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屋妆成,甚阿娇生小,争解闲愁。多情故教易怨,无那绸缪。铜铺夜永,感微凉、团扇先秋。兰烬暗、车音坠梦,几番流水宫沟。
漫道琼华遗恨,指同心深院,浑算恩稠。鸳机断纹未抵,縏帨雕锼。蛾眉自昔,赚才人、一例离忧。还妙寄、蒲亭清翰,砑光粉熠银钩。
【注释】
汉宫春:词调名。又名“汉宫春令”。双调,七十三字。上片八句四仄韵,下片九句五仄韵。
吴湖帆:清末书画家。
长门赋:汉代王昭君出塞后,汉武帝思念不已,遂作《长门赋》,以表达对王昭君的深深怀念。后来人们常用“长门”来指代思妇。
【译文】
金屋妆成,阿娇生得很小,谁能解她的闲愁?多情的人容易怨恨,无法与她绸缪相依。铜铺夜长,感到凉爽微风阵阵吹来,扇子在秋风中已飘摇不定。兰烬昏暗,车声隆隆,梦境已坠入流水般的宫沟。
漫道琼华是遗恨,指同心深院,恩爱深厚。鸳机断纹未抵得过,縏帨雕锼。蛾眉自昔,才人被赚得、一例离忧。还妙寄、蒲亭清翰,砑光粉熠银钩。
【赏析】
此词是词人为清代书画家吴湖帆所绘的长门赋图卷题词,抒发了作者对吴湖帆深情厚意的赞美和对吴画才能的赞赏。全词以写景开篇,通过描写吴湖帆的画卷,表现了词人深深的怀念之情。
首句“金屋妆成”,用汉代王昭君的故事起兴。王昭君出嫁到匈奴后,曾向汉武帝进献过画像和诗篇,以表达自己的哀怨之情。这里,词人的笔锋一转,将画面中的王昭君与汉代王姬联系起来,暗示自己与吴湖帆之间的友谊和感情。
词人用“生小”二字来形容阿娇(此处指吴湖帆)的年幼和娇弱。这种描写既体现了阿娇的可爱,也暗示了吴湖帆的才华和魅力。
词人又用“多情”二字来形容自己对吴湖帆的思念之情。这种思念之情是多情而易怨的,难以言表。这种描写既体现了词人的情感,也表达了他对吴湖帆的深深关怀。
在描绘了吴湖帆的容貌之后,词人又通过描写他的行为来进一步表现自己的情感。他看到吴湖帆的画卷中有“团扇先秋”的场景,不禁联想到了自己曾经与吴湖帆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然而,这些美好的回忆却因为离别而变得痛苦不堪。
词人在这里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对“团扇先秋”场景的描绘,反衬出词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同时,他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吴湖帆的深深思念之情。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词人又通过描写吴湖帆的才华和技艺来进一步表现自己的情感。他看到了吴湖帆的画卷中有“车音坠梦”的场景,这让他想起了曾经与吴湖帆共度的时光和美好记忆。
这些美好记忆却因为离别而变得模糊和遥远。词人在这里巧妙地使用了“几番流水宫沟”这一典故,表达了自己对过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吴湖帆的深深思念之情。
在描绘了吴湖帆的才华和技艺之后,词人又通过描写吴湖帆的画卷中的其他细节来进一步表现自己的情感。他看到了吴湖帆的画卷中有“漫道琼华”的场景,这让他想起了曾经与吴湖帆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和彼此之间的默契。
这些美好的时光却因为离别而变得难以触及和回味。词人在这里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对“漫道琼华”场景的描绘,反衬出自己内心的失落和无助。同时,他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吴湖帆的深深思念之情。
在描绘了吴湖帆的画卷中的其他细节之后,词人又通过描写自己对吴湖帆的感情来进一步表现自己的情感。他看到了吴湖帆的画卷中有“还妙寄蒲亭清翰”的场景,这让他想起了曾经与吴湖帆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和彼此之间的亲密无间。
这些美好的时光却因为离别而变得难以触及和回味。词人在这里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对“还妙寄蒲亭清翰”场景的描绘,反衬出自己内心的失落和无助。同时,他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吴湖帆的深深思念之情。
在描绘了吴湖帆的画卷中的其他细节之后,词人又通过描写自己对吴湖帆的感情来进一步表现自己的情感。他看到了吴湖帆的画卷中有“砑光粉熠银钩”的场景,这让他想起了曾经与吴湖帆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和彼此之间的默契。
这些美好的时光却因为离别而变得难以触及和回味。词人在这里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对“砑光粉熠银钩”场景的描绘,反衬出自己内心的失落和无助。同时,他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吴湖帆的深深思念之情。
整首词以咏物为引,抒写词人与吴湖帆之间的深厚情谊。全词结构严密,层次分明,语言优美,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