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仙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辛弃疾的《琵琶仙》。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绿酒微醺,夜色阑珊之际,万廉山明府席上弹起琵琶。余山人(作者自己)听此乐声,便拈此调赋以新词。 注释: - 绿洒酣初:形容饮酒后身体感到微微发热,好像被绿色染过一样。 - 青灯外、一曲檀槽才拨:指在微弱的灯光下弹奏琵琶。 - 分明玉树歌翻,听呜呜咽咽:比喻琵琶的声音清脆悦耳,宛如玉树歌声般悠扬哀婉。 - 看半晌、轻拢高撚
琵琶仙暮泊消夏湾 琵琶仙,词牌名,又名《秋宵月下》、《夜深沉》。此调有单调、双调两体,前后段各四句,五言七言不等。其前后段首两句,皆用对仗句法。此词上下阕各十句,前阕三仄韵,后阕四仄韵。 【注释】 - 奁镜:梳妆台上的镜子,指代美人。圆灯:圆形的灯具,指代明月。 - 烟外:雾气之外,即水天相接的地方。隐隐:隐约可见。 - 荷(hé)叶:荷花的叶子。作(zuò)秋声:像秋天的风声。 - 凉云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念奴娇•赠李之仪》。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诗句1: 琵琶仙春莫与子珍饮桐花下。 注释: “琵琶仙”是词牌名,这里可能是用来形容李之仪的琴艺高超。“春莫”可能是指春天的时候。“子珍”是人名,这里可能是李之仪的朋友或知己。“饮桐花下”指的是在桐花树下饮酒。 译文: 春天的时候,不要和我一起在桐花树下饮酒,因为我知道你的琴艺很高超。 赏析:
秋老山空,乱蛩里、露草光摇玑玓。 秋日已深,草木凋零,蟋蟀的鸣声在空旷的山林中回荡,露水打湿了草丛,晶莹剔透。 鸾驾应怯新凉,霓衣皱轻白。 仙鸾御车应该害怕这凉爽的天气,霓裳羽衣被风吹拂,显得有些褶皱。 愁记省眠云俊侣,暗萦惹十年尘迹。 我时常怀念那些曾经共度风雨的伴侣们,他们曾经一起度过的岁月如同云彩般飘渺。 涨海铜琶,明湖翠盏,都到胸臆。 听着海浪的声音,就像弹奏着铜制的琵琶,看着湖水的颜色
【注释】: 江表:指江南地区。蔷薇:指四月花,这里代指春天。轻燕低蹴:燕子在低飞。莺弦:筝弦。鹃(juān)声:杜鹃鸟的叫声。野云愁织:指天上的云像织布机上织着一样。酹酒:向酒里洒些东西以祭奠。韦曲:唐代长安城东一地名。清游:闲游。尘海:尘世、人间。颠倒百年心:指人生易老,如过眼云烟。归帆知得:指知音难觅。鸥鹭少:鸥和鹭较少,形容山水景色幽美。几两游屐(jī):指游历的地方不多。游屐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琵琶仙 天际归舟,悔轻与、故国梅花为约。归雁啼入箜篌,沙洲共漂泊。寒未减、东风又急,问谁管、沈腰愁削。一舸青琴,乘涛载雪,聊共斟酌。 更休怨、伤别伤春,怕垂老、心期渐非昨。弹指十年幽恨,损萧娘眉萼。今夜冷、篷窗倦倚,为月明、强起梳掠。怎奈银甲秋声,暗回清角。 诗词赏析: 这首词写一位女子在月下弹奏琵琶时的心情和感受,抒发了她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现实的无奈和忧伤
注释: 寂寞黄昏,有人正、独自伤离伤别。 寂寞的黄昏时分,有人正在独自地感到离别的痛苦。 怎奈衣满啼痕,和衣也消灭。 然而无法忍受衣服上的泪水痕迹,即使把衣服盖在身上也无法消失。 刚屡日、鱼沉雁断,万千事、欲和伊说。 刚刚过了几天,鱼儿沉入水底,鸿雁飞过天空,无数事情都想要和她诉说。 小院筝琶,荒城角鼓,都助悲咽。 小院中的筝声琵琶声,荒废的城池角落传来的鼓声,都让人悲伤欲绝。 待重觅,絮果兰因
《杨柳章台》 【注释】:杨柳:泛指柳树,常用来借指春天。 章台:古代长安城东面一个著名的街巷,是当时达官贵人聚居的地方。 【赏析】: 本曲前六句写景,后二句抒情,景中带情,情由景生。 开头两句“杨柳章台,早香絮落尽,游丝空结”,描绘了一幅春日里京城长安章台一带的美景。杨柳依依,春意盎然,然而好景不长,随着春天的离去,柳絮已经飘落殆尽,只剩下空荡的柳丝在风中轻轻摇曳。这景象既美轮美奂,又略带凄凉。
【注释】 己卯:宋徽宗大观元年,时为北宋。管异:名异,字异之。异之先生同:指陈与义。异之先生即异之同,异之同即异之师。修竹:修长而直的竹子,多用来形容隐士的品格。娟:美好。便娟(biàn quān)弄春色:形容景物美好,令人陶醉。垂柳暗、轻烟散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五侯坊宅:五侯门第。五侯,汉代称王侯五家为一侯,这里借指富贵人家。“五侯”句,化用了《古诗十九首》里的句子。曲理哀弦
译文: 我乘船在江上望见巫山,想起那漱泉的美景。 天际的行船,在愁绪中经过三峡。夕阳照在高楼上,兴亡之事询问着啼鸟。极目远眺,看见河水急流将道路冲毁,渐渐忘记了汉家陵阙。城头上荒废的捣衣石砧,沙洲边的断碛,遗恨还在回荡。 我漫无目的地回首眺望,听见雨声在僧庐中叮咚。几盏灯笼下,寒虫共奏凄绝的乐章。刚是围巾被风吹走,可惜西风吹得离别太快。大雁远远飞向南方,题画处也早已被扫尽了残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