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光文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的《思归》系列诗中的第三首,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下面是逐句释义: 我贵何妨知我希,秋山闲看倚荆扉。 "我贵"指的是诗人自视清高,不愿与世俗之人同流合污。"知我希"可能是指有人能够理解他的高洁之志。"秋山闲看倚荆扉"描绘了诗人在秋日的山间,靠在简陋的柴门旁,悠然自得地欣赏着自然景色的景象。 涛声细细松间落,雪影摇摇荻上飞。
思归 其五 不飞霜色到疏林,芦雪枫丹秋已深。 民习耕渔因土瘠,天留风月绝尘侵。 山容渐老添诗料,海气凝寒动客心。 絺绤自看还敝甚,无衣空捣月明砧。 注释:不飞霜色到疏林,芦雪枫丹秋已深。这里描绘了一幅秋日的山林景色。不飞霜色到疏林,意思是秋天的树林中没有飘散的雪花,因为霜还没有降下来。芦雪枫丹秋已深,意味着秋季的芦苇和枫叶已经染上了红色,而秋天已经深了。民习耕渔因土瘠,天留风月绝尘侵
五日 【五】 谩说哀猿择木难,锦标夺尽我徒看。 宁堪独醒还如屈,也取新芳试浴兰。 命到饥来奚待续,冠当穷处自羞弹。 应声却怪山妻语,也比鲇鱼上竹竿。 注释: 1. 漫说哀猿择木难:意思是说,哀猿选择树木困难重重。 2. 锦标夺尽我徒看:意思是说我(作者)看别人争夺锦标的热闹场面。 3. 宁堪独醒还如屈:意思是说即使一个人清醒如屈原,也比不上那些被贬的贤人。 4. 也取新芳试浴兰
【解析】 “新构”是新建的意思,“南溪”是地名。 “拟往还”是准备回去的样子,“浑不可”,即完全不能。 “书成短偈”即写好了短小的偈文。 “真虚”是禅宗所讲的真实虚无,“欲点顽”是说要点破愚痴的人。 “为政处”是处理政务的地方,“心付禅关”是把心思交给佛门。 【答案】 诗句译文:州守在南溪建了一座僧舍,很多人都前去游玩,我还没来得及去呢。 译文:沿着溪流傍着水便开始开山
思归 其六 山空客睡欲厌厌,可奈愁思梦里添。 竹和风声幽戛籁,桐筛月影静穿帘。 暂言放浪樵渔共,久作栖迟贫病兼。 故国霜华浑不见,海秋已过十年淹。 注释: ①其六:指《思归》组诗中的第六首诗。②厌厌:倦怠的样子。③戛(jiá)籁:象声词,形容风吹竹子的声音。④栖迟:居住、停留。⑤故国:家乡。霜华:霜花。⑩海秋:大海之秋,即秋天。⑩淹:淹留。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在福建任职时所作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夏夜的诗,描述了蛙声在静寂的夜晚中独自发出声音的情景。全诗以蛙声为主,通过对蛙声的描绘,展现了夏夜的宁静与美丽。 下面是对每一句的具体解析: 1. 时当默处懒争鸣,夜向空庭独发声。 注释:此时,青蛙们都选择了安静,不再争相鸣叫,而是独自在空旷的庭院中发出声音。 2. 低逐蛩号音不乱,高随蚓曲气还清。 注释:它们低声跟随蟋蟀的叫声,声音不杂乱;同时,它们随着蚯蚓的弯曲身姿
我们逐句分析这首五言律诗的内容和含义。 1. 贷米于人无应者:“借粮给穷人没有人回应。” 2. 同是穷途同作客:我和你都是处于困境,作为旅人。 3. 饱得烟霞煮得石:我吃饱了山里的雾气、云霞和岩石。 4. 但使清虚腹里存:只要保持清虚的心境在肚里。 5. 诗瘦偏多新意格:诗歌虽瘦,但富有新意。 6. 也知诗瘦恰随秋:我知道诗歌的消瘦正好伴随着秋天的到来。 7. 高飞秋色入浯州
至湾匝月矣 至湾:到海湾。至湾,指到海边。 匝月:满月,一个月。 译文一:我到了海边已经一个月了。 注释一:至湾:到达海湾。湾:海边。至湾:到达海边。 译文二:我到了海边整整一个月了。 注释二:至湾:到达海边。 释义二:我已经到了海边整整一个月的时间。 赏析一:《至湾》是一首描写诗人在海边的所见所感的诗。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已经来到海边,并且已经过去一个月时间,这期间诗人一定经历了很多的事情
【注释】 所恨:所遗憾。饿而不死:指饿死在荒年。人情无怪其然:指人们不会奇怪。久当困厄如鬼,日逐清虚若仙:指长期处于贫困困苦之中就像鬼,而逐渐摆脱困境则像神仙一样。谓尔乘车可羡,嗟余弹铗堪怜:说你乘车很值得羡慕,我弹琴却只能自怜。夫亦何敢怨天:也哪敢去埋怨苍天?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贫苦失意的诗。诗人借自己的处境抒发了对现实的不满,表达了自己的愤激心情。 首联“所恨饿而不死,人情无怪其然”是说
【译文】 近来到处乞讨,却无一处可以栖身,一挨饿我就离开;但甑中生尘,我仍索然无味地吃着饭,喝着露水,望着高高的青天。 穷途之人,依然没有安身的地方,只顾自己而忘却荣辱;何时才能让那幼小的孩儿受尽饥饿之苦?绝不希望我像夷齐那样饿死。 勉力研习《鲁公书帖》,呼庚不免成为臣妾,哎,哎,节操苦行最难维持,一天不死心中忧。 【注释】 ⑴柬(zhān)曾则通:指唐代诗人贾岛。⑵迩来:近来。⑶无处:没有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