想要留住又觉得它可疑。 噭噭徒晓风,翾翾空暮闱。 只能听到嗷嗷叫声,如同清晨的号角;飞舞的身影,却让黄昏的帷幕更加空寂。
【注释】 被褐守山东:穿粗布衣服守在山东。指隐居或出仕。 冒陉岘:山名,在今山东济南市长清区南。 剖竹曰有行:把竹子剖开,上面刻着一行字,意思是要他走正道,不要做官。这是对陶潜的劝勉语。 思君不能发:想念你却不能表达。 指涂期阑暑:指着路途说夏天快到了。指代隐居生活。 汲黯薄淮阳:西汉人汲黯曾任淮阳国丞相,以刚直著称,因受排挤,抑郁而终。子牟恋魏阙:东汉人王充曾做过司隶校尉,因弹劾宦官李固而得罪
注释: 1 在昔童丱时:在从前年轻的时候。童丱,古代儿童的头饰,这里用来代指少年时期。 2. 得年辄自喜:得到年岁就感到高兴。辄,总是;自喜,自我满足,感到高兴。 3. 谓当羽翮成,青冥将立致:认为应当像鸟的翅膀一样成长,直上青天。羽翮,翅膀;青冥,天空;立致,立即到达。 4. 去去曾几何,已觉非初意:走了多少路程,已经觉得和当初的想法不一样了。去去,行走的距离;曾何多,多久;觉,感到。 5.
杨本初见访别后却寄 有客越中来,衣带越溪雨。 既来还遽辞,耿耿不得语。 譬如东轩月,偶此成宾主。 浮云一与期,清光无定所。 出门复入门,怅望夜将午。 几向雨来时,念子溪之浒。 事违人已衰,别多心更苦。 朝来数鬓丝,近复添几缕。 注释: 1. 越中:越州(今浙江绍兴),是当时东南一带的重要都市。 2. 客:指杨本初。 3. 衣带:指身上的衣带。 4. 越溪雨:越州的西郊有个叫越溪的地方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逐句释义”,然后根据诗句的意思,理解其表达的情感。 ①忆胡仲申(《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此诗是诗人在送别友人吴德仁后所作,表达了作者与朋友离别后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思念之情。) ②点点阶上苔,鲜鲜为谁碧? ③已别旧年人,空馀旧年色。 ④我行东斋外,对之还尔惜。 ⑤所思虽久违,犹有往来迹。 第一联:写景
【注释】 登台望秋月:登上高台,观看秋天的明月。 秋月光陆离:秋光映照在陆离的花上。陆离,即落花。 晻映:阴暗。西南楼:指洛阳的西南角,当时为东宫所在地。这里以“西南”暗指沈休文(沈约)。 徘徊:徘徊流连不进。东北墀(chí):指洛阳城北门。 凝华夺班扇:月亮的光彩凝聚在宫女身上,如同夺走了宫女手中的团扇,使团扇上的花纹黯然失色。 流辉鉴阮帷:月光流泻到阮籍的窗帘上,使其显得明亮如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