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漏子
【诗句释义】 燕莺时,风景地。 燕莺:燕子和黄莺在树上或枝头鸣叫,形容春天景象。风景地:指美丽的风景。 往日青溪佳丽。 青溪:一条清澈的小河,常用以比喻优美的环境。佳丽:美丽,此处形容景色优美。 珠户里,画屏中,花枝相映红。 珠户:珍珠做的门帘,形容门的华丽。画屏:装饰有图案的门扇。花枝:花朵。相映红:相互映衬,使色彩更鲜艳。 烛花残,更漏咽。 烛花:蜡烛燃烧时产生的火焰。更漏:古代计时器
【注释】 更漏子:词牌名。又名“忆秦娥”。双调,六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两仄韵。 章练塘:在今上海县南。邹氏东楼:邹维琏宅,在章练塘。 玉炉:指香炉。寒:冷。 已是黄昏风景:已经到黄昏的时候了。风景:景象。 倾桂酒,簇椒花:把桂花酒斟满,把椒花簇放在盘中。 风萧屑:形容风声萧飒。 三更雪:夜里下了三场雪,即夜深时分。 村柝急:乡村的更声响得急促。 寺钟鸣:寺庙的钟声也响了起来。 南窗月半明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景。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更漏子·梅汀小帧 - 注释:一种词牌名,这里可能是作者自创的词调。"梅汀"和"小帧"可能是词中的意象或主题。 2. 晓霜寒,斜月冷。 - 注释:描述了清晨的景象,霜气凛冽,月光寒冷。 3. 谁认石屏清景。 - 注释:这里的“石屏清景”可能是对某个特定景物的描述,但具体含义需要结合上下文来理解。 4.
【译文】 小芙蓉渚,是人与小芙蓉相会的地方。莲漏声杳然远去,篆香凝聚在灯上,约好夜晚相聚。桃鬟腻粉红,梅簪坠地,玉镜前懒理妆。愁绪拥着瑟,怯于凭栏远望。西风吹动翠袖,寒气袭人。 【注释】 为玉蘂题画:以画中的小芙蓉比喻女子的娇艳。 乳鸦啼;“乳鸦”即“乌鸦”,这里借指黄昏时分,乌鸦归巢。 凉雁语:冷雁南飞。语,同“语”。 人在小芙蓉渚:人,即诗人自己(或其恋人)。小芙蓉渚,即水边的小洲上
【注释】 更漏子:唐教坊曲,又名“忆秦娥”。词牌名。九首:指《望江南·超然台作》的“九秋风露越窑开”,共十首。 漾残红:落花飘荡在水面上的样子。 落絮:落花。 三叠骊歌催去:三重奏的骊歌声催促着人离去。骊歌:古代军队出征时所唱的歌。 索酒:索取美酒。 蕉衫马上行:骑着马穿蕉叶衣的人。唐时有以蕉叶为衣的风俗。 宝鸡鸣:宝鸡啼叫之时。宝鸡:即雄鸡。 甘泉:指传说中的神井甘泉宫。 长亭客梦
【注释】 更漏子:唐教坊曲名,又名“腊馀春”。《尊前集》有《更漏子》词四首。这是其一,写宫女怀念情人的情思。 扫眉长:女子梳理眉毛时,把眉头扫得细长而整齐。 束素宫腰曾见:宫中女子的腰带上系着白色素绢,这里指宫女。 珠阁外,粉廊边:在宫殿的走廊里,有珍珠宝石装饰的窗格外、有白粉墙壁的地方。 漾春愁:荡漾着春天的忧愁。 碧玉:指宫女用的碧玉梳子或发簪。 消息断:音信断绝。 梦魂通:梦里的魂灵相通。
【注释】 更漏子:词牌名,又名“忆秦娥”。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句。上片两仄韵,下片两平韵,一叶韵,有押平声韵、去声韵、入声韵者。 阁东西:指闺中女子凭窗远眺。 窗向背:指闺中的窗户面对什么方向。 宛宛黛痕相对:形容眉宇间如黛色的山峦般相依。 浓泼翠:指眉毛颜色浓密如翠绿色。 淡和烟:指眉色淡雅如烟雾。 春来殊可怜:春天到来特别令人怜爱。 嫩寒多:指春天的寒冷气息浓厚。 轻暖未
注释: 更漏子,词牌名,又名“夜合花”、“月华清”、“金漏银床”等。唐教坊曲,后用作词调。 倦研朱,思蜡屐:意为疲倦地研磨红颜料,想到穿上木屐去远足。 帘外远山横碧:窗帘之外是远远的青山,青翠欲滴。 风日好,闭门难:天朗气晴,可喜可贺,但难以关闭门窗欣赏。 秋寻指顾间:秋天里寻找手指和眼睛所到之处。 倚双林,听万籁:倚靠在两棵树旁,聆听四周的声音。 又见花开金界
【注释】 酿新秋:酿,酿造;秋,指秋天。酿新秋即酿新秋节。 消剩暑:消,消散、消除;暑,指夏天的炎热。 藕花凉雨:藕花,即莲藕上的花蕾。 风乍紧:风忽然变急。 叶初零:树叶刚刚落下。 蝉声也暂停:蝉鸣声也停止了。 水铺罗:水波像罗纱一样铺开。 山拥髻:山峰像美人的发髻一样。 露一痕晴意:天边露出一道彩虹的余晖。 曲岸:曲折的水岸。 上层台:山上的平台。 【赏析】
【注释】 更漏子:双调词牌名。 九首:这里泛指多次,即多次作此词。 其七:第七首。 上元: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 飞雪:形容雪花纷纷飘落。 挑菜缓:形容挑菜时速度很慢。 踏灯难:“蹋”同“踏”,意为踩着灯走路很困难。因为灯下积雪反射的光使脚下的路面模糊不清,所以难以看清道路。 春来重叠寒:春天来临之后,天气仍然很冷。 爱调筝:喜欢弹奏筝。 频绾髻:频繁地扎起发髻。 重门深闭:重重的门户紧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