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
永遇乐·元宵 月浸春城,花明灯市,游冶佳处。桥畔云迷,楼头彩结,仙阙应也许。翠影丛中,艳歌声里,最怕霎时微雨。还端整、靓妆簇簇,好牵凤俦鸳侣。 千门如昼,六街闲步,不觉签声催五。宝马尘飞,钿车香惹,群屧争楚楚。鱼龙游戏,因风忽撼,势若凌空飞去。听邻女、月地花天,从头细语。 注释: 1. 月浸(yin jìn)春城:月色浸染着春天的城郭。 2. 花明灯市:灯光照亮了鲜花盛开的市场。 3.
【注释】 廿四桥:地名,在今江苏扬州市西北。 玉钩斜:地名,在今江苏南京市南秦淮河上。 兰闺:指女子闺房。 才子:有文才的人。 颂就椒花好:赞美梅花开得好,如同赞颂美好的婚姻。 彩鸾名噪:彩鸾是传说中的吉祥鸟,这里用其来比喻词人自己。彩鸾名噪,即名声远扬。 领袖香奁人老:形容年老色衰的妇女,如同一个领导着香奁中佳人的妇女一样。 大茂山灵: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用来比喻词人自己的家乡。
永遇乐·九 一夕东风,凤城吹雪,河山春早。絮起高檐,花飞绮陌,鸳甃平铺了。三冬凝望,兹宵才见,共祝岁丰时好。晓来听、清丝天上,妆点璇霄多少。 朝回谢客,薰炉茗碗,生受琐窗寒峭。香土东华,壮怀消尽,抛却闲烦恼。驱驰岭海,倥偬案牍,赢得风尘人老。问何日、普天洗甲,冶溪独钓。 【释义】:一夜之间,东风拂面,京城里便飘下了纷纷扬扬的雪花,这分明是春天的讯息啊!高高的屋檐上,白雪纷飞;花坛小路上
诗句解释: 1. “记得清宵,高烧银烛,樽前歌舞。” - “清宵”表示深夜;“高烧银烛”指的是用银色的蜡烛照明,营造明亮而温馨的氛围。“樽前歌舞”描述宴会上欢歌笑语的场景。 2. “锦罽蛮靴,鹅笙凤笛,一串骊珠吐。” - “锦罽”指华丽的毛皮,这里用来比喻服饰华贵;“蛮靴”可能是指少数民族的靴子,具有民族特色。“鹅笙”和“凤笛”都是乐器的名称,前者可能是用鹅羽毛制成的乐器
永遇乐·九日 秋满长安,白云红叶,高堂挝鼓。丹凤城南,黄花筵上,预醉重阳雨。使君情重,招邀胜友,何似龙山欢聚。叹匆匆、软尘十囗,好景此宵留住。 繁丝急管,烧残桦烛,一任玉绳低度。小部梨园,蛮靴锦罽,踏节金铃舞。当年红粉,生生死死,总被情多耽误。那知有、怆怀司马,青衫湿处。 注释: 1. 秋满长安:指深秋时节的长安。 2. 白云红叶:指秋天的景色,如白云和红叶般美丽。 3. 高堂:指宽敞的厅堂
【注释】 1、九日:即重阳节。 2、帘阁香温:指重阳佳节,闺中人登高赋诗,闺阁之内香气弥漫。 3、蓝田烟暖:指重阳时节,天高气爽,阳光和煦。 4、河鼓初临:指重阳节的早晨。 5、天孙将渡:指织女将要渡河。 6、鹊报人间匹:指重阳佳节,喜鹊飞来向人间报信。 7、凤台:指凤凰台上。 8、鸾胶重续:比喻夫妻恩爱,感情如胶似漆。 9、叔宝:指南朝陈后主陈叔宝。 10、门阑气色:意指家庭和睦,气象祥和。
永遇乐·九日 大雅犹存,云间驰誉,君才无匹。屈宋衙官,凌颜轹谢,早擅生花笔。何缘高卧,荒江寂寞,岁月闲中抛掷。忆当年、论文把臂,云树顿分南北。 茂陵病免,襄阳坐废,万事总堪浮白。鞭弭中原,卿当独秀,领袖词场客。旗亭贳酒,梨园潦倒,佳句双鬟偏识。秋风里、莼鲈三泖,有人抱膝。 【注释】 1. 大雅(yǎ):指《诗经》中的《大雅》,这是儒家经典之一,是古代中国最早的文学总集。2. 驰誉:声誉迅速传播
永遇乐·九日 【注释】大火:星名,即心宿。古人以二十八宿配五行,火属火,故称“大火”。西流:向西流动,喻指太阳。双星:指两颗恒星。初会:初逢。填河:银河横亘于北方天空。黄河在此处指银河。佳节:节日,这里指重阳节。绛烛:红色的蜡烛,比喻秋光。湘帘:湘妃竹做的帘子。暮卷:傍晚收起。歌舞:宴会上的娱乐活动。宾朋:客人和朋友们。胶漆:黏合剂,比喻朋友关系。引满:斟满酒杯。领取:欣赏、品味。澹云:淡云
篱菊凝聚着寒霜,井边梧桐滴落露珠,一群雁在平楚上空飞翔。哪里寻找那秋声?只有庭院里淅沥的雨声。无奈我情思千缕万缕。登高遥望远山,手执茱萸,面对淡淡的烟云和细密的雨丝。感叹良辰美景,时光荏苒,几年间虚度光阴,全都付之东流尘土! 古今成败得失,人生聚散离合,宛如落叶纷纷。戏马台空空荡荡,龙山西风凛冽帽冷。风月依旧如故。闲来抛下书帙,笑着举起杯盏,欣赏绿窗中的眉眼含媚。不要再让那些愁怨的蜜蜂与蝴蝶
永遇乐 落叶虫吟,疏花鸟度,人病孤馆。 拄杖看云,剪镫话雨,心事遥山远。 萧辰野吹,严更戍鼓,独自怎生听惯。念当前、茫茫百感,朅来尽成凄断。 译文: 落叶飘零虫鸣声,稀疏的花枝鸟儿飞过。孤独的人影病恹恹地在空荡荡的馆舍中徘徊着。拄着拐杖看着天空中的云彩,听着油灯下的人声和雨滴声,心中充满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萧瑟的秋风吹过荒野,深夜的更夫敲响了战鼓,他独自听着这些声音,却再也习惯不了这寂静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