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佐(汝学)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冯翊中喜寄献孝恭尚书》。诗的原文如下: 崖州冯咏训导孝恭堂, 萱草晚色净,荆树含春荣。 美人朝暮间,怡怡自适情。 美人者谁子,冯氏有母兄。 母老八十馀,鹤发酡颜赪。 兄年虽未衰,华发见星星。 向我诉衷曲,启口悲欢并。 父早弃禄养,母悲风木声。 母在不为孤,禄薄心亦平。 有弟四五人,溘先兄凋零。 向来鸿雁群,今唯双影征。 念此摧肝肠,胡不竭我诚。 上堂奉甘旨
父母怜儿苦, 送投主人乐。 父母心常存, 主人恩易薄。 注释: 父母疼爱孩子,却总是在孩子受苦时才会想到他们;而把孩子送到别人家去抚养,却能享受到快乐和舒适。这是因为父母的爱是无私的,但孩子却很难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有如涸辙鱼,江南望漠漠。 有如霜林鸟,林稀无栖泊。 注释: 就像干涸的水塘里的小鱼一样,只能在江南四处游荡;就像秋天的树林中的鸟儿一样,只能在空中飞翔
【注释】 建阳:今属福建。道中:指道路之中。仲昭:黄仲昭(字仲昭),建安人,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参知政事等职,卒谥文忠。步声韵:以诗句声韵步之。何萦纡:山路多么曲折蜿蜒。萦纡:回旋。有如羊肠蟠:形容山路弯曲盘旋的样子。羊肠:指弯弯曲曲的小路。盘蟠:盘旋环绕。遮以千折峰:指山高路险重重阻碍。遮:遮蔽。千折:形容山峰高低不平、曲折重叠。转我深山间:使我行走在深深的山林里。猿声隔层峦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君如幽谷兰,天姿自奇绝。 —— 比喻你如同幽谷中独自开放的兰花,气质独特,超凡脱俗。 - 注释:幽谷(深山中的) - 代表孤独、清高;兰(兰花,象征高洁)- 代表优雅、纯净。 2. 不以旁无人,清香小休歇。 —— 你不依赖他人,保持自己的清香不中断。 - 注释:旁(周围,指他者) - 表示独立;休歇(停止)- 表示保持。 3. 朝阳借神彩,沆瀣濡精英。 ——
【赏析】 《步提学周佥宪望武夷韵》,明末诗人李攀龙作。诗中以晦庵为比,自谦自励,寄情山水,表达了他追求高尚情操和美好理想的思想感情。 首联“武夷六六峰,皆堪著晦翁”,点明了题旨。武夷山,在福建崇安县境内,主峰莲花峰海拔2160米。这里以六六大顺之意,暗寓着作者对友人的祝愿:希望友人仕途顺利、步步高升。 颔联“晦翁苟不来,六六峰皆空”,则进一步以晦翁之不来喻指自己的隐居生活
【注释】 1. 稼隐:指耕种隐居生活。 2. 凤凰异凡鸟,所食惟其珍:凤凰与一般的鸟类不同,它只吃珍贵的食物。 3. 若非青琅玕,长喙不一伸:如果不是青琅玕,它的长嘴不会伸展。 4. 君子味道德,足以腴其身:君子以道德为味,这足以滋养他的身心。 5. 嗟嗟凤凰食,宁贵五斗尘:唉,凤凰吃什么呢?宁可吃下五斗灰尘。 6. 南海有耕叟,山林岸纶巾:在南海有一位老农,他戴着绿色的头巾,在山林间劳作。 7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秋兴 - 注释:秋天的景色引发诗人的思考或感伤。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秋天景色的深切感慨,可能是由于天气的变化、季节的转换或个人情感的波动触发了这一思考。 2. 何处寻秋光,秋在梧桐上。 - 注释:在何处寻找秋天的光芒?秋天似乎就藏在梧桐树上。 - 赏析:此句通过询问的方式表达对秋天的渴望和寻找。梧桐树常被视为秋天的象征
夜宿武夷止庵 南渡琼诗人,求仙得此道。 我来一访之,止庵空肖貌。 止庵在何许,九曲武夷隩。 上山多灵芽,下涧多瑶草。 景物且夷旷,山水亦绝好。 道人此真修,中有烧丹灶。 闻说烧丹日,精致尤可道。 九转未为至,十转不为到。 温养黄庭珠,乾坤坎离奥。 三光任陆沉,一珠温自保。 功就山灵泣,鼎枯泉脉浩。 身去仍丹丘,神与此山老。 诗赋留山间,手泽犹精造。 永与九曲歌,并作镇山宝。 仙集响琅琅
注释:李林甫,唐玄宗时著名宰相,以奸诈狡猾著称。 万段不足形:形容他罪孽深重,罪行累累。 一时天宝事:指天宝年间,唐朝政治腐败,民不聊生。 足戒千万龄:警告后世,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赏析:诗人通过咏史来警示后人,提醒人们要吸取历史教训,珍惜和平,防止战争的发生。同时也表达了对奸臣的痛恨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这首诗是大庾邓德温的挽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感慨。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大庾邓德温自挽诗卷:这是一首挽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命的感慨以及对自然和生命的思考。 2. 此身未有生,天地本无此:诗人感叹自己的生命还没有开始,而天地之间原本就不存在这样的生命。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起源的困惑和对自然的敬畏。 3. 忽此从何来,天地遗渣滓:诗人忽然意识到生命是从哪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