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
【解析】 这是一首咏史词,作者借对金陵旧事的回忆,抒发了人生易逝、岁月难留的感慨。上阕追忆当年繁华;下阕则以“回首前尘”点题,表达了对往昔荣华富贵的无限感伤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感叹。 【答案】 移家偏向秦淮畔,陋巷柴荆。纸帐疏棂。轧轧鸣机隔院听。 当时裙屐风流歇,几许飘零。回首前尘,拄颊钟山两鬓星
【注释】 “无情渡口垂杨树”,是说在渡口的垂柳树上,无情地垂下杨柳。“不绾行舟”,意谓船不能系在它那里。这是诗人自况的写照。“分付东流”,是说把心事托付给江水向东流去。“最怕黄昏泊石头”,意谓最怕黄昏时分停泊在石头上的船。这里是说自己的心绪也如船一样随着江水漂向远方,所以最害怕在黄昏时停泊在石头上。 “天涯影事孤蓬梦”,意谓天涯海角的往事都像孤零零的蓬草一样,随风飘转
采桑子·丁已寒食 释义:在糖箫声中迎来了寒食节,花儿映照着重重帘幕,柳枝插入高高的屋檐,芳草繁茂,绿得如烟。 赏析:此句描述了节日的气氛和自然景色的和谐美。"饧箫声里逢寒食"中的"饧箫声"指的是吹奏糖制的箫,这种乐器通常用于节日庆祝。"逢寒食"则是说在这样一个特定的节日里,人们相聚一堂,共同庆祝。"花映重帘,柳插高檐,芳草萋萋绿似烟"这几句描绘了节日时家家户户的装饰和环境的美好。这里的"花映"
【解析】 此为《采桑子·香温茶熟清宵静》的译文和赏析。 【答案】 译文:香炉中的香烧得暖烘烘,茶也沏得恰到好处。我独自静静地坐在小院中,拿起琴来弹一弹,又把书拿出来读一读。小院子里空无一人,只有我害怕那嫩凉的夜风。 注释:①“香温”三句:写在清幽的夜晚,点上香,沏上茶,静静坐下,弹琴、看书。 译文:香炉里的香已经点燃,茶也泡好了,我独自地坐在那里,轻轻地弹着琴,又拿出书来读,但小院里一个人也没有
【注释】 乱时:国家动乱的时候。觅:寻找。桃源地:传说中的理想世界,即世外桃源。雁断鸿离:鸿雁南飞,大雁断了音信,形容书信往来中断。强抑:勉强抑制。诗梦:作诗的梦。谢池:指晋代诗人谢灵运的别墅。军糈糜费:指军饷消耗在无用之地。刮尽民脂:比喻搜刮人民的钱财。竖起降旗:表示投降。手裂山河:形容用兵如入无人之境,所向披靡。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揭露战争罪恶、抨击统治者的檄文。
【解析】 本词以咏画寄情,通过“山塘听雨图”这一艺术画面,抒写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切和思念之情。上片写友人在吴淞江边游历,与寒山寺的钟声相闻;下片以征鸿为喻,抒发对友人归期不定、自己瘦损的忧虑之情。 【答案】 译文:羡慕你的官位小,名望一样高,喜欢剪裁吴淞江边的风光,漫游足迹遍布寒山寺。从画中来表达对你的关心,问候远飞的大雁,何时归来搭我的篷帐?瘦了梅花又一个冬天。注释:“羡君”句——羡慕你官位虽低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通晓全文大意,理解并分析诗中表情达意的手法(抒情方式)和表现手法(修辞),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诗句作答。 【答案】 译文:梦魂真的销魂了,一叶小舟飘荡在寒气逼人的夜晚。听晚潮的声音,我不禁有点怯寒。 姑苏自古以来就是繁华的地方,这里的人都驾着兰木的小舟。玉漏声迢迢地响,可有吴娘陪伴着我度过寂寞的夜晚? 注释:①“潘兰”
【注释】 软尘:尘土,这里指京华路的尘土。京华:指京城,此处泛指繁华的城市。 潘郎:即潘安,古代著名的美男子。历山塘:《南史》载,南朝梁人江淹曾作《恨赋》,有“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之句。后来,人们常用“莲”来代指苏州的山塘街,故又有“山塘街”之名。 江花七里香:指苏州的园林风景。 湖烟湖雨:指苏州西湖的景色。迷离处:模糊不清的地方。见金阊:见,动词,看见。金阊:即今天的江苏吴江县
《采桑子·寄题潘兰史山塘听雨图四阕》是宋代词人姜夔的作品。 【注释】: 1. 相思再要图红豆,肠断天涯。人在谁家。一夜风横雨又斜。 “相思”:指思念。 “再要”:再次要求。 “红豆”:指相思的果实——红豆。 “天涯”:指远方。 “一夜风横雨又斜”:一夜风雨交加,又显得斜斜地吹拂着。 2. 情知前事都成梦,应记琵琶。面掩桃花。眼底分明隔馆娃。 “情知”:明知。 “琵琶”:一种乐器,这里代指音乐
采桑子·秋夜同外合江楼望新月 高楼西畔平栏北,天净如波。云薄如罗。白鹤峰前光几多。 一钩乍乍寒于水,鬟正修螺。江又浮鹅。只此秋容无奈何。 注释: 1. 高楼西畔平栏北:描述一座高楼在西边,靠近平栏的北侧。 2. 天净如波:天空清澈,如同流动的水波。 3. 云薄如罗:云层轻薄如同罗网。 4. 白鹤峰前光几多:指站在白鹤峰前,可以看到的光亮有多少。 5. 一钩乍乍寒于水:月亮刚刚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