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天
【注释】 当年:当初。 □□□□:指地名,即“彭城”。彭城,古地名,今徐州市。 吴头楚尾:形容地方形势险要,易守难攻。 青山本是强人意:原指青山是英雄好汉所向往的地方。此处借以反衬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 【赏析】 此词写一位游子思乡之苦。上片起首三句写其离家远行,心有不甘,但事已至此无可奈何。下片写其身在异乡,思念家乡。最后两句写其虽身在异地,但志向不移。全词抒发了游子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解析】 1. 杏花天:词牌名。本词为小令,上片起首二字是词牌名,下片三、四、五句也是词牌名,六句起韵,所以“杏花”两字在词中出现四次。 2. 中酒:醉酒。 3. 蘼芜(mí wú):香草名,这里指春草。 4. 寒食烟初禁:寒食节时,人们禁火,所以家家户户都点着了灯火,烟雾缭绕。 5. 狼藉(jī jí):形容杂乱的样子。 6. 红沈翠冷:指舞女服饰的颜色。 7. 画船:彩绘的船。归尽
注释: 1. 杏花天:词牌名,又名《夜飞鹊》、《月华英》等。此词调以描写春景为主,多写闺怨相思之情。 2. 挂帘等月阑干曲:指在窗前悬挂窗帘,等待月光洒满庭院。阑干曲:指曲折的栏杆上的乐曲。 3. 厌永昼、劳烟倦局:讨厌漫长的白日和烟雾缭绕的生活。 4. 单衣汗透鲛绡缩:形容夏天天气炎热,穿着单薄的衣服,汗水已经浸透了丝质的衣袖(鲛绡,是一种珍贵的丝织品)。 5. 脱帽梳犀枕玉:摘下帽子
杏花天 听蝉剪叶迎秋燕。画戟散、金铺开遍。清风占住秦筝怨。楼上衙牌易晚。 飞雨过、绣幕尽卷。借水沉、龙涎旋碾。金盆弄水停歌扇。凉在冰肌粉面。 注释: 1. 杏花天:一种古代的曲名,常用于表达离别之情。 2. 听蝉剪叶迎秋燕:描述听到蝉声和燕子的声音,感受到秋天的来临。 3. 画戟散、金铺开遍:形容装饰华丽,金碧辉煌。 4. 清风占住秦筝怨:用来形容清风占据了整个房间,仿佛秦筝的歌声一样
【注释】 残春:春末。 庭院东风晓:庭院里,东方的太阳刚刚升起。 打、鸳鸯:指鸳鸯鸟。 秋千了:指女子的衣带。 无路踏青斗草:没有机会在户外游玩。 碧云信杳:指书信往来稀少。 对好景:面对美好的景色。 愁多欢少:因思念而忧愁,因此快乐较少。 等他燕子传音耗:等待燕子传来消息。 红杏开也未到:红杏花还没开呢。 【赏析】 这首小令写一位女子在春天离别之后的心情。首二句写初春景象;三
注释: 杏花天·借朱希真韵送司马德远 把杯莫唱阳关曲。行客去、居人恨局。屏山似展江如簇。不见尊前醉玉。 鹃啼处、怨声裂竹。问后夜、兰舟那宿。帛书早系征鸿足。肠断弦孤怎续? 译文: 不要再唱《阳关三叠》了,离别的行人已经出发,家乡的人还在为离别而悲伤。屏风上的画就像展开的江水一样密集,却看不到你面前的酒杯中倒映着醉意。杜鹃在啼叫,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离愁,让人心碎。请问,我们后一夜将在哪里搭船呢
【注释】 杏花天:《乐章集》有《杏花天·春晚》,为宋词牌名。屏山曲:屏风上的山水画。 依旧:依然,仍然。如花似玉:形容女子貌美如花、体态像玉。两点春山斗绿:形容眉毛颜色青翠,好像两点初生的春山一样。披衣起:起床。闲愁万斛:形容内心烦闷愁苦。正月澹:正月里,即春天的时候。梅花照屋:指室内的梅花开放,映照着屋子。重温绣被薰清馥:重新铺上绣花被子,让芬芳的香气弥漫在屋内。薰:用香料熏。清馥:香气
《杏花天影》译文 赏析 1. 诗词原文: 绿丝低拂鸳鸯浦,想桃叶、当时唤渡。又将愁眼与春风,待去,倚兰桡更少驻。 金陵路,莺吟燕舞。算潮水知人最苦。满汀芳草不成归,日暮,更移舟向甚处? 2. 诗句释义: - 绿丝低拂鸳鸯浦:描述柳树的翠绿色丝条轻轻拂过鸳鸯湖边的小径。 - 想桃叶、当时唤渡:回忆起曾有一位名叫桃叶的女子,她呼唤小舟摆渡过河,为作者带去了温暖和希望。 - 又将愁眼与春风
消磨白日浑无计。算只有短眠长睡。 归梦做来千万次。纸上重重牢记。 相思样子都相类。换不出思乡新意。 悬知闺梦多佳事。得个书儿题寄
湔裙波蘸蘼芜碧。冷雨酿、新烟寒食。 青叶紫柘苞初坼。杨柳杏花巷陌。 春阴重、啼鸠乍寂。才上箔、润馀芳泽。 蚕娘早赛祈生涩。缕缕情丝缫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