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宫春
【注释】 汉宫春:词调名。又名“汉宫春令”。双调,七十三字。上片八句四仄韵,下片九句五仄韵。 吴湖帆:清末书画家。 长门赋:汉代王昭君出塞后,汉武帝思念不已,遂作《长门赋》,以表达对王昭君的深深怀念。后来人们常用“长门”来指代思妇。 【译文】 金屋妆成,阿娇生得很小,谁能解她的闲愁?多情的人容易怨恨,无法与她绸缪相依。铜铺夜长,感到凉爽微风阵阵吹来,扇子在秋风中已飘摇不定。兰烬昏暗,车声隆隆
这首诗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她以花鸟为题,抒发了自己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感慨之情。 首句“何处春来,照秦楼棠树,初上朝鸟。”描绘了春天的到来,阳光透过秦楼的柳树照在鸟儿身上,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这里用到了“照”、“初”等关键词,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 第二句“当花绣围镜槛,先媚罗敷。”描绘了女子们在镜前绣花的场景,她们的笑容如同罗敷一样美丽动人。这里用到了“当花”、“媚罗敷”等关键词
【译文】 社日的雨水刚刚停歇,一对对燕子掠过天空,飞向烟霭缭绕的枝头。它们分明是在海山中蛰伏了整整一个春天,才来到这人间享受春光。我登上华美的殿堂,看那燕子衔泥筑巢,忙得不亦乐乎。我还记得吴宫火灾时,这些小东西们就躲到那里去避难,现在可别嫌那陋室卑下啊! 燕子最懂得时节,何况它们是在炎炎热浪中长大的,冬天北雁南飞劳碌奔波。堤上饿鸱眼疾怕人,不敢高飞。禖坛上祭礼气氛很浓,幸好有神赐的卵来孵成小鸟
汉宫春·牡丹盛开,浩态酣春 【注释】: 1. 汉官春:词牌名。 2. 牡丹盛开,浩态酣春:牡丹是富贵的化身,本应“花好月圆”,然而却“含情”暗欹粉靥(xiáyǎn),浓梦刚苏。 3. 命觞留赏,如在石家锦障中也:命人斟酒,留作赏玩;如在石崇家的屏风里一样。 4. 雕栏旧倚:雕栏,指用木雕刻成的各种栏杆。 5. 瑶天、风露都殊:瑶台,天上的美玉。这里比喻牡丹的花容。风露,喻指春风和春雨。 6.
【诗句】 汉宫春 秋色无涯,正蒹葭采采,鹭羽飞飞。才见开襟楼上,露重星低。又中秋、月转银盘,槎客方归。潦水静,寒潭照影,丹枫乱点人衣。 对此天清气肃,便篮舆乍登,胜地追随。看他渔舟初唱,雁阵初齐。陶然共醉,语骚人、漫赋心悲。更待那、松间黄菊,开时稳卧东篱。 【译文】 秋天的景色无边无际,就像河边的芦苇和白鹭在飞翔。刚刚登上开襟楼上,只见露水沾湿了星星,月亮也变得暗淡了。又是中秋节
【解析】 本词的上阕写杨氏废园的景色,下阕则写词人游园的感受。全词以景结情,借物抒情,将个人身世之感、时光之变、景物之美、人之聚散等诸因素融为一体,抒发了词人对往昔繁华的追忆和对现实孤独失落的感慨。 “几日浓阴,早柳堤作絮,菜圃堆金”三句,是说连日来阴云密布,柳堤像飘飞的柳絮;菜圃里堆积着金黄色的菜籽。“传是前朝贵胄”,是指这个旧阁园林曾经是前朝贵族显贵的居所;“池荒路古”
诗句解释: 1. 风软于绵:形容春风温柔如棉。 2. 荡亭台一水,绿影如烟:描绘了湖面上的景色,绿色的影子轻轻摇曳,如同烟雾一般。 3. 遥看雉场草浅,莺榭花连:通过远景观察,可以看到远处的草地和花架相连,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4. 春人未识:表示春天的人还未认识到这美景。 5. 试青骢、杨柳堤前:试着骑在青色的马上,走到柳树下的堤前。 6. 谁更把、金鱼换酒,玉尊闲款芳年:是谁用金鱼换酒
这首诗描绘了腊梅与梅花的异同,以及它们在春天中的不同景象。 第一句:“汉宫春·腊梅,和子野,并谱四声。”这里的“腊梅”指的是腊月盛开的梅花,而“子野”则是作者的朋友或同行。他们共同创作了这首词,以表达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第二句:“香锁纤英”。这里的“纤英”指的是梅花的细枝和嫩芽。它们被香气所锁,显得更加娇艳动人。 第三句:“道江梅标格,同谱堪评。”这里的“道江梅”指的是江边的梅花
【注释】 (1)马:指战马。 (2)天涯:极言距离之远。 (3)渐看看日暮,投宿谁家:渐渐看到太阳落山,该到哪里去投宿? (4)荒原:荒野,边远的地方。 (5)衰柳:已枯的柳树。 (6)残霞:夕阳的余晖。 (7)金风:秋风。萧飒:形容声音凄凉悲凉。 (8)叫寒云,雁阵横斜:叫声惊动了寒冷的秋云,大雁排成“人”字形飞翔。 (9)有谁见,病躯劳瘁,帽檐积满尘沙:有谁看见了,我的病体已经疲惫不堪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能力。鉴赏诗歌时,先分析诗歌的内容,然后看作者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哪些手法,最后再结合诗歌的主旨进行赏析。 “汉宫春·忆春明旧游”:这是一首怀人之作。上片追忆昔日的豪情逸兴,下片写今日的沦落情怀。“曾几何时”,是说时间飞逝,转眼间已到了春天。词人回忆往昔,曾与友人一起踏月寻花、访友问学,那时自己意气风发,挥洒自如。然而如今却沦落到蛮荒之地,生活艰难。词人说“又书因雁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