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懋
诗句释义: 1. 伊昔仇鸾栖枳日,凤毛年少最风流。 - 伊昔:昔日,过去的时光。 - 仇鸾:可能是指历史上的仇鸾,这里可能是一个误写或用词不当。 - 栖枳日:在枳树下度过的日子。枳树因其果实常被人食用,因此也常被用作比喻。 - 凤毛:指高贵或有才能的人。 - 年少:年轻。 - 风流:有才华且风度翩翩。 2. 别来四纪犹青眼,到得重逢愧白头。 - 别来四纪:分别已过去很长时间。 - 青眼
诗句: 杏园花下昔同游,南国相逢已白头。 译文: 曾经在那杏园中一起游玩,如今在南国的重逢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 注释: - 杏园花下:杏园是古代文人雅集之地,常与诗酒之乐联系在一起。 - 昔同游:昔日的同行,共同度过美好时光。 - 南国相逢:指在南方的国家再次遇到故人。 - 今已白头:如今两鬓斑白,形容年岁已高。 赏析: 这首诗以送别的方式表达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注释】 鸾声旂淠(biàn)忽匆匆:鸾鸟的叫声清脆悦耳,旗子飘扬。 元宰:宰相。 曾见昌言天动色:曾经看见《左传》上说:“君子居其室,小人在其间,何由知室之正也?”意思是说,君子居于朝廷,小人在其中,他们如何能知道朝廷的正确呢? 䞉栽桃李居门下:䞉是一种树名,这里用它比喻贤人。桃李指学生,用他们住在老师门下。 参苓:人参、茯苓。 老我依刘心正切:我年纪已大,依靠的是刘备。 不堪回首各西东
【诗句释义】 1. 圣德神功:指帝王的圣明德行和伟大的功绩。夐绝伦:远超过同类。纂修:编撰,修订。开局:开始,着手。命:命令。儒臣:儒家学者。龙头:比喻有权势的人。望重:享有极高的声望。三朝旧:在三代王朝中都有过很高的地位。麟笔:用麒麟之角制成的笔,象征吉祥。书成一代新:完成一部新的著作,成就一代新的思想。待漏:值班等待召见。鸣珂金殿晓:指皇帝召见大臣,金殿上传来鸣响的车轮声。垂帘
【解析】 题干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这是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之一,也是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查。“玉堂学士旧宫臣,器业文章更绝伦。”“玉堂学士”指翰林学士,是皇帝的文学顾问。“器业文章更绝伦”,说明吴俨的文章造诣很高。“衮补合陪黄阁老,锦归先慰白头亲。”“衮补”即补衮,古代帝王加官进爵时用的一种礼服。黄阁老,指黄门侍郎。“锦归”指锦衣还乡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诗内容与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先要通读全诗,了解诗意,然后根据选项的要求来逐项分析。 “东风一棹发新河,祖道那堪赋绿波”,写送别的情景和心情。东风拂面,船儿启行,祖道依依,心潮澎湃,难忍离别之苦。这一句是写景兼叙事,既写出了诗人的离别之情,又为下文的抒情作铺垫。“祖道”指饯别,“祖”,敬辞,意思是饯别的人。“那堪”即不堪,怎忍分离?“赋”指赋诗留赠。这里用典
【注释】 材猷勋烈重当朝,抗疏辞荣重莫招。晓日都门开祖帐,轻风江渚泛归桡。魏公晚节吟秋圃,裴老闲情寄午桥。可是太平无一事,角巾私第得逍遥。 【赏析】 王维的《送王司马致仕还乡》是一首送别诗,全诗共四十六字。 “材猷勋烈重当朝,抗疏辞荣重莫招。”首句点明题意:诗人送友人还乡,希望他不要在朝廷为官了;次句说:我送你回去。“晓日都门开祖帐”写友人启程,“晓”指早晨,“都门”指京城长安,“祖帐”
【诗句释义】 三十年前贤部使,又来都下得相亲。 这句诗中的"三十年前"指的是张公敷华在三十年前担任过大司宪这个职位。"贤部使"指的是当时担任过贤部使的官员。"又来都下得相亲"则表达了张公敷华再次来到京城与旧友重逢的情景。 憩棠南国民谣在,横梃中台吏喏频。 这句话描述了张公敷华在京城的所见所闻。"憩棠南国"指的是在北京附近的棠南地区。"民谣在"表示那里的民众对张公敷华有美好的回忆和传说
【注释与赏析】 出京和庄孔易韵: “出京”,即离开京城,指从官场上隐退。“和庄孔易韵”是指和庄孔易同韵的诗词作对。庄孔易(1605—1687),字尚志,号东野,江苏江阴人。清代著名诗人、词人和散文家,以诗歌见长。 夕阳道路风尘暗: “路”,指京城通往各地的道路;“道”,这里泛指道路。“夕阳”,指傍晚时分;“风尘暗”,形容路途中尘土飞扬,天色昏暗,给人一种荒凉、落寞的感觉。 明月孤村草树稠: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以及把握诗歌的写作手法和思想情感等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求学生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题干中“送太宰杨碧川致仕”这一提示,明确这是一首七律诗,然后结合具体诗句进行赏析。 【答案】 ①位正元僚统百官,宠承优诏故乡还。 ②文章旧价留东阁,猿鹤新盟在北山。 ③疏傅黄金因客散,裴公绿野与云闲。 ④衰迟苦被樊笼系,怅望冥鸿独厚颜。 译文: 你地位正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