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徵甲
这首诗是明代官员应元在《暨阳怀古》系列作品的一部分,共有23首。每首都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社会状况以及人物的性格特点。以下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其翻译: 我朝定鼎越周汉,救民水火平暴乱。 我的朝廷平定了乱世,拯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 顽民义敢昧壶浆,自取灭亡死糜烂。 那些顽固的民众敢于挑战朝廷,最终却自取灭亡,死于战乱之中。 深仁厚泽宥殷遗,各为其主纶音垂。 朝廷深施仁德,宽恕了殷商的遗留问题
《暨阳怀古二十三首 其一 有吴延陵君子之墓》是清代诗人缪徵甲创作的一首古诗。诗中以“延陵”指代吴国,赞颂了吴国君子的高尚品质和卓越德行。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1. 诗句解读: - “呜呼致其哀,有吴表其国”:这里表达的是诗人对吴国的哀悼以及赞扬吴国在历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 “延陵本其心,君子重其德”:强调了吴国君子的内在品质与外在行为所共同具备的美德。 2. 关键词注释: -
【诗句释义】 1. 暨阳怀古二十三首:指《吴延陵君子之墓》一诗,是作者于元代天历二年(1329)所作,共二十首。 2. 有吴延陵君子之墓:吴,泛指吴国;延陵,地名,即今江苏无锡一带;君,对已死者的尊称;墓,墓地。此句意谓在吴地延陵有一个死去的君子的墓葬。 3. 倪迂隐诗画,乱世全其躬:倪迂,指作者自己;隐,隐居;诗画,指诗文书画;乱世,指战乱年代;躬,自身、身体
暨阳怀古二十三首 有吴延陵君子之墓 无名氏,一女郎。殉国难,骨尚香。亭五里,诗两行。拟配享,露筋旁。 彼女子,知纲常。 注释: 1. 暨阳怀古二十三首: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古诗,共有23句,每句七个字,共23句,所以被称为“暨阳怀古二十三首”。 2. 吴延陵君子:吴延陵指的是春秋时期的吴王寿梦的儿子、吴国的第二任国君夫差。延陵是地名,位于今天的江苏省苏州市一带。 3. 无名:作者没有留下名字
诗句翻译及赏析 "暨阳怀古二十三首有吴延陵君子之墓" - 注释:这首诗是《暨阳怀古二十三首》的开始,表达了对一个名叫延陵的君子墓地的怀念。 - 赏析:诗的开篇即表达了对古人的尊敬和怀念,通过提及延陵,展现了诗人对古代道德和仁德的尊崇。 "许公仁者非神仙" - 注释:这句表达了许公(可能指历史上的某位仁德之君)虽然以仁慈著称,但却不是传说中的神仙。 - 赏析:通过与神仙的形象作对比
【注释】 暨阳:即浙江绍兴,因春秋时越王勾践葬于此地而名。 吴延陵:即吴王寿梦之孙,名光,字延陵。 雠:《左传》载:“楚申包胥乞师于吴王,曰:‘吴与越同舟,有虞灭之,必无宁岁。’” 处宫复鞭墓:春秋时吴王夫差杀忠臣伍子胥,并鞭尸三日。 夷考:考察。 楚弃疾:指楚平王杀太子建,立其弟弃疾为君。 新台:指秦穆公筑“雍城”时,曾将美女进献给晋献公的夫人,后被郑文公所逐,郑人作《清人歌》以讽刺之。
【诗句】 1. 暨阳怀古二十三首有吴延陵君子之墓:这句描述了诗人在吴地(今浙江一带)怀念古代的贤人君子。"暨阳"是古代地名,此处泛指吴地。"延陵"是春秋时期的吴国国君公子季札的封号,这里代指吴地的贤人。"君子"是指品德高尚的人。 2. 孝宗嗣南渡,未能骤复雠:孝宗皇帝继承了南宋政权,未能迅速恢复中原。"南渡"是指南宋建都临安(今杭州),偏安于江南一隅,与北方的金朝对峙。"骤复雠"是指迅速报复敌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嘉祐创作的《暨阳怀古二十三首》。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注释: 1. 暨阳:地名,位于现在的上海市。 2. 怀古:怀念古代的人或事。 3. 吴延陵君子之墓:指春秋时期吴国的延陵季子(又称季札)。 4. 半间堂:可能是一个庭院的名字,“半间”可能是指一半的空间。 5. 朝无人:早上没有人,可能意味着朝堂上没有官员。 6. 边尘:北方的战尘。 7. 都尉:汉代的官职
暨阳怀古二十三首 有吴延陵君子之墓(《文选》作“有吴延陵季子”,延陵,春秋时吴国的地名,在今江苏无锡。季子,即吴季札,春秋时吴的公子) 空谷先生神仙姿(空谷:山间清幽寂静之处;神仙姿:指仙人般的风采)。生当扰攘不遇时(生:活着的时候;扰攘:纷乱、骚扰;不遇时:没有遇到合适的机会或时代。)。啸歌一室乐其乐(啸歌:长啸和歌唱;乐:快乐。一室:一个人住的房间);里中人士尊为师(里中:当地邻里;人士
【注释】: 1. 暨阳:即今浙江绍兴,古称暨。延陵:春秋时吴国延陵季子,也称季子墓,在今江苏常熟县东北。 2. 元至正间:元朝末年。 3. 暨阳成盗薮:暨阳这个地方成为强盗聚居之地。 4. 乡民多胁从:当地百姓多数受到胁迫,被迫参与盗匪活动。 5. 帅欲骈民首:首领想要把百姓的头颅砍下来。 6. 徵士为帅言:被征聘的士人向首领进言。 7. 民特失父母:百姓们失去了父母。 8. 本无乐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