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冀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时,要结合诗中的关键字词理解诗句大意,然后把握全诗的写作手法。此题中,“靡定”意为“不定”,“转蓬”意为“蓬草”,这里指飘荡无定,生活漂泊不定的人。“不齐”意为“不同”,“诘工”“化工”都是自然现象。“扬子云”是东汉哲学家扬雄的自称,楚两龚”指战国时楚国的屈原和宋玉。“天运有代谢”意谓天地万物都有盛衰更替的规律。“委愿随所遇”是说人应该顺其本性
【译文】 少年时喜欢闲旷,披褐守在空山。 白了头发赋远游,倏忽二十年。 箪瓢陋巷居,怎么比得上颜渊? 昨夜不寐思我南山田。 平生祭祀节令的资财,今都舍弃草莽间。 难道没有升斗禄,只用来慰目前? 妻孥在远道,弃置同云烟。 独念故山下,草屋行将颠。 亦知身后名,未若生前闲。 且复对尊酒,一醉已陶然。 【注释】 1. 后和:指《和陶饮酒》诗。 2. 少小:年少之时。 3. 乐:喜爱。 4.
解析 注释 1. 昔我去乡里,所至辄踌躇:我离开家乡前往其他地方,每到一处都会犹豫不决。 2. 踌躇何所叹,华屋无人居:我在何处停留时,总会感叹那些空荡荡无人居住的华丽房屋。 3. 父老向我言,往往卿相庐:父亲和长辈们告诉我,那些显赫的家族成员都居住在豪华的宅院中。 4. 存者日颓弊,余已成丘墟:那些活着的人日益衰败,我的家业也如同荒废的土地,已经变成了废墟。 5. 亦有良田畴,岁久不菑畬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和陶潜诗十二首·其五》。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后和陶诗》 - 这是一首模仿陶渊明(字元亮)风格的诗歌。 2. 我昔在田野 - 我在乡村田野中度过的时光。 3. 东阡与南陌 - 指我居住的地方,东边和南边的小路。 4. 时有素心人 - 时常有那些内心纯净的人。 5. 浊酒聊共适 - 用浑浊的酒来聊以自娱。 6. 既醉各归卧 -
诗句翻译: 1. 白日下平陆,北风号枯桑。 - 注释:太阳落山后,平原上的景象。北方的北风刮过枯萎的桑树。 - 赏析:诗人以白日结束一天的活动,北风吹动干枯的桑树,营造一种凄凉的气氛。 2. 尘沙动地起,眯目扬秕糠。 - 注释:尘土飞扬,扬起了秕糠。 - 赏析:描述尘土飞扬的情景,暗示环境的恶劣和生活的艰辛。 3. 我行在中野,况乃久休粮。 - 注释:我正在乡间的路上行走
【注释】南山:指终南山,在陕西西安南面。茅屋:草房小屋。溪曲:小河湾,即水曲。白头:白发。此愿:此志,指归隐的愿望。天道:天理、自然之道。世事:人世之事、尘世之事。若木景:如木之景,意谓像树木一样长寿。扶桑旭:东升的太阳(或曰扶桑,传说中的日出处)。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归隐山林后所作。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归隐的愿望和对世事无常的认识。 首联“我家南山下,茅屋枕溪曲。”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村图景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共四句。每句的字数相同,音节和谐,韵脚统一,节奏鲜明。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1. 十月渡黄河,北风凄已凉。(第一句) - 诗句中的“十月”是指农历十月,这是一年的开始时期,天气渐寒。 - “渡黄河”意味着诗人正在过河,可能意味着他正在前往北方或远离故乡。 - “北风凄已凉”描绘了当时的气候状况,北风吹拂,带来了凉意。 2. 河水深且驶,溯洄上吕梁。(第二句) -
下士困形役,至人得天游。 尸居一室间,心已历九州。 所以驱牛翁,不肯饮下流。 翩翩九苞凤,饮啄昆仑丘。 一飞下虞廷,再鸣止岐周。 瑞物不世出,安用罗网求。 翻译: 下士(地位低下的人)被身不由己地束缚,至人能与自然为友。 他们像尸体一样在一间屋子里呆着,但内心早已走过了九州大地。 所以那些驱赶牛马的农夫,也不愿喝那低贱的水。 那些翱翔于天空的九色凤凰,栖息在昆仑之巅。 一次飞翔下来到达虞舜的朝廷
【注释】: 朔土:北方的土地。 日夕:傍晚。 凉幰(xiǎn):指车帘。 南乡:南方,指家乡。 履霜:比喻预知有祸患。 几者:指事物变化的征兆或迹象。 坚冰:结冰,比喻政治形势的严峻。 漆室女:典出《庄子·外物》:“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这里以“漆室女”指代庄周,表示诗人自己像庄子一样对世事无动于衷。 浩叹:长吁短叹。 园葵:即葵菜
《后和陶诗》是明代中州先生童冀创作的二十首诗歌,以庚子岁五月从大都归乡途经淮河为背景。下面将逐句解读这首诗: 1. 西京全盛时:描绘了西京城在全盛时期的繁荣景象,金城高且完,展现了当时城市的坚固与壮丽。 2. 十二罗通衢:描述了城市中的交通要道,车马聚集,四方的士人汇聚于此,彰显了城市的繁华与活力。 3. 金张贵公子:提到了金家、张家的贵族子弟,他们身着锦衣,光彩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