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观
【译文】 我乘坐扁舟害怕风浪,上马沿着大路前进。大路平缓我高兴欲驰鹜。 手和脚都感到疼痛,纵欲恐跌倒。呼唤仆人握辔头,控制驾驭使步子慢。 前村看见烟火,稍远见到农人。蔬菜笋瓜可求得,中午用餐无妨碍。 片刻听到病翁的叫声,蓬头妇人出来拜。妇人出来拜并说:“穷苦日子难度日。” 丈夫远方充民兵,儿子小要送铺兵。翁病经半年,寒馁缺调护。 军需未离门,活计不能成。荒山要收丝,荒亩要输赋。 诛求里长急
【注释】 1. 东流:古地名。县名。 2. 渺(miǎo)在江之干:渺,远的意思,渺在,远在;江之干,江岸上,指江边。 3. 苦:苦于,因……而苦恼。萧条:荒凉,破败,衰败。 4. 苟完:勉强完好。 5. 庑陋纷草茅:庑,廊子,房屋的走廊部分。庑陋,简陋。纷,繁多,杂乱。 6. 垣周翳榛菅(jīnjiān):垣,墙。周,环绕。翳,遮蔽、覆盖。榛菅,野草。 7. 枣植行疏疏:枣树种植稀疏。 8.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古诗,每句都有注解。下面是逐句的释义: 1. 两年一元月,正月开始,运输使来到江浙。"两年一元月"是指农历中每隔两年的正月,而"元"字在这里可能指的是"运使"的官职。 2. 二月开衙门,上下都高兴。"开衙门"指的是官员办公的地方,"上下总怡悦"表示上下官员都感到高兴和满意。 3. 明恩隆委任,疏钝愧忝窃。"明恩"指的是朝廷的恩泽,"隆委任"表示朝廷对官员的委任是隆重和重要的
【注释】 邪阴:即阴气,这里指阴雨天气。翳:遮蔽。长空:天空。日色澹于土:太阳的光线不如往常明亮。霪(yín):久雨不停的雨。连山:接连不断的山。昏莫睹:昏暗之中看不见物。溪流渺无涘(sì):溪流无边无际。阛阓(huán mài):市肆,指集市。烟浦:雾气笼罩的渡口。牧伯吁可怜:对牧人、农人的同情。沾衣悼民苦:身上沾满了百姓的汗水和泪水。慈心偶昭著:偶尔能表现出仁慈之心。忧患竟无补
逢仙岭 逢仙之岭皆悬崖,下有溪水青于苔。 丹枫吹过水西去,白鸟飞上崖边来。 行道一翁心甚急,石磴硗磝行不及。 前临绝壑后深岩,欲避前呵无处立。 注释: 逢仙之岭:遇仙的山岭,指仙家所在之处。 丹枫:红色枫木。 石磴:指石阶。 硗磝:石质坚硬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逢仙岭上的景色和诗人在此处行走的艰辛。 第一句“逢仙之岭皆悬崖,下有溪水青于苔。”描述了逢仙岭上都是悬崖峭壁,下面有清流潺潺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与友人相聚的诗。全诗以“至严州遗文员外焕代致其母平安意也”开头,表达了诗人对母亲平安的祝福和期盼。然后诗人描述了与友人相聚的场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 诗句: - “升堂拜慈母,容色穆以和。”:升堂拜见慈母,她的容貌庄重而和蔼。 - “两孙慰目前,炯炯琼玉柯。”:我的孩子安慰了我,他们就像明亮的琼玉一样珍贵。 - “呼名使之拜,拜罢仍抚摩。”:呼唤孩子行礼,行礼后抚摸他们
【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农民苦难生活的诗。诗以建德溪涨水作背景,通过诗人对自然和人事的观察,深刻地揭露了统治阶级残酷剥削、搜刮民脂民膏的罪恶行径,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与关怀。 首联“久雨逢戊晴,戊日雨不止”,写久雨逢晴天的欣喜。久雨之后遇着天气晴朗,人们当然感到欣慰。但接着却连说两个“止”字,说明久雨不止,使农民们盼望已久的春耕无法进行。 颔联“羽气凄乘宫,土德沦不纪”,写久雨之后
【诗句】 建德县三十韵 乘舟至建德,颇爱山水清。 山水虽可爱,人烟苦凋零。 种麦当县前,迂径入县庭。 瓦烁存故基,小小才有厅。 父老匍匐来,形影何伶仃。 再拜泣且言:"弊邑频遭兵。 大则吴楚交,小则侯许征。 逆彼族必夷,顺此身必刑。 逃者冻馁连,窜者疾疫并。 所剩无几户,家家无全丁。 爰从甲辰秋,始见官府明。 令簿来抚绥,曲尽父母诚。 流离渐怀归,沈疴渐苏醒。 田菜固多荒,未免赋役征。
【注释】 恳恳:诚恳的样子。官庶:指官员和百姓。共听:一起听取。矧:况且。捷音:喜讯。下:传布、下达。三城:泛指各地。疆土:国土。广远:辽阔遥远。礼乐:礼仪与音乐,指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文化艺术。于叟:对年高德劭者的尊称。勉旃:勉力努力的意思,这里指要努力建功立业。庆:庆祝。升平:天下太平。 【赏析】 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八年,作者时任建州刺吏,在建州(今福建省建瓯县)任职期间,写下了这首五言律诗
郑国公常茂等授经大本堂 注释:郑国公,即唐朝名将郑元璹;常茂是郑元璹的女婿,官至中书令。他们一同授教于大本堂。 译文:郑国公(郑元璹)常茂等人在大本堂教授经籍。 赏析:郑元璹是一位忠诚的臣子,他为皇帝出谋划策,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得到了皇帝的赏识,得以重用。 郑国蕲侯弟子群,储闱时得奉殷勤。 注释:郑国蕲侯,即郑国公的儿子郑国公;弟子群,指的是郑国公的子女和子孙;储闱,指的是太子的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