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怀瑞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景色的诗,描绘了栖云亭的美丽景色和宁静的氛围。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 第1句:栖云亭在早晨被云雾环绕,亭馆周围弥漫着香气。这里的“氤氲”是指云雾缭绕的样子,给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感觉。 - 第2句:参差错落的翠绿山峰与周围的云雾相映成趣,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这里的“翠霭”是指翠绿色的云雾,而“分”则表示它们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 第3句
【诗句释义】 闻宁武山寇破湘中诸县, 江汉氛祲入,三湘更滞淫。 梦中魂依桂峤,泪血染枫林。 虎落凄风过,蛇丘毒雾深。 经年鱼雁断,摧折望乡心。 【译文】 听说宁武山贼军攻破湘中各郡县, 江汉一带战火纷飞,三湘大地更加混乱。 梦中魂魄依恋着桂林的山巅,眼泪与鲜血染红了枫树林。 虎落平原,凄凉风声掠过;蛇岭之上,毒雾弥漫。 经年不见消息,只能寄希望于书信往来,心中愁思如摧折的柳枝。 【赏析】
【注释】 泛泛:水波流动的样子,形容水流平缓。 仙源:神话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指代传说中的双源洞。 斗牛:斗宿和牛宿,古人认为天上的星宿分属东西二帝,故以“斗牛”借指天宫。汉使:汉代派遣到西域去出访的使者。鸡犬:鸡鸣狗吠,泛指平民百姓。识:认识,了解。石照潭中月,花明谷口春:石头在月光下投映在水中,花木在春光里显得格外鲜艳明亮。 下都:指长安,当时诗人被贬谪到了长安,自称自得。怅迷津
【注释】 泛舟流霞岛:在浙江慈溪县东南,有小河与沥湖相通。 霏:细雨。 岩翠:山石苍翠。 石桧(suì):长石松。 风荷曳水衣:风吹荷叶,似水衣飘动。 潭鱼迎棹跃:渔船驶过,鱼儿跳跃欢腾如迎船而至。 谷鸟狎人飞:山谷中鸟儿亲近人而飞,形容景色优美。 向晚仙歌发:傍晚时分仙乐传来。 前村采药归:诗人到前面村庄去采摘药材,意谓归途。 译文: 春日的暮色已经降临,滴湖的景色渐渐暗淡
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题目中的“虏”指的是吐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和赏析: 万马入何处,千牛备不胜。(第一句) 注释:无数的战马涌入何方,千头牛准备却难以承受。 赏析:这句诗描述了战争的残酷和紧张的氛围。无数的战马涌入了战场(“何处”),而千头牛则在为战争做准备(“备不胜”),展现了战争的激烈和沉重。 北来资刈获,南下习炎蒸。(第二句) 注释:北方来的是收割庄稼的工具
【赏析】 《石洞迟梁璘叔不至》是一首五言绝句,写诗人在山中静待朋友梁璘。首两句写山中之景:尘世之外的山峰有高有低,等待友人梁璘一起攀登。第三四两句写山中之境:忘却了尘世的名利和得失,只与玄笈为伴,离别时只能隔着丹梯相望。第五六两句写山中之物:瑶草不堪采掇,桃花更令人迷失方向。最后两句写山中之人:碧云之上不见人影,游骑声声传来。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解析】 此诗写于诗人任夔州司户参军时所作。“入灵羊峡”,即进入灵羊峡中,峡中有“神女峰”。灵羊山,在今四川奉节县东,属巫山县管辖。据《一统志》引《蜀都赋》:“巫峡七百里,为天下幽险之绝。”灵岩山,在巫山县北,有“神女峰”等名胜古迹。“霜波一叶清”,指秋日的江水,波光如霜。“云峭几花明”,是说高耸入云的山峰上,几朵白云缭绕着,像花朵一样灿烂。 颔联:写峡中景物。苔藓被秋色染过,显得更加苍翠;松
【注释】 搴:拔取。亵台:宫中台阶名。抱玉:抱持玉石,形容玉石燃烧时炽烈的火光。烬山阿:燃尽了山冈上的草木。古戎:古代戍边的士兵。狼烽:烽火,这里指报警信号,即狼烟。薪桂:用柴草做成的桂香,比喻香料。烟萝:烟雾缭绕,这里指山林、树木。寥天:苍茫的天空,这里指遥远的天空,表示诗人对远方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是一首吊古伤今诗。作者以极其凝炼的笔墨,描绘了楚地的一片荒凉,表达了对楚国灭亡的悲痛之情
【注释】 灵羊:山名,在今湖北宜昌市西。康世:指东汉末年蜀汉诗人康与之。回船赴:回船上。危石:险峻的山峰。澄潭:清澈的水池。岭火连秋霁:岭上火光与秋日晴朗的天色相接。云帆半夕岚:傍晚云气飘动如帆影。菱香:菱叶的香气。曲镜:曲柄的镜。桂影:桂花的影子。夜珠涵:夜间月光下的珍珠。莫解:不要理解。骚人:诗人。 赏析: 这是一首咏景诗。首联是写诗人下船赴险境,急划小船下澄池;颔联写山上火光与秋晴相接
【注释】: 1. 送黄非文梁云国南还: 送别梁云国南归的人。 2. 曰归珠树林: 说他们返回了那片如珍珠般灿烂的树林(比喻他们所向往的地方)。 3. 并驾两仙禽: 同时驾着两只仙鹤。 4. 好脱烽烟苦: 希望远离战乱之苦。 5. 宁知霜霰深: 怎会知道霜雪之深。 6. 浦筠低点泪: 水边芦苇低垂,似在流泪。 7. 洲橘晚垂阴: 洲上的橘子到了晚上才露出树梢。 8. 将子采秋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