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
诗句释义 1 春来矣:春天已经来临。 2. 春风细剪春林绮:春风吹过,如同在细致地裁剪着春天的树林,使得它们呈现出绚丽多彩的美丽景象。 3. 梦随春住:梦想随着春天的到来而持续存在。 4. 情随春使:情感随着春天的使者——春天本身而流动。 5. 春妆含笑春衫泪:春天以它的妆容(可能是指花朵)带着微笑,同时也让穿着春装的人感到悲伤,因为春装往往代表过去的时光和季节。 6. 春光活泼春心死
这首诗是一首词,作者是北宋的文学家晏殊。 "忆秦娥 其二 秋夜"是这首诗的题目。"忆秦娥"是一种曲牌名,通常用于表达离别之情。"其二"可能表示这是第二首《忆秦娥》中的一首。"秋夜"则明确指出了这首词的主题是描述一个秋天的夜晚。 "人如昨",意思是说这个人就像昨天一样,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人或事的回忆。 "黄昏望断西楼约",描述了诗人在黄昏时分,望着西楼等待约定的情景
【译文】 冰弦声咽,翠蛾在月下倚靠着瑶台。 嫦娥应在,我与你无别。 疏帘长夜,明月中秋时照耀着人间。 碧云如海,青鸾绝迹。 青鸾绝迹,人间自有,玉楼琼阙。 【注释】 《忆秦娥·中秋节》是宋代词人张孝祥的作品。“冰弦”指代乐器。“翠蛾”指代美丽的女子。“瑶台月”指月宫。“嫦娥应”指月亮中的嫦娥。“个侬无别”指你与别人不同。“碧云”指天空中飘浮的白云。“青鸾”指传说中能飞到天上的青鸟
【解析】 1.“秋眉碧”,用拟人手法,写女子的眉毛如秋天的碧色一样。 2.“月明几夜流黄织”一句中“流黄”指织女,“织”是织女所织的锦衣。“几夜”指织女在天上织云霞。 3.“谁家阑角,乍飘风笛”句中“阑角”是指楼台上的装饰物,“风笛”指从高处吹来的风声伴随着笛音。两句合起来是说,谁家的楼上传来悠扬的笛曲。 4.“锦机羞镊鹣鹣翼”句中“锦机”指的是织女所乘的锦织云车,“羞镊”是指织女害羞的样子
忆秦娥 忆秦淮 秦淮水,红楼一带波如绮。 波如绮,琉璃窗下,水晶帘底。 梅花点额夫容髻。 妆成照影春波里。 春波里,一方明镜,朝朝孤倚。 释义: 1. 忆秦娥是中国古代诗词中一种固定的词牌名,多用来表达对远方亲人或朋友的思念之情。本词采用这种形式,表达了作者对秦淮河边景色的怀念。 2. “忆秦淮”直接表明了主题,即通过这首词来回忆秦淮河的美丽景致。 3. “秦淮水”指的是秦淮河的水
忆秦娥 青溪旅夜 情脉脉。 扁舟频作秦淮客。 秦淮客。 柳边残雨,水边残笛。 红栏桥下秋潮急。 梨花门巷长相忆。 长相忆。 乌啼凉月,夜深人寂。 注释: 1. 忆秦娥:这是一首词牌名,通常用于表达离别之情的诗词中。 2. 情脉脉:形容情感深沉、绵延不断。 3. 扁舟:小船。 4. 秦淮客:在秦淮河畔居住或旅行的人。 5. 柳边:靠近柳树的地方,可能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 6. 水边
【诗句释义】: 1. 忆秦娥是词牌名,又名“石城乐”、“思越人”。此调为双调小令,分上下两阕,各四句三平韵。上阕四仄韵,下阕四平韵。 2. 檐冰折,指冬日里屋檐上的冰块断裂。 3. 鸳鸯瓦上霜如雪,指的是屋顶上的瓦片因为冬天的寒风而结满了冰凌,看起来像一对对的鸳鸯。 4. 霜如雪,玉台呵手,今朝寒绝,意思是说,现在的天气已经非常冷了,就像雪花一样寒冷刺骨。 5. 檀心点点香初彻,晓妆才罢凭肩说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分析作者感情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忆秦娥 柳”,这是考查学生对诗中词句的理解;其次要结合全诗加以理解,最后要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连天碧”是写景,表现杨柳树的茂密茂盛;“愁如织”用“织”字写出了柳丝的连绵不断,形象地表现出柳枝的繁密、茂密,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长条非旧,那堪攀折”是说这柳树已经不是从前的了
【诗句注释】 1. 忆:怀念。 2. 秦娥:指女子,这里泛指思妇。 3. 问问:打听、询问。 4. 翻了:反复问。 5. 添闷:烦恼更甚。 6. 车軞:车轮的辐条,这里借指车轮。 7. 催送车香一缕尘:车轮滚动发出香味,好像扬起了一缕尘土。 8. 枇杷花下重门掩:在枇杷花下重重的门关上了。 9. 怅望天涯远:眺望远方,心情惆怅。 10. 凝思:沉思,深思。 11. 梦见应过相见时
【注释】 1. 暮春:暮春时节,春天已过半。 2. 杜鹃啼处:杜鹃鸟在啼声中呼唤春天离去。 3. 莺儿老:黄莺儿因为春去而感到衰老。 4. 围屏懒靠:把屏风靠在一边,表示对春日的留恋。 5. 黛眉慵扫:眉毛因春意阑珊而不去梳理。 6. 博山炉里香缭绕:博山炉里的香料在空气中弥漫。 7. 韶光不管人烦恼:美好的时光似乎没有顾及人的烦恼。 8. 怕掀帘看,落花多少:生怕掀开窗帘去看那凋零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