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尚憙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作答此类试题时,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念奴娇· 乙巳除夕行抵湘潭,舟中感赋”下片是写思亲怀远之情。“遥念娇小依亲”“当年闺内”,由己及彼,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旅怀转切,金钱频向神卜”两句写自己漂泊在外,思乡心切,又无力改变现状,只好求助于神灵了。 【答案】 念奴娇· 乙巳除夕行抵湘潭,舟中感赋
【注释】 乙巳: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春:指春天。由杭买棹赴山右:由杭州出发乘船前往山西省。买棹:雇船。去匆匆:走得很快。锦帆:彩色的船帆。抬望眼:举目远眺的眼神。素心人:纯洁的心,这里指湘君四嫂。敧枕:歪斜着枕头。红泪:眼泪是红色的。别梦清宵短:别离的夜晚很短。敧枕罗巾:横着身子靠在枕头上。罗巾:丝质的手帕。拂衾:抚摸床单。判袂:分手时擦肩的动作。肠先断:肠子已经断了。空对著:空自面对着
【注释】 梦断天涯:梦见自己回到了天涯(这里指遥远的异乡),醒来之后,又回到了潇湘旅次。 重又抵、潇湘旅次:又回到长沙。 增馀感:增加我的感慨。 丰碑手迹:丰碑是刻着历史名人事迹的石碑,手迹指他们留下的文字和遗迹。 旧治:指以前治理过的地方。 仗剑平虏:拿着武器去平定敌人的入侵。 拂衣归田计:放下官服,准备回家养老的计划。 有士民:有的官吏百姓。 德政:美好的政治业绩。 韶华逝:青春年华逝去。
念奴娇·舟中晨起见大雾作 水窗才起,讶长空一色,江山何处。渺渺茫茫无畔岸,那是溪村烟树。恍若云腾,纷如雨骤,却怪蛟龙吐。洛妃妆罢,扬波倩尔遮护。 还忆海市凌虚。蜃楼幻影,隔断红尘路。晓日无光烟淡淡,犹似晨鸡未曙。柔橹闲声,征帆莫辨,留我冰壶住。东轮乍转,轻舟依旧飞渡。 注释 1. 水窗才起:清晨刚刚起床,打开水窗透透气。 2. 讶长空一色:惊讶地看着天空一片无垠的白色
南歌子 · 邳州道中寄怀湘君四嫂 【注释】 暖护桃花蕊:春天的桃花在温暖的环境中盛开。 寒飘燕子翎:春天的燕子从寒冷的地方飞回来。 东风吹梦似浮萍:东风轻轻吹来,让人仿佛漂浮在水面上的浮萍。 一衾愁绪伴啼莺:孤独的被子和鸟儿的啼叫相伴。 月影摇山店:月光在山店里摇曳。 垂丝拂驿亭:细长的柳枝随风拂过驿站。 索向客窗寻句、寄惺惺:在旅馆里寻找灵感,用诗句表达自己的感情。 【赏析】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综合鉴赏能力和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认真审清题目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要求学生在翻译诗句时,要准确标注关键词语或短语,并加以解释;然后根据注解进行赏析。 【答案】 (1)大江东去,好乘风破浪,扁舟一叶。 译文:浩荡的长江水奔流不息地向东流逝,好乘风破浪
【诗句释义】 唐多令 · 涂次寄家书作 闷倚水窗寒。波纹似泪斑。仗轻身、暂放心闲。书罢家言心耿耿,□□□、上眉端。遥忆母慈颜。何时绕膝前。怅云天、别绪频牵。喜得归宁期已近,凭尺素、报平安。 【译文】 郁闷地倚在水窗边,看着窗外的景色感到寒冷。水面上的波纹仿佛是泪水的痕迹。我依靠着轻身之物暂时放松一下心情。读完家中的信后心中充满了忧虑和思念,这些忧愁如同萦绕在我心头的云雾和天空一般
【诗句释义】 寂寂:寂静无声,形容深夜的安静;迢迢:遥远的样子。漏箭:指古代计时器漏壶中的水银流尽的时间。宵夜已深,但作者的心情却非常疲倦,思绪万千。 关山一调:指笛声悠扬动听,像来自远方的山岭一样。三弄:指笛声优美动听,令人陶醉。幽怨:指曲调哀婉动人,使人感到悲伤。 【译文】 深夜,只有那盏寂寞的灯火和滴答作响的漏壶在陪伴着自己,心中充满了疲惫和倦怠。听到那悠扬而悲凉的笛声,不禁蹙眉紧锁
【注】: “蓬窗”:指简陋的窗户。“素娥”:月亮的别名。 【诗词原文】: 波平如镜,畅襟怀、最是云峰烟壑。芦雁成群,沙际处、点缀水天一色。木叶刚凋,霜花再结,不耐罗衣□。蓬窗遥望,素娥滉漾如雪。 还想九载飘零,东闽西粤,曾与江山别。今日重来,应笑我、犹恐鬓丝添白。渺渺离情,茫茫故里,只惹愁千褶。溪村鱼市,羡它消受风月。 【注释解释】: 1. 波平如镜:水面平静得就像镜子一样。2. 畅襟怀
【解析】 本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小阁独挑灯”点明时间、地点,为全词定下基调;“闲愁无数生”交代了词人的心情;“怯严寒、倚倦云屏”是环境描写,烘托了词人的心境。 “一夜朔风惊旅梦,晨起望、粉妆成。”夜宿旅店,寒气逼人,词人难以入睡。一觉醒来,只见窗外雪已铺地。“朔风”指北风,这里借指冬天的寒冷天气。“粉妆”,即化妆,指雪花。“粉妆成”即雪花落定。“一夜朔风惊旅梦”即:一夜北风寒彻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