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遍长安诸寺诗,一春常恐道、负花时。
马啼归趁夕阳迟。
闲门闭,红煞小桃枝。
花外柳垂垂,莫捎花便落、数苔墀。
更携红烛拂蛛丝,殷勤意,头白有谁知。

小重山二首 其一

注释:

  • 长安:古都,今北京。
  • 寺诗:寺庙的诗歌作品。
  • 常恐道、负花时:常担心在春天辜负了赏花的时光。
  • 马啼归趁夕阳迟:马儿嘶叫,赶路回家,太阳已经落山。
  • 闲门闭:家门关闭。
  • 红煞小桃枝:桃花因被风吹得摇摇欲坠,颜色鲜艳如血。
  • 数苔墀:数落着苔藓的台阶。
  • 更携红烛拂蛛丝:再次带上红色蜡烛(照明),轻轻拂去蜘蛛网。
  • 殷勤意:情深意切。
  • 头白有谁知:白发苍苍却无人理解。

译文:
我走遍了京城里的各大寺庙,写了诗作。春天总是害怕辜负了欣赏花朵的时机。
马儿嘶叫,催促着赶路回家,太阳已落下。
家中大门紧闭,红色的桃花枝被风吹得摇摆不定。
桃花盛开,但因风太大,花瓣纷纷落下落在台阶上。
我又点燃了一支红烛,轻轻地扫过蜘蛛网。
深情厚义,这份心意只有自己明白。
即使满头白发,又有谁能够理解呢?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对春天的深深眷恋和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感怀。开头两句通过写诗人在长安各处游览寺庙并写下诗歌,表达了对春天美景的留恋与珍惜。接着描述了马儿归家的情景以及夕阳西下的景色,展现了一幅温馨而又略带凄凉的画面。“闲门闭”一句,则透露出一种静谧的孤独感。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内心的写照,尽管他满怀情感地写下了诗歌,却无法得到他人的理解,只能默默承受这份孤独和哀愁。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也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