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贻孙
【诗句】 1. 飞花闪闪怨沉沦。 2. 转双轮。 3. 且逡巡。 4. 谁信朱颜,只藉酒醲醺。 5. 恰似霜枫红满树,虽有艳,不如春。 6. 花名含笑笑何人。 7. 纵开尊。 8. 总伤神。 9. 梦见笙歌,闷里强摇唇。 10. 便把青螺山蹙皱,捏不尽,两眉颦。 【译文】 1. 飘落的花瓣仿佛在抱怨自己的沉沦。 2. 转动着车轮缓缓前行。 3. 犹豫不决地徘徊。 4. 谁能相信
满庭芳,一种词牌名。此词上片写深秋的景色和心境。下片抒发了壮志未酬的感慨和对人生哲理的领悟。 犬吠深烟、虫吟古砌,斜阳橘柚人家。(首三句描写深秋的景色和心情) 朱楼霞卷,菊气扰蜂衙。(描绘了秋天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又是金风动也,悲凉处、暮鼓三声。(感叹时光飞逝,人生的无常) 秋声里,寒波四面,红叶两啼鸦。(描绘了秋天的萧瑟和落寞) 休夸年少事,瑶琴碎破,仙苑攀花
【解析】 此词上片描绘了一幅冬景图,下片以问天起句,写自己对世事的感叹。全词意境高远,语言明快自然,风格清丽脱俗,是一首咏雪抒怀之作。 上片“积雪”,即指雪。下片起笔三句,先写雪后的林塘,再写雪中的飞鸟。接着写作者在画图中寻找着落点:“何从著笔?”这一句表达了词人面对广阔天地时的感慨:我究竟该在什么地方安家呢,何处才是我的归宿? 【答案】 ①壬午:宋光宗年号(1192-1196)。②失:空寂
诗句释义 1 雁过衡阳影又分:这句描述了大雁飞行经过衡阳时,影子在湖面上再次分散。 2. 秋江微月漾波痕:秋夜的江面被微薄的月光照亮,水波上留下了痕迹。 3. 轻烟碧恼湘君梦:轻烟迷离,使湘君(传说中的湘水之神)无法入睡,产生了梦境。 4. 落叶黄销楚客魂:秋天的落叶飘落,使远在他乡的客人感到魂飞魄散。 5. 此别去,恨难言:分别的时刻到来,心中的悲痛难以用言语表达。 6. 美人含泪捧金樽
【诗句释义】 斜放竹篙青,满岸芦花一艇横。手抱孙儿沙上坐,罾声。牵动寒潭四五星。 乌鬼认呼名,没入长江半夜深。任说风波天样大,休惊,醉卧船头不肯醒。 【译文】 斜倚竹竿划桨向前行驶,满岸芦花飘散如雪,一叶扁舟横在水面。手抱孙子坐在沙滩上,网撒的声音惊动了寒潭里的鱼。乌贼怪兽认出人声,潜入长江深处。任凭风波多么汹涌,也不怕,醉倒在船头不肯起来。 【注释与赏析】 - 斜放竹篙青
减字木兰花 漫兴(壬午) - 诗句: 钢刀掷地。锈血模糊成恨字。 借问谁仇。掌大河山不掩羞。 眼光如电。不见英雄尘土面。 却向吴门。泪洒西风古侠魂。 - 译文: 钢刀落地,锈迹斑斑,仿佛是愤怒的印记。 请问是谁给我造成了这样的仇恨?我守护着广阔的河山,却不能遮掩我的羞愧。 目光如同闪电,却没有看见那些英雄的尘土满面。 如今我却来到吴门,泪水洒满了西风中的古侠魂。 - 注释: - 钢刀掷地
注释 江城子:词牌名。 蝶逐水面桃花:蝴蝶追随水面上的桃花飞舞。 和刘安世(壬午):与刘安世共同作诗。 玉郎:古代对男子的美称,此处指词人。 夜梦绕园飞:夜间梦见自己像一只鸟在园子里飞翔。 向东篱:向东的篱笆。 拣红枝:挑选红色的树枝。 底事栩栩,又趣远江湄:为什么栩栩如生?又向远处的江岸飞去。 好似鸱夷辞越去:就像鸱夷鸟离开越国一样。 湖影里,醉西施:在湖的影子中,沉醉于美丽的西施。
诗句如下: 诗情酒态。书声梵呗。游戏文章,牛鬼蛇怪。 解析: - 诗情酒态:形容饮酒时心情愉悦,如同诗歌般充满情感。 - 书声梵呗:指诵读佛教经文的声音,强调学习佛法的重要性。 - 游戏文章:比喻学问渊博,涉猎广泛,如同游戏中的丰富情节和角色。 - 牛鬼蛇怪:形容学识渊博,对各种知识都有深入的了解。 译文: 在壬午之年,我重游了禾山读书处。遥想当年,那时的心情是多么愉快,如同诗人饮酒一般
【赏析】 《减字木兰花·健儿》是宋代词人刘克庄的作品。这首词写一位壮士的威武形象。上片描写了壮士在花街立马时的情景;下片写壮士在酒宴中醉挟吴钩,昼卧于少妇楼中的情形。全词以“健儿”为中心,通过对他骑马、饮酒、醉酒、酣睡等几个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这位壮士威武、豪放、粗犷而又不乏文雅的形象。此词语言质朴自然,意境高远,气势磅礴,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注释】 ①健儿:这里指壮士。 ②壬午
生查子·幽兰 香深不见人,但与春风借。 我欲摘其英,迟回未忍下。 自上美人头,便被鹦哥骂。 何事读离骚,尚许江篱亚? 赏析: 这首《生查子·幽兰》是明末清初诗人贺贻孙的作品,通过描绘兰花的清香和美丽,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向往。首句“香深不见人”形象地描绘了兰花的香气浓郁到几乎让人无法接近的程度。第二句“我欲摘其英”则展现了诗人想要亲近自然,采摘兰花的强烈愿望。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