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岩藓壁凝阴铁。烟萝缥缈愁猿绝。皓月迥孤征。江流石有声。
丛篁湘泪浥。滩转哀湍急。客枕倚中宵。明朝双鬓凋。

菩萨蛮 · 和子栗黄陵夜泊

苍岩藓壁凝阴铁。烟萝缥缈愁猿绝。皓月迥孤征。江流石有声。

丛篁湘泪浥。滩转哀湍急。客枕倚中宵。明朝双鬓凋。

注释:

苍岩:山的青色,这里形容岩石的颜色。

藓壁:苔藓覆盖的石壁。

凝阴铁:凝结着阴气如钢铁一样。

烟萝:指雾气缭绕的树木。

缥缈:模糊、隐约的样子。

猿:猿猴。

皓月:明亮的月亮。

迥:远。

孤:单独。

中宵:半夜时分。

赏析:

这首《菩萨蛮》,是诗人在黄陵夜泊时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幽静而略带凄凉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情的深深感慨。

首句“苍岩藓壁凝阴铁”,描绘了诗人所居之地的自然环境。苍岩,即青山;藓壁,是指苔藓覆盖的岩石;凝阴铁,形容岩石上的苔藓犹如凝固的铁一般。这句诗通过描绘苍岩、藓壁和凝阴铁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幽深寂静的氛围。

第二句“烟萝缥缈愁猿绝”,进一步展现了诗人所居之地的自然景观。烟萝,指烟雾缭绕的树木;缥缈,形容烟雾缥渺,仿佛仙境一般;愁猿,指的是忧愁的猿猴,这里用来形容诗人内心的忧愁与孤独。这句诗通过描绘烟萝、缥缈和愁猿等意象,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与孤独之情。

第三句“皓月迥孤征”,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及其心境。皓月,明亮的月亮;迥,远的意思;孤征,独自旅行或远征。这句诗通过描绘皓月、远征和孤单等意象,表现了诗人在月光下独自远征的寂寞与孤独之情。

第四句“江流石有声”,继续描写了诗人所见的自然景象。江流,指江水流动的声音;石有声,意味着石头在水流中发出的声音。这句诗通过描绘江流和石头的声音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画面感。

最后一句“客枕倚中宵”,以人的形象来描绘整个画面。客枕,指客人用来睡觉的枕头;倚中宵,意指在夜晚倚靠枕头沉思或休息。这句诗通过描绘人的形象和中宵的动作等意象,传达了诗人夜宿黄陵时的孤独与沉思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形象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在黄陵夜泊时的孤独与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示了诗人精湛的艺术造诣和丰富的情感表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