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嘉缜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清照,她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垂野云松,羃林烟湿,春来几日仍缓。”这四句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诗人用“垂野云松”来形容松树的形状,用“羃林烟湿”来形容森林中的雾气和烟雾。这里的“几日仍缓”意味着春天的到来,虽然带来了生机,但天气仍然有些湿润,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黛掩山眉,翠迷草脚,无那东风不管。”这两句诗描绘了春天的颜色
踏莎行·款月 楼外云轻,阑边花暝。 泠泠笛叫春魂醒。 自然欢喜盼团栾,个侬早恋纤纤影。 好客频邀,佳期早订。 霁澄莫负良宵永。 青天碧海作欢场,一杯试酹蓬山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楼外云朵轻轻飘,栏杆旁边花儿已黄昏。 笛声清亮唤起春天的梦魂。 我自然喜欢这样的日子,早早地爱上你的倩影。 你热情地招待客人,早早地约定下次再会。 晴朗的天空,碧绿的海水都是我们欢聚的地方,
【注释】 点绛唇 其一:词牌名。 早又黄昏,教人偎到阑干热。 青骢南陌:青骢马的南边小路。 料也轻寒恻恻。 恻恻:寒冷。 垂柳无情:形容垂柳没有情感。 惯把游踪隔:惯于使行人的踪迹被隔断。 窥窗格:隐晦曲折地表现主题。 新蟾弄色:新月在天边发出微光。 【赏析】 《点绛唇》是一首咏物词,借咏画眉(即黛眉)来表达作者的感情。上片写闺中女子盼望情人归来的急切心情;下片写闺中女子对情人不归来的埋怨和怨恨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鉴赏能力。此类题综合性比较强,解答此类题时,一般要遵循如下原则:(1) 审清题干,确定要求;(2) 明确内容,读懂诗作;(3) 注意提示,把握重点;(4) 结合注释,揣摩诗意;(5) 注重手法,关注风格。 “艳阳天。”意思是:阳光明媚的日子。 “尽人解道,嫣红姹紫争妍。”意思是:人人都懂得欣赏,那些娇艳的、绚烂的花朵争相斗艳。 “见永昼愔愔帘户,夕阳历历阑干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心共云闲,随缘自在成舒卷。” - 注释:我的心情与天空的云彩一样悠闲自在,随风而动,随意舒展。 - 赏析:诗人通过比喻表达了自己的心态,心境如云,不受拘束,可以随心所欲地变化。 2. “有时放眼。日近长安远。” - 注释:有时我会伸展目光,看那日落西山,长安城似乎遥远。 - 赏析:诗人的目光投向远方,可能是在感叹时间的流逝,或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3.
这首诗是作者对自己感情生活的一种反思和总结,表达了他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对过去的深深怀念。 首句“一枕相思入梦初”,描述了诗人在梦中被相思之情所困扰的情景。这里的“一枕”象征着他整晚都在思念着某个人,而“相思入梦初”则形象地描绘了他那种深陷其中、难以自拔的状态。 第二句“到头终觉梦模糊”,表达了诗人对于爱情的真实感受。尽管他在梦中与心爱的人在一起,但当他醒来后,他发现这一切其实都是一场梦
【注释】 春恁嫩:春天这么嫩。恁,你;嫩,指春天刚到,万物复苏。 夜仍长:晚上时间还很长。仍,还是。 情似酒:比喻感情深厚如美酒。 梦为觞:比喻梦想像酒杯一样美好。觞,古代盛酒器。 麾不去:指无法摆脱的忧愁、思念。麾,挥动,引申为忧愁、思念。 替承当:代替我承受一切(包括相思之苦)。 缠绵意:缠绵的感情,难以割舍。 憔悴影:形容自己消瘦、憔悴的身影。憔悴,身体瘦弱,精神不振的样子。 费思量
南歌子 林静闻蝉噪,窗虚见鸟还。 博山闲爇鹧鸪斑。 仿佛鬓丝禅榻飏茶烟。 注释:在树林中静静地聆听蝉鸣声,透过窗户可以看见鸟儿飞翔的身影;博山炉里闲闲地燃起鹧鸪斑(一种红色的花纹),仿佛是鬓边的发丝被禅房中的茶烟飘扬所带动。 赏析:这首词描写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象,通过描绘树木、蝉鸣、鸟飞、炉烟等元素,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宁静。同时,通过“林静”“窗虚”等词语,营造出一种寂静的氛围
诗句释义及赏析 添罢水沉香 - 解释:添加了水沉香水,象征着增添一份清新或宁静。 - 赏析:通过使用“添”和“水沉香”,表达了一种静谧的氛围,可能用于装饰或美化环境。 小立回廊 - 解释:在回廊上静静地站立。 - 赏析: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场景,可能是为了享受片刻的宁静或是为了某种仪式感。 蓦然飞雪对斜阳 - 解释:突然之间,天空中飘落着雪花与斜阳相对照。 - 赏析
【注释】 醉垂鞭:唐教坊曲,属中序。慢成一阕:指词的体裁。奚奴羯鼓:奚奴为唐代西域人,因称奚族乐器为羯鼓。丰神:指美好的风姿。翠筠:青竹,这里借翠筠比喻梅花。 东皇:东方朔《上林赋》中的“太一”,即春神。着力:用全力。嘘拂:吹动,使动。 【赏析】 此词是作者对故人之怀念之情。上片回忆故人曾相遇的情景。下片写自己思念故人的心情及故人对自己的恩情。全词以景衬情,情景交融,委婉含蓄,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