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世
【注释】 龚胜:东汉名士。无遗生:不留下任何后代。季业:指东汉末年名士王衍,“永嘉之乱"时死于乱军之中。穷尽:穷尽一生。嵇叟:晋朝嵇康的儿子嵇绍,死于刘裕攻陷洛阳的战斗中。理既迫:道理已经迫近。霍子:晋朝桓温的儿子桓玄,在淝水之战中被杀。纳纳冲风菌:风吹着飘落的菌草。纳纳:形容风声,冲风菌:菌草。邂逅:指偶然遇到的机会。修短:人的寿命长短。上泯:佛经中的“上人”,指高僧大德,这里代指佛教
【注释】 ①“颂”即佛经中的赞词,用以歌颂佛的功德。 ②“啖他”,吃别人。 ③“身血肉”,指身体里流淌着别人的血。 ④“贪毒”,贪得无厌,残忍狠毒。 ⑤“无慈矜”,没有慈悲之心。 ⑥“养兹”,抚养。 ⑦“秽质”,污秽的身体。 ⑧“虫㝢(qiāo)内消融”,比喻身体里的蛆虫腐烂消失。 ⑨“僧净器”,和尚用的洁净器具。 ⑩“受此”,遭受这种。 ⑪“厕中虫”,厕所里的虫,比喻污秽之物。 ⑫“地狱”
五体悔前朝,三屈忏中夕。 鸣椎诫旭旦,哀我苦劳役。 引目寓金言,悲伤尘垢积。 咄哉形非我,嗟往恒沉溺。 踟蹰歧路嵎,挥手谢中折。 洗涤归诚忏,皎洁凌云释。 萧索业苦离,升陟随缘益。 虽未齐高踪,且免幽途历。 这首诗的译文是:我深深后悔过去的过错,白天和夜晚都在忏悔自己过去的错误。我鸣响椎子来警戒新的一天,哀叹自己过去辛苦劳累的生活。我引目眺望着天空中明亮的太阳,心中充满了悲伤
【注释】紫纨:紫色的丝织品,这里代指书信。漳滨:漳水边。再离:分别。贲、育:古代勇士名。九转术:道家炼丹术中九转大还丹,为最高级的丹药。万金奇:指千金散尽买骏马之故事,比喻富有。梦莲华池:梦中见到莲花池。盐掌:盐池,指官署。 【赏析】 本诗写诗人与友人分别后,思念之情难以抑止。前四句写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景,五、六两句写诗人对友人的思念,最后两句写诗人梦中相见的愿望,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期盼
诗句释义 1 沉痾诚已久 - 沉痾:重病,长时间的疾病。 2. 痼疾实难痊 - 痼疾:长期难以治愈的疾病。 3. 四魔恒相娆 - 四魔:四种恶魔或病魔,这里指精神上的困扰或障碍。 4. 六贼竞来牵 - 六贼:指六个内心的敌人,即六种负面情绪或欲望,它们不断侵扰着人的心灵。 5. 困厄无人救 - 困厄:困境,艰难的处境。 6. 惟欣大慈怜 - 唯:只是,仅。 7. 遥悯愚心网 - 悯:怜悯。心网
【注释】 颂六十二首其五十三:这首诗是《文选》中曹操的《苦寒行》五言诗的第三十二篇。“颂”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用来歌颂功德。“六十二篇”即指曹操的《苦寒行》共有六十二篇。“其五十三”指的是其中的第三十三篇。 盛年好放逸,凶猛劝不移:在盛年之时,喜欢放纵自己。但是,即使是凶猛的人,也不应该改变初衷。 天长晓露促,生老病来资:随着时间的推移,早晨的露水逐渐凝结,这是大自然规律的体现。人老了
【注释】 祇园感神夹:祇园,梵语“祇树给孤独园”,是释迦牟尼的诞生地。感神夹,意即感受神佛之恩。 鹿苑化拘邻:鹿苑,即鹿野苑,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讲说佛法处所;化拘邻,意为教化远方的人。 圣人居福地:圣人,指佛陀。居福地,意即住在福泽之地,喻指佛陀住的地方,是修行者的福地。 贤士乐山园:贤士,指品德高尚的人。乐,乐于。山园,意即山中的园林。 乍闻千叶现,时动百华鲜:乍闻,突然听到。千叶
【注释】 1. 颂六十二首,是佛教经文中的一首赞歌。能仁矜(qīn),对有慈悲心的人的称赞。圣意悯(miǎn),怜悯之心。重昏,指愚昧无知的状态。哀愚开摄受,指启发和教化愚者。摄受,接受。 2. 训诱方便门,指通过教诲诱导使众生获得解脱的方法。 3. 法身遍法界,指佛的真身遍满法界。 4. 五道缚,指五种束缚,即生死、涅槃、去来、内外、中间,都是佛教所说的五阴。俱销,同时消除。 5. 四魔怨
寻因途乃异,及舍趣犹并。 苦极思归乐,乐极苦还生。 注释:由于路途的变迁,到达目的地后,又回到了原地。当痛苦至极时,人们思念回到快乐的生活中;而快乐至极时,又会生出痛苦。难道不是因为罪与福的区别吗?都是因为对事物的执着而产生的情感所导致。如果能断绝有漏的业报,就能常保佛性,永远安宁。 颂六十二首其五十四 苦极思归乐,乐极苦还生。 注释:当痛苦到极致时,人们渴望返回快乐的环境;而快乐到极限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作品,属于七言诗。全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采用对仗的手法,形式上整齐划一。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首句“玄言始开阐”,意指佛教中的玄学思想开始被广泛传播和讨论。玄学是一种关于宇宙起源、万物本质等哲理问题的思考,它起源于印度,经过翻译、传播,逐渐在中国形成自己的体系。 第二句“云雾上升天”,描绘了一幅天空中云层密布的景象。这里的“云雾”象征着佛教思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