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六六峰,皆堪著晦翁。
晦翁苟不来,六六峰皆空。
翁兮一寄迹,天柱泰岱同。
翁兮一洗耳,九曲洙泗通。
鸢鱼景尽到,草树春无穷。
注目端我躬,稽首俯我胸。
木石有敬色,岩壑卑仙风。
我欲往从之,道远忧忡忡。
虽未入其室,久已冒苍穹。

【赏析】

《步提学周佥宪望武夷韵》,明末诗人李攀龙作。诗中以晦庵为比,自谦自励,寄情山水,表达了他追求高尚情操和美好理想的思想感情。

首联“武夷六六峰,皆堪著晦翁”,点明了题旨。武夷山,在福建崇安县境内,主峰莲花峰海拔2160米。这里以六六大顺之意,暗寓着作者对友人的祝愿:希望友人仕途顺利、步步高升。

颔联“晦翁苟不来,六六峰皆空”,则进一步以晦翁之不来喻指自己的隐居生活。“皆”字写出了作者的孤独和寂寞。

颈联“翁兮一寄迹,天柱泰岱同”是全诗的关键。这两句以晦翁之来喻指自己的出仕,以晦翁之去喻指自己的归隐。天柱山,在湖南衡阳县东南。泰岱山,即泰山。“寄迹”指暂居,暂时居住。这里用典,表明作者虽暂时寄居在官场上,但他心系故乡,渴望归隐。

尾联“鸢鱼景尽到,草树春无穷”,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大自然画卷,表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译文】

武夷山上有六座高峰,都足以比拟晦翁。

如果晦翁不来了,六座山峰也将空空如也。

晦翁啊!你只在这里暂住一下,就像天柱山、泰山一样。

晦翁啊!你只在这里洗耳恭听,就像九曲黄河、泗水河一样畅通无阻。

飞鸟游鱼的景象已经展现得一清二楚,草木繁花的春天也永远不会结束。

我注视着远方,端详着我的身影;我低头致敬,俯视着我的胸怀。

树木石头也都有敬爱之心,岩石沟壑也都有谦卑之风。

我很想去追随他们,但道路遥远,忧虑重重。

虽然还没有进入他们的屋子,但我已很久没有仰望天空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