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娩知谁是。
最难忘、神光离合。
乍相逢处,不信有人偷解佩。
微步凌波延伫。
怎耐得、春寒如许。
梁燕已归蝴蝶倦,只斜阳一抹能怜汝。
情脉脉,悄无语。
团成没骨留仙住。
怪宵来、兰釭初烬,欲抛侬去。
记得投怀曾一抱,和梦和烟栩栩。
莫错认、离魂倩女。
试把芙蓉还自照,叹空空、色相浑无据。
月未落,尽容与。
这首诗的作者是辛弃疾,题目是《金缕曲·花影》。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婉娩知谁是。
这句诗的意思是,在花影下婉转低回,我无法分辨是谁。这里的“婉娩知谁”表达了一种迷茫和不解,可能是因为诗人与花影之间存在着某种微妙的联系或缘分,但又难以明确其究竟。最难忘、神光离合。
这句话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尤其是那些与花影相伴的短暂时刻。”神光离合”则可能是指那些短暂的相聚与离别,如同神明的光华般短暂而美丽。乍相逢处,不信有人偷解佩。
这句诗描绘了初次相见的情景,诗人感到惊讶,不相信有人会在如此不经意的情况下就摘下了她的发簪。这反映了诗人对于这种突如其来的亲近行为的不解和怀疑。微步凌波延伫。
诗人在这里描绘了花影下行走的情景,脚步轻盈如同踏在波纹上,诗人站在那里久久地观望。这里的“微步”和“凌波”都是形容步行时的轻盈和优雅。怎耐得、春寒如许。
诗人面对春天的寒冷感到无奈,因为这样的天气并不适合外出。这里的“春寒如许”强调了季节的变化给人们带来的不适感。梁燕已归蝴蝶倦,只斜阳一抹能怜汝。
这句诗描述了梁上的燕子已经飞回,而蝴蝶也因疲惫而休息。诗人用“斜阳一抹”来形容夕阳的美丽,同时也表达了对花朵残存生命力的怜惜。情脉脉,悄无语。
诗人在表达对花影的感情时,使用了“情脉脉”来描绘内心的柔情和深情,同时用“悄无语”来强调自己的沉默和内敛。团成没骨留仙住。
这句诗意味着花朵被紧紧地抱在一起,仿佛没有骨头的仙人居住其中。这里的“没骨”可能指的是花朵的形状和姿态,而“留仙住”则是诗人赋予花朵的浪漫想象。怪宵来、兰釭初烬,欲抛侬去。
这句诗表达了对于夜晚的到来和灯光熄灭的惊讶,以及即将离开的心情。这里的“抛侬去”可能是对离去的描述,而“兰釭”则是一种古代灯具的比喻。记得投怀曾一抱,和梦和烟栩栩。
诗人回忆起曾经的一次拥抱,那种感觉就像梦境一样真实和生动。这里的“和梦和烟栩栩”形象地描绘了那次经历的美好和虚幻。莫错认、离魂倩女。
诗人提醒人们不要认错,这里的“离魂倩女”可能是指一个美丽的女子,或者是对某个人的怀念。试把芙蓉还自照,叹空空、色相浑无据。
最后一句表达了一种对事物本质的思考,诗人尝试通过照看自己的影子来反思,感叹世间的虚妄和无常。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花影和人的情感的抒情作品。诗人通过对花影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回忆以及对自然美的赞美。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神光离合”、“梁燕已归蝴蝶倦”等,这些意象都充满了诗意和美感。同时,诗人的情感也渗透在字里行间,使得整首诗既具有画面感又充满情感张力。