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重山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注意结合全诗加以理解。 “小重山”,又名“如梦令”“忆萝岗”,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五句,前片四仄韵,后片三平韵。上片第一、二句写倚窗数落红花,寒意未尽;第三、四句写酒尊空了,只有风吹竹声和东边画廊的残月相伴;下片写独自理薰笼,独与何人共赏春庭之月?尾句点出愁绪。 【答案】 ①“闲”是说词人的闲情逸致;②“倚风前数落红”是说倚着窗户数落落花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情,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首先看第一句:小重山 括十二山成一阙,意为用十二个小山组成一个段落,形成了一首完整的诗。这里的十二个山可能是指家乡的山水或者周围的景色。 接下来看第二句:四望绕庐十二峰,天然文笔峭。这句话描绘了诗人站在高处,眺望家乡时看到的景象。四望指的是全方位地观察四周,绕庐则表示周围环绕着房屋。十二峰则形象地描绘了家乡的山峰
小重山 三山 云榜凌波拂曙行。回看烟雾里、别江城。 点头沙鸟过遥汀。临断岸、绿遍水香棱。 八字贾帆轻。连宵春两过、浪花平。 凭舷山影落窗棂。青天外、何处晓霞明。 译文注释词句赏析: 《小重山·三山》是北宋诗人苏轼创作的一首词。上片写词人流连于三山的景致中,下片写在船尾凭栏远眺,只见青山翠竹映入窗外,天边彩云朵朵,一轮红日冉冉升起,朝霞满天。全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现了词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第一问,此题为“内容”类试题,解答时先分析诗的内容,然后结合注释及题目提示作答。第二问,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语言艺术,注意从修辞、表现手法和语言风格等方面来分析。第三问,此题为“情感”类试题,解答时注意从诗人的情感入手,然后结合诗句中的景物进行分析。 “小重山二首 其二”,这是一首伤春词。上片写景。“微雪疏疏下凤城”,描写了初冬时节的景色
小重山二首 其一 注释: - 长安:古都,今北京。 - 寺诗:寺庙的诗歌作品。 - 常恐道、负花时:常担心在春天辜负了赏花的时光。 - 马啼归趁夕阳迟:马儿嘶叫,赶路回家,太阳已经落山。 - 闲门闭:家门关闭。 - 红煞小桃枝:桃花因被风吹得摇摇欲坠,颜色鲜艳如血。 - 数苔墀:数落着苔藓的台阶。 - 更携红烛拂蛛丝:再次带上红色蜡烛(照明),轻轻拂去蜘蛛网。 - 殷勤意:情深意切。 -
《小重山 理安寺》 密竹当门雨气搜。狖梯通百折、笕泉流。奔厓断涧合灵湫。千重翠、都向茗烟收。 湖海任沉浮。白云埋得住、古时秋。万山拱笏佛当楼。清钟响、尘梦一回头。 注释: 1. 密竹当门雨气搜,形容寺庙门前竹子茂密,雨水滋润,仿佛在搜索着某种气息。 2. 狖(yòu)梯通百折,猿猴爬树的梯子可以通往百折不回的地方,这里比喻寺院的高深莫测。 3. 奔厓断涧合灵湫,奔流的山涧与清澈的灵湫相汇合
【注释】 梦不分明醒可怜:梦醒后,人感到格外的怜惜。 小楼帘半卷、月初弦:月光照在窗帘上,像琴弦一样,弯弯曲曲。 喘声低缓髻斜偏:形容睡得很沉的样子。 朦胧坐、误认卜金钱:朦胧中坐着,误以为是占卜金钱。 衾薄忍添绵:被单薄,忍受着寒冷,不忍再增添被子,即“衾寒”。 旧曾挥泪处、锦仍鲜:指过去曾经伤心哭泣的地方,如今依然鲜艳如新。这里的“曾”指曾经,“处”指地方,“锦”指鲜艳的花或锦缎。
小重山 旧日红阑已作薪。玉兰花满树、晒春裙。经过燕子亦嫌贫。呢喃语、故故入西邻。寂寞掩重门。小楼三面暗、易斜曛。屏风吹净十年尘。中还有、两小旧啼痕。 释义:红阑已经变成了柴火,玉兰花树上满是晒晾的裙子,燕子飞过也嫌着贫穷,在低声地呢喃。重重的门关上了又打开,楼上的三面都被遮住,夕阳斜照进来。屏风吹拂去尘埃,却带不走那些旧日的哭泣。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词,以“小重山”为词牌。首句写红阑变柴
【注释】 幅楮横堆万叠山:用一幅幅的纸张堆积成层层叠起的山。 峭峰悬碧落,有无闲:高耸入云的山峰直插青天,云雾缭绕中露出山峰的一角,显得空灵而宁静。 下临绝壑启松关:山下有一片深邃的峡谷,峡谷口处有一座松树形成的关隘。 盘徊上、樵径所烟鬟:在回旋曲折的路上,可以看到烟雾缭绕的山峰。 瀑布激飞湍:瀑布从高处奔腾而下,激起水花飞溅。 望疑银汉落,滚层峦:抬头仰望,仿佛银河从天而降
诗句输出:还忆春回花信前。今年梅早发、闹春先。东风𧐖蜷暗山烟。轻霢霂,新雨润新年。烽火尚连天。 译文:还记得春天来临之前,花开的声音。今年梅花早早开放,在春天到来时就抢先一步。东风把山里的烟雾吹得蜷缩起来。新雨滋润了新年的开始。外面的战事还在持续,新的一天又过去了。 注释: - “还忆”:回忆过去的事情。 - “春回花信前”:春天来临时,花儿也开始绽放,发出芳香的消息,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