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东西,窗向背,宛宛黛痕相对。
浓泼翠,淡和烟,春来殊可怜。
嫩寒多,轻暖未,取次卖饧天气。
一朵秀,数峰明,丹青画不成。
【注释】
更漏子:词牌名,又名“忆秦娥”。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句。上片两仄韵,下片两平韵,一叶韵,有押平声韵、去声韵、入声韵者。
阁东西:指闺中女子凭窗远眺。
窗向背:指闺中的窗户面对什么方向。
宛宛黛痕相对:形容眉宇间如黛色的山峦般相依。
浓泼翠:指眉毛颜色浓密如翠绿色。
淡和烟:指眉色淡雅如烟雾。
春来殊可怜:春天到来特别令人怜爱。
嫩寒多:指春天的寒冷气息浓厚。
轻暖未:指春天的温暖尚浅。
取次卖饧天气:随意享受卖糖时的天气。
丹青画不成:指无法用丹青画出春天的美。
【赏析】
此词咏春,上阕写春日闺中景色,下阕抒怀,写春日闺中情怀。全词语言清新隽永,意象鲜明生动,富有生活气息,是一首别具情韵的咏物词。
“阁东西,窗向背,宛宛黛痕相对。”三句写闺中女子凭窗眺望的情景。“阁东”与“西”,“窗南”与“北”,在闺中人眼中,都是对望的,所以说“宛宛黛痕相对”。“黛痕”即眉痕。“宛宛”,形容眉目清丽。这三句是全词的首句,为下文描写春光作铺垫。“浓泼翠,淡和烟,春来殊可怜。”“浓”、“淡”两句写女子眉色之变化,浓墨重彩地描摹出眉色的深浅变化,极尽其妙。这两句紧承三句,写女子凭窗所见春色之可爱。“殊可怜”,是说春光虽然可爱可贵,然而闺中之人却无法欣赏。这里以一个“怜”字将闺中人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嫩寒多,轻暖未,取次卖饧天气。”三句写女子所处之环境及其感受。“嫩寒”、“轻暖”是两个矛盾着的意象,它们分别代表着春天的初春和暮春,而“取次”则表明了作者对这两种不同景象的喜爱。“卖饧天气”是说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随意享受卖糖时的天气。这一句写出了女子闲适的生活状态,也表达了女子对于这种生活状态的愉悦之情。
“一朵秀,数峰明,丹青画不成。”三句写女子所欣赏的春景及自己无法描绘之原因。“秀”与“明”都形容花木之美丽,其中“数峰”暗指花木之多,“丹青”则是指代绘画艺术,而“画不成”则表明女子无法通过绘画表现春天的美丽。这一句是全词的尾声,也是全词的主旨所在。它以女子无法用丹青画出春天之美景为线索,将全文串联起来。
整首词语言清新隽永,意象鲜明生动,富有生活气息。词人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心。同时,全词亦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那份独特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