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旧日祖屋的废园中,看到满目疮痍,物是人非的伤感之情。以下是逐句解读: 1. 历历犹能记。 - 关键词注释:历历(清晰可见),犹(还) - 翻译:我仍然清晰地记得。 2. 小门开、苔峰槛外,板桥花底。 - 关键词注释:苔峰(覆盖着苔藓的山峰),板桥(用木板搭建的桥梁),花底(花的中心部分) - 翻译:小门开着,门外是覆盖着苔藓的高峰和板桥下盛开的花丛。 3. 潮落蟛蜞爬沙遍
金缕曲 题查浦书屋图马疃村南渡。 趁轻帆、双峰寺外,远烟平楚。 横涨桥边鹅鸭闹,认得苔机蔬圃。 有点点、遥岑遮户。 只恨墙东书屋少,惯迎宾、榻下莎厅住。 秋香满,小山树。 年来稳向花砖步。 乍归来,鸡栖豚栅,几曾添补。 笑指头衔冰样冷,谁把草堂资助。 看画里、皋禽翔舞。 曲院层台终断手,算回廊、是我题诗处。 拚旧雨,伴今雨。 首先来看第一句“马疃村南渡”。这里的“马曈”是地名
霁雪明吟院。 爱青青、秀叶低排,独呈花面。 玉润金寒争怜惜,肯放风帘高卷。 把十二、屏山遮断。 不信江南芳草渡,傍蓬根、艾底寻常见。 鱼天暝,鹭翘遍。 仙姿岂上闲钗钏。 便兜娘、要插兰云,未容轻剪。 纵被春纤偷掐了,折送胆瓶犹恋。 怕零落、国香谁管。 凭仗王孙钩水墨,恣疏疏密密匀深浅。 须一幅,好东绢。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注释和赏析可以在后面提供。
注释: 1 物侯开春龠:物候指时节,春龠即春天的象征,这里比喻春天的到来。 2. 验芳根:验证芳香的根部。 3. 颓檐曝后:破败的屋檐下晾晒过。 4. 画盆移却:把画好的花盆搬到别的地方。 5. 稚叶青回:新长出的嫩叶开始发黄变青。 6. 小莲冰萼:小莲花的花瓣像冰一样白。 7. 翠袖、香藏珠络:形容女子的衣服和香气像珍珠网一样美丽。 8. 雪虐风饕:猛烈的雪和风。 9. 倚南窗、晴景还如昨
诗句释义 1 何处无香草:表示无论在哪里都能找到香草,象征其广泛存在。 2. 恋晴窗、灵苗抽并,粉蕤开早:形容在晴朗的窗户旁,香草(可能指梅花)生机勃勃地生长,花朵也早早开放。 3. 梦想西湖归未遂:表达对杭州西湖美景的向往,但未能如愿以偿。 4. 日日缁尘乌帽:描述自己每天戴着乌黑的帽子,象征着忙碌和疲惫的生活。 5. 对冷艳、娉娉袅袅:形容女子美丽动人,姿态优雅。 6. 料得芳心应笑我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金缕曲 水仙花。禁用湘妃、汉女、洛神事 注释:这是一首以水仙花为主题的词,但作者特意指出自己并不使用“湘妃、汉女、洛神”这些典故来描写,而是采用了更为简洁明快的方式。 2. 小草先春令。 注释:春天到来时,小草最先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它们开始破土而出,展现出生命的活力。 3. 问谁移、香本南园,罢栽幽径。 注释
金缕曲·寿王湛求方伯 九日登高外,乍行厨、停杯昨夜,又成良会。 黄花缤纷吐,信宿秋香未改,篮舆频载君莫笑。 咫尺陶公衡宇近,记柴门、流水依然在。 归田去处尽潇洒,但遣寻常清樽满,休惜长安酒债。 长生诀问真宰,快意黄金随手尽,惹风流到处传湖海。 译文: 九月的高处,刚刚停下酒杯庆祝昨晚的宴会,再次成为美好的聚会。 菊花缤纷地绽放,经过一夜之后仍然保持着秋天的芬芳。不要嘲笑篮子车满载的你
这首诗的作者是辛弃疾,题目是《金缕曲·花影》。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婉娩知谁是。 这句诗的意思是,在花影下婉转低回,我无法分辨是谁。这里的“婉娩知谁”表达了一种迷茫和不解,可能是因为诗人与花影之间存在着某种微妙的联系或缘分,但又难以明确其究竟。 2. 最难忘、神光离合。 这句话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尤其是那些与花影相伴的短暂时刻
【译文】 金缕曲:花魂剪下彩纸却无法召唤, 怪的是金铃子,生生惊散,雾轻烟细。 漂泊天涯浑不定,惯随游丝摇曳; 问当日、埋香何处; 修到神仙仍是幻,讶真真、千遍呼难起。 凭蝴蝶,认栖止。 会须倩梦相寻耳。 最销凝、踏青时节、落红天气; 巡遍六朝芳草路,一片春愁而已; 知作伴、瑶台有几? 稽首东皇深护惜,好留他、稳住芳丛里。 风料峭,怯寒未。 注释: 1. 金缕曲(juānlùqū)是唐宋词牌名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柳永,字耆卿,号东吴寓客,福建崇安(今武夷山)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作品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代表作有《雨霖铃》、《鹤冲天》等。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横压双溪转。 在两条溪流之上,横卧着一座桥,它横跨两岸。 记相传、赤乌年代,斯桥初建。 据说这座桥是在赤乌年间(公元304年-317年)建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